?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教師角色定位

2012-11-12 05:53孫海華
中國人民教師 2012年9期
關鍵詞:活動教師學生

孫海華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主要主張學生通過親身經驗獲得對客觀事物和自己生活的感知與直接認識,它更注重學生的個人感悟與個性化知識的發展,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而,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是不能像學科教學那樣去“教”綜合實踐的,但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承擔的指導工作、組織與管理學生開展活動等職責是不可推卸的。

一.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者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開放的實踐性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具有“創生取向”的課程。它的實施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在現實的教育情境中不斷的創新的經驗的過程。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既不能一招一式地教,也不能推卸指導的責任而放任不管,而應把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

尚未成人的小學生,無論在知識結構方面,還是在人生閱歷方面都不夠成熟,指導他們學習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當他們首次面對一門沒有“教材”的課程,并且需要自己去選題、計劃、實施時,需要教師的指導;當他們走出熟悉的學習環境——課堂,走向開放的社會,向社會索取知識時,需要教師的指導;當他們從社會實踐中獲取了大量資料,卻不知道該如何利用時,需要教師的指導;當他們由于種種原因實踐活動無法進行下去時,更需要教師的指導……

在開展一次以環保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時,我設計了這幾個環節:收集資料——合作互動——總結延伸。就以課前收集資料這個環節來說吧!我事先和學生共同商討他們最感興趣的主題,確定后讓學生自由組成實踐小組,課余時間通過各種途徑去查找。由于是自由組合這就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大部分學生都很快地、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而一小部分的學生卻遲遲未完成,是他們的積極性未被調動起來,還是……通過調查,才知原來他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在查找資料上遇到困難;有的是在組織資料上遇到麻煩。于是我就加以引導點撥這樣他們的積極性再次被調動了,最終大伙兒都完成了任務。同時,學生的觀察、調查、分析和收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僅要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做,老師也應是一個積極參與者和指導者。在合作互動這一環節,我感到老師的參與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學生就會不受束縛的“動”起來??梢哉f學生的智慧大門已被打開,內在潛力讓人震撼;再看看滿臉喜悅的學生,顯而易見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此同時心靈也得到了解放。

二.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組織者

從內容上看,綜合實踐活動沒有固定、統一的“教材”,沒有統一的、同步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的組織;從活動組織形式上看,綜合實踐活動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由于學生的活動經驗、自控能力等的差異,需要教師的組織;從活動過程來看,活動小組的時間、空間、等可能不同;另外,學生不是永遠在教室里進行活動,還要走遍校園、走向社會,這就涉及聯系、安排、安全等問題,需要教師組織;從活動的評價看,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倡導學生、教師、家長以及社會人士等多方面的綜合權衡與認定,也需要教師的組織與協調工作。

由此可見,組織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功能支撐,是綜合實踐活動這一系統的完整構建且有序、有效地開展的重要保證。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要組織與協調活動小組,使各小組活動的潛在力、期望值相當;組織與協調交流學習活動,做到有數,有序,有機,有度;組織與協調好學生的外出活動,為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創設寬松的活動空間。

以《保護水資源》主題活動為例,為了組織和協調好活動小組,我在學生自由組合基礎上,組織、協調好小組人數,一般控制在3~5或5~9人,然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缺乏等方面綜合考慮,作好小組成員的搭配調整,使各小組活動的潛在力、期望值相當。小組計劃分工后,我再審閱計劃,并依據實際情況作好調整修訂的指導。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外出進行調查、采訪,我又組織與協調好學生活動中與外界的交往,通過與相關部門或人員的溝通,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為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創設寬松的活動空間,如約定具體時間、考察活動地點、辦理事務性手續、與家長溝通等等。

三.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者

教師在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和合作至關重要。教師的信息儲備、人生閱歷、思維能力總體上比學生要強,加上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首先還是組織者、指導者,因此,參與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并進行合作研究,并不等于全程與學生一起活動。教師的合作與參與要把握時機。在學生無法選擇一個合適的課題時,在學生偏離課題卻渾然不覺時,在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尋找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時,在學生以馬虎應付的態度對待課題活動時,在學生小組成員因計劃不周、分配不公等發生矛盾導致活動停滯時……教師要參與進去。

另外,不管教師以什么方式參與,都要把握合作與參與的度。既不能包辦代替,更不能有因為怕“下?!倍鴵p于權威形象的觀念。有的小組組長威信高、能力強,組員之間配合默契,教師就沒有必要去插手,應放手讓他們去活動。有的小組或者選題過大,或者有情緒波動,希望多得到教師的幫助,這是,教師可以把他們當作合作伙伴,為搞清楚一個問題與學生共同商討、平等交流,學生并不會因為教師不是萬能的而輕視教師,他們會因為“和你在一起”而欣喜。

以《城市交通》主題活動為例,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能和學生一起,在他們的表述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特別對于外出采訪調查的同學,教師應提醒和叮囑他們的安全、禮節和應變等方方面面的細節,對于他們的問卷調查設計的合理性也可以參與討論。有一個小組要出去采訪交警,我說:“如果你們聯系不上,交警叔叔不愿意配合采訪,你們可以跟老師說,老師幫你們聯系?!彪m然后來他們沒有來找我,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自己安排好了,但是在參與的過程中,一方面我對學生活動起到了引導作用,另一方面,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喜悅、挫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他們的距離也更近了。羅杰斯曾形象地把教師的作用比喻為“音叉”,意味著應聲而共鳴。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本C合實踐活動是一個師生參與、平等對話、平等交流、共同發展的過程,我們需要教師與學生趨向于互教互學,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作者通聯:215600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小學)

猜你喜歡
活動教師學生
“活動隨手拍”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趕不走的學生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秋天在哪里
學生寫話
美育教師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聰明的學生等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