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探究性閱讀

2012-11-12 05:53鄒蔚菁
中國人民教師 2012年9期
關鍵詞:探究性課外教材

鄒蔚菁

【摘 要】本文以自己的理解界定了探究性學習的內涵,最后從教學實踐出發著重闡述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的一些方法和實例。

【關鍵詞】閱讀探究方法運用

所謂探究性閱讀,它的內涵究竟是什么呢?從字面上看,就是探討追究。從小的方面看,就是追究一個詞、一個句子的意思用法,其實,我們語文老師每天都在咬文嚼字,每天都在探究問題;從大的方面看,能在生產、生活、學習中發現問題并能解決問題,因此可以說,探究是一種過程,是探究者發揮主體積極去學習或創造的過程。通過探究,獲得直接經驗和體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梢哉f,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創新的必經之路。下面本人以教學實例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對于課內和課外的教材,我采用兩種不同的探究方式。對于課內教材的探究課,教師的主導性多一點,往往是教師設計開放探究的問題誘導學生探討,這種做法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注重探究方法的授予,為學生的課外自行探究提供某種關照;而對于課外閱讀教材的探究課,學生的主體性則大大突出,基本上是學生自行確立學生目標,自行提問,自行解疑,而教師只起點撥引導作用。對于課外閱讀的探究,我大體上設計三個流程:

一.自由朗讀,自由感知

要求學生說說自已朗讀或默讀后的感受;或者讀了這篇文章,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我們在學生朗讀或默讀前總布置幾個問題供學生思考,美其名曰“整體感知”,這種方法固然有它的優點,但它有時卻限制了學生思考的空間,剝奪了學生自由感知的權利,再說學生平時課外閱讀時,難道有人給他們布置整體感知的問題?也許閱讀教學有時應該返樸歸真,追求本色的東西,因為簡單就是美??!

二.欣賞品味,合作探究

四人小組可以品味課文的寫作方法、語言文字、思想情感、謀篇布局等等。第二流程的問題可以這樣設計:這篇文章你最喜歡的是什么?為什么?你認為這篇文章在寫作上對你有什么啟發?你認為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點?作品中哪些語言富有表現力,為什么?或者哪些語句你想替換成新的語句?學生也可以不按上述問題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獨特的欣賞角度。這個流程很注重開掘學生獨特的個人(小組)體驗,我們知道以往的教學是傳授——接受式,即使有啟發,但大多數情況都是教師設計一個又一個圈套給學生鉆,得出的結論也是大同小異,學生很少有自已的頓悟,學生的思想是教師給的, 學生就象工廠加工后的形態單調刻板的相同產品,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的悲哀。

三.小組探疑,教師點撥

學生在自由品味后,對課文肯定有疑難之處,這時要求學生說說心中的疑問,去尋得同學們的幫助和老師的指點。具體操作過程是,學生默讀全文,自行思考3—5分鐘,然后提出問題,四人小組合作探討,若四人小組不能解決,這時教師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探究,并稍加點撥??傊?,以上三個流程完全合乎新課標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精神。

對于課內閱讀教材的探究,其基本流程同課外教材相同,但我更側重于問題的開放、探究設計。對于課內教材的探究,可以是關鍵詞句的探究,可以是開放性問題的探究,可以是主題的探究,可以對文章重新改造,更可以適當延伸到課外等等。

對于關鍵詞句的探究,相信每個教師都做過,只不過有人做得更好。這里以《春》中“一下車,“小草綠得逼你的眼”這句話中“逼”字為例誘發學生探究:綠怎么會逼眼?這個字寫出了綠的什么特征?在我們學到的文章中有無類似的用法?這些用法的特點是什么?有何異曲同工之妙?像毛澤東《沁園春·雪》中“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這些句子也是運用擬人手法,化靜為動,寫出大自然的旺盛生機。這樣步步推進,層層深究,學生能形成系統知識,摸清用詞規律,從而達到提高能力,錘煉思維的作用。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看高低各不同。對于同一事物,人們有不同理解,這很自然,也很正常,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應提倡多角度思維,這尤為必要。比如在《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篇文章中我提出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詳寫魯提轄的三拳?按傳統的標準化答案,肯定是突出人物疾惡如仇的性格,但是我在教學中不滿足既有的答案,要求學生再仔細探究,結果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除上述答案外,還有:①鄭屠是一個惡霸,人們對他敢怒不敢言,魯達拳打代表人們的心愿,打得越歷害,人們就越解恨,如果略寫,難解人們的心頭之恨;②叫他慢慢品嘗他種的惡果,這叫罪有應得;③這里的詳寫突出了作惡者狼狽的下場,是對作惡者敲的警鐘、喪鐘!另外,我們甚至可以對寓意進行多角度的探究,無論是課內寓言還是課外寓言。傳統的教學中很強調寓意的單一性,卻忽視了寓意的豐富性。從作者的本意和讀者的主觀體驗出發,我認為寓意的解讀應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允許學生自由地馳騁想象,靈活運用,賦予新意。

傳統的教學參考書向我們的老師提供了標準的答案,我認為主題也是可以探討的。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誘發學生對主題進行探究。像多角度歸納寓意一樣,對于文章的主題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這點無須贅言。除些以外,我著重分析以下四種探究方法:一、對主題的巧妙歸納。教師設計曲徑通幽的方法誘導探究,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在一次公開課中,我問學生一個題目,“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學了這一課,大家以后碰到歹徒作惡,是不是三拳兩腿打死他?”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回答說把他扭送到公安局、送他上法庭,我就問:“魯達為什么不把鄭屠扭送到衙門,并告他一狀?”就這樣,老師不斷地設置教學情境,學生經過探究后,充分認識到封建社會的黑暗,在封建社會里,有錢能使鬼推磨,老百姓真是欲告無門??!接下去,我又再啟發學生在文找出有關封建社會黑暗的句子。二、對主題的深化探究。比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這首詞充分表達蘇東坡徘徊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之間,既出世又入世;既積極進取,又退讓無為。在些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較深的題目給學生探究:造成封建知識分子這種人格的精神土壤是什么?學生在課外查資料,寫探究性小論文,有一部分學生在小論文中提到,中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從李白到蘇軾、歐陽修)很明顯受兩種思想的影響,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道家思想,人生仕途得意時,儒家進取思想處于支配地位,失意時,道家思想使他們自我麻醉,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很多都是這樣的。

對現有教材進行適當的延伸探究,對課文涉及的社會風俗、文化生活、乃至科學現象進行探討,則有點小課題研究的意味。比如說,學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后,我布置了一個探究性作業:如果你是法官,鄭屠家屬提出訴訟,你將如何判斷此案呢?要求學生搜集有關資料,進行小論文的寫作。再比如學到《中國石拱橋》,課文作者認為石拱橋比平板橋堅固美觀,要求學生結合美學、力學進行實驗探究。這些小課題要求綜合運用學到的各種知識,實現了各學科的融合,很有綜合性學習的意味,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對現有教材的人事、知識進行再評估分析,這種探究活動則可以培養了學生的懷疑精神。比如老師可以這樣設問探討:課文認為魯莊公目光短淺,你有不同看法嗎?愚公的做法真的可行嗎?我想這些問題肯定會引爆學生思維的火花。

探究性教學是多元的,是豐富多彩的,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背景下,倡導和探索探究性學習更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通聯:336300江西省宜豐縣第二中學)

猜你喜歡
探究性課外教材
教材精讀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探究性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變革的應然訴求
基于生物學核心素養的探究性拓展實驗
由一道習題引發的探究性學習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取經之路
如何開展化學教學的探究性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