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建筑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研究

2012-12-14 04:06侯金榮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環境保護理念綠色

侯金榮

【摘 要】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城市建筑事業越發繁榮。然而,在城市建筑過程中,城市可持續發展將是其不可忽視的必須遵守的一個重要原則和最終目的。因此,本文將從城市的起源談起,結合城市的特點和城市建筑的發展現狀來逐步討論城市建筑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關鍵詞】 城市建筑可持續發展關系研究

城市是人類主要的聚居地,是人類經濟、政治和社會活動的中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對城市本身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重要影響。然而城市急劇變化,人口增長,城鎮擴張,新建筑不斷涌現,建筑的快速發展給城市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如越來越多的混凝土建筑正在不斷地淹沒自然空間,居住小區缺少陽光、綠地、通風等,城市形象破壞、城市能源消耗加大,使本來快節奏、緊張的城市生活又增添了幾分壓抑感,城市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在城市建筑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建筑與城市和諧發展的關系,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自我國提出“綠色建筑”理念以來,這一不僅基于健康環保、低碳節能而且重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并正在改變著房地產產業與建筑產業全行業的發展格局。但是,如何進一步將綠色建筑的理念更好、更快并更廣泛地落地,在全國范圍內設計建造更多的綠色建筑,這是現階段綠色建筑推動工作的重點。從中央到地方綠色建筑三個星級評價標識工作分層次的推動,正是這一重點工作的體系基礎。

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體系建設和實施的主要機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的指導下,一直努力把這一工作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并把標識工作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十幾個省市啟動了一二星級評價標識工作。

1. 發展綠色建筑益處

1.1代表了建筑品質的綜合提升。比如,我們在街上買一個綠色食品時,首先想到的是“為什么要買”,因為它綜合代表了安全、健康、生態、環保的理念。實際上,綠色建筑內涵也是這些重要因素在一個建筑上的集中體現,同時又體現了一個建筑的建造者、開發者對建筑內涵、品質和建設理念的理解,也是對自己營造品牌的一種理解。

1.2它是社會對未來建筑發展方向的需求。因為綠色建筑所體現的安全、健康、生態、環保的理念,是當代社會發展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并不斷有更高追求的理念,這種需求可能有時在短期內體現不出立竿見影的收益來,但是長遠來看一定能為社會、為人們帶來更大的收益。

1.3它是建筑行業未來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在我國設計企業與建筑企業越來越多地走向國際、參與國際化競爭之時,參與國際競爭的要素除了建筑質量外,在建筑理念方面如何與別人競爭?應該是綠色建筑的理念,因為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共識。

1.4綠色建筑的發展可以帶動相關技術、產品和相關產業迅速發展。這也是被很多實踐所證明了的。研究證明,綠色建筑推動建筑節能、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涉及的產業很多,目前在我國綠色建筑相關技術的發展就帶動了很多國內外上下游技術和產品產業在中國的迅速發展。

2. 提前規劃深入推動

2.1發展綠色建筑要從頭策劃,前期的策劃和規劃極其重要。策劃是前提,它解決綠色建筑的總目標問題。城市總體規劃布局應適應大自然。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地貌為西高東低,山脈走向以東西以及東北至西南兩種方向為主;大的河流自西向東流,橫貫東西;冬季干冷寒風自西北方向吹來,4、9 月易受東南方向暖濕氣流影響。根據這些地域特點,城市總體布局和建筑就要考慮如西北兩面有較高的山,可擋住冬季干燥的寒風;東南兩面有開闊的平地,以獲得充足日照;在開敞的平地上有河穿過,可供人們和動植物用水,并起到調節氣候、創造景觀、平衡生態的作用;夏季風多為南北或東南向,城市街道走向、建筑開窗方向要與風向一致,以利于自然通風。城市、建筑、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城市總體布局要適應大自然,重視城市綠地生態建設,這些是節能環保的重要措施。

2.2做好技術方案的集成不僅是可再生能源方面,節水、節能、材料、暖通等方面都需要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咨詢機構的共同努力。例如建筑利用自然光風,節能環保。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筑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很重視同自然相結合,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而近期,一些建筑師因強調建筑藝術形式和技術設備能力,忽視了利用自然、節能環保的重要問題。近10 多年來,這種情況有所變化,人們在逐步加深對結合自然和節能環保的認識,發展這方面的技術設施,取得了一定成果。如2009 年建成的天津生態城服務中心,主體建筑面積1.4 萬m2,整體設計應用了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太陽能發電、中水利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技術措施,其圍護結構冷熱負荷比同類建筑減少40%;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到70%;生活熱水采用太陽能、地源熱泵等技術,節電70%以上;建筑照明節電近30%。

2.3在設計階段,要體現各專業的有效溝通與配合。過去由于我國的設計咨詢單位的一些傳統,導致專業分工的分割,而綠色建筑恰恰需要各專業的充分溝通與配合,最后才能體現總體的成效。在現在的建筑項目初步設計中必須有環境保護篇(章),具體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意見所確定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環境保護篇(章)應包含下列主要內容:環境保護設計依據;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規劃采用的環境保護標準;環境保護工程設施及其簡要處理工藝流程、預期效果;對建筑項目引起的生態變化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綠化設計;環境管理機構及定員;環境監測機構;環境保護投資概算;存在的問題及建議。這就體現了人類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大大加深。

3. 可持續發展

3.1“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提出發展是人類社會追求的永恒主題,人類歷史就是人類社會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進化、協調發展的歷史,在社會進步中,人類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在堅持總目標不變的情況下,不斷選擇,休整自己的發展模式。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理性思考開始在全世界推開,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已經為世人普遍承認,成為全球性的命題。新的時代,要求建筑師探求和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觀并在其指導下進行設計。建筑可持續發展的特性,一是表現在建筑與環境的協調問題上,著眼于即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能造福于后代的長遠考慮。如節能、節水、節材、減噪、減少垃圾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建筑與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建筑設計還要注意建筑使用的長期特性,在使用周期中,建筑功能應有其可變性和對未來的適應性。

3.2“可持續發展”在內部功能設計中的體現建筑是人們營造的生活、工作空間,其功能隨技術進步和時間推移始終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可持續發展”在內部功能中的體現主要表現在功能隨時間推移有其可變性。社會不同時期對建筑創造性的改造,揭示了建筑的發展是包含時間因素的動態的過程,從目前一些建筑來看,功能老化大大快于實體材料的老化,這對社會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損失。因此,建筑內部功能設計應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動態過程,是通過建筑的可變性,使其達到較長時間的適應性。應做到以可發展的建筑適應發展中的功能需求,充分發揮實體材料的壽命。

(作者單位:鄭州利達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環境保護理念綠色
環境保護
綠色低碳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不要恢復,要重建——未來自然環境保護之路何去何從?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