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慎性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應用研究

2012-12-14 04:06隋薇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市價壞賬存貨

隋薇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 會計 所處的客觀 經濟 環境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會計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會計信息能否全面、系統、正確地反映 企業 的實際情況,無論是對國家的宏觀調控,還是對企業的經營管理以及對投資者的正確決策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計信息使用者應更加重視與不確定性相關的風險信息的揭示因而,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正確運用也應引起我們的足夠注意。

【關鍵詞】 謹慎性原則無形損失國際慣例

謹慎性原則是一種國際會計慣例,在我國會計業務中廣泛運用,可以及時處理壞賬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減少因技術進步給企業造成的無形損失

1. 謹慎性原則的含義

謹慎性原則又稱穩健性原則,是指某一會計程序有幾種處理方案可供選擇時,應當選用對股東權益所產生的樂觀程度最小的那一方案,即確認一切可能發生的損失,但避免預計可能發生的收益,使財務報表不會引起人們根據不足的樂觀。

謹慎的原則是外地對會計事項不確定因素而言的。任何經濟事項總要面向未來,這是由持續經營人計所決定的。因此就要進行觀測和決策,而預測總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經濟事項所處的外部環境十分復雜,在整個經濟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確定的諸如 政治 、經濟、 自然 、技術等方面的影響,預測和決策事項中具有的彈性就很大,這就決定了我們對經濟事項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應持小心謹慎態度,要充分估計可能承擔的風險和損失,盡量少記或不記可能發生的收益,使決策者盡可能提高應付紛繁復雜外界環境的能力,把風險和損失盡可能的縮小于極限范圍之內。這就是謹慎原則的實質。

2. 謹慎性原則存在的理論依據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競爭和風險的日益加劇,會計所處的客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程度越來越高,以投資者為主體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視與不確定性相關的風險信息的揭示,從而謹慎性原則的存在就成為必然。

2.1抵制經營者的過分樂觀情緒。企業家對他們經營的公司自然是樂觀的,但是,企業生存環境日趨惡化的現實和會計信息使用者對真實、公開要求的壓力,迫使會計師不斷地抵制報告中過于樂觀的傾向。資產的減值,存貨的積壓。

2.2多報利潤或多計價值對投資者(業主或股東)而言,比少報少計更為危險。因為虧損或破產的后果比獲利的后果更為嚴重。因此,當其后果不同時,計量確認損失的會計規則與計量確認收益的規則就不應一致,選擇相同的計量基礎或規則是沒有道理。

2.3會計人員掌握的內情比傳遞給投資者或債權人的信息要多得多。面臨可能在以后被證明是不真實的呈報風險和可能在未來被證明是真實的未呈報風險.所以,要試圖權衡風險的可能性,必須做出相對準確而保守的估計。

3. 謹慎性原則的運用

謹慎性原則是一項既有理論價值又有實際意義的重要國際會計慣例,它被運用于我國會計實務之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提取壞賬準備:

壞賬是指因債務人破產或者死亡以及破產或遺產消償后仍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或者因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超過三年仍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商業人用很少發生,國營企業不存在破產倒閉的危險,發生壞賬的可能性小,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投資環境的變化,商業信用的推廣, 金融 市場的逐步開放,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的日趨復雜,相應的壞賬也就越來越多,有些企業對既成事實的壞賬拖延不辦,長期掛賬,占用流動資金,影響資金的循環和周轉。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我國企業財務制度規定,可以采用應收賬款余額百分經法提取壞賬準備金,以抵銷壞賬可能對企業帶來的損失。

提取壞賬準備,是謹慎性原則較為典型的運用,充分體現了謹慎性原則的優越性。通過計提壞賬,使企業能預先估計可能發生的損失,促進企業及時處理壞賬帶來的損失,增強了企業的風險意識。

3.2低估存貨:

企業存貨由于種種原因會造成企業面臨潛在的損失。我們可以通過低估存貨,高估產品當期銷售成本,從而達到減少當期利潤的辦法來得到補償。當市場物價出現持續上漲時,允許采用后進先出法對發出或領用的存貨進行計價,低估存貨成本。低估存貨的運用,可以使企業在遇到通貨膨脹時,在不違背一致性原則的條件下,避免因貨幣貶值給企業帶來的貨幣時間價值損失,使企業將來保持旺盛的競爭力。

3.3加速折舊:

現行會計制度夫定,企業在采用年限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同時,也允許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法。年限折舊法的特點,按使用年限平均提取折舊費用。加速折舊法的特點,是不以年限平均提取折舊費,即提取的折舊費用每年不是相等的。在固定資產使用的前期計提折舊較多,后期計提折舊逐年減少,其遞減速度越來越快。

加速折舊的運用,可以將固定資產的購置成本,快速轉化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養活因技術進步或新設備的價格變動而造成的無形損耗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4. 正確運用謹慎性原則

4.1保證 會計 信息的真實性:

謹慎性原則在實務操作中存在著主觀臆斷帶來的信息不可驗證性這一致命弱點,如成本與市價孰低中的“市價“的確定,或有負債的估量等,都帶有難以辨證、檢驗的主觀因素,因而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受到威脅。因此, 企業 不論壞帳損失,還是削價損失,在沖銷預提準備金時,相應的會計處理須有憑有據,不可隨心所欲,主觀臆斷,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4.2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我國會計人員素質低,制約著謹慎性原則的運用。長期以來的我國會計的功能在很大程序上局限于“簿記”方面,致使我國會計基礎工作薄弱,人員素質不能提高。會計人員素質不高是與運用謹慎性原則所需要的要求不相稱。 ,加強我國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為謹慎性原則的運用創造良好的條件是十分重要的。

4.3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是將存貨的成本與市價進行比較,選擇較低的入賬。根據會計原則中原始成本的假設,企業的一切資產均應按其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然而,由于市價變動,在一定時期終了時,往往會出現企業存貨的賬面價值與市價相背離的現象。根據國際慣例,可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即如果存貨的市價低于成本,就按市價計價,反之,仍按成本計價。

5. 運用謹慎性原則應注意的問題

5.1壞賬備抵法的采用會使成本,利潤不實。

利用壞賬備抵法提取壞賬準備記人各期費用,待實際發生壞賬時而予以沖銷壞賬準備,這樣處理符合配比原則,但是計提壞賬準備數額與實際發生數額并不一致,實際發生與提取數之間的差額,保留在壞賬準備的貸方或借方。這就造成年度中間利潤計處不真實,任意擴大計提基數,使成本 計算 不真實。

5.2從損益表的內容看,目前損益表的結構內容是遵照傳統會計模式設立的,收益項目只確認已實現的收益,而對于未實現的資產持有損益,不予以確認,這樣,損益表上列服的收益只是企業收益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收益,企業的全部資產因物價變動而發生的未產現持有損益的資產持有利潤得到揭示。因此,企業的實際收益要比損益表上的數字大。

總之,穩健原則的采用具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1)穩健原則使企業財務狀況建立于比較謹慎的基礎之上,使投資者和會計報表使用者不致產生誤解,利于決策。(2)穩健原則增加成本,減少利潤,使企業增加了 發展 后勁,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損耗不僅能夠得到補償,而且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危險,使企業進入良性循環。

(作者單位:雙鴨山市水務局)

猜你喜歡
市價壞賬存貨
疫情致前期麥價波動 新麥上市價以穩為主
一手房空置稅
特步因何1.5億回購存貨?
企業存貨內部控制研究
扒一扒 P2P壞賬率五大貓膩
巧用公式法計提壞賬準備
紙幣珍品受追捧,“四大天王”價更高
關于改進存貨周轉指標的探討
西班牙考慮建“壞賬銀行”
代保管存貨的會計處理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