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90后”大學生習慣養成教育

2012-12-14 04:06陳鵬王穎玨徐仙君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2012年6期
關鍵詞:習慣意識大學生

陳鵬 王穎玨 徐仙君

【摘 要】 本文從大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內涵出發,分析了對當前大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的必要性,針對“90后”大學生獨特的心理特征,提出應從文明與禮儀、集體意識與團隊協作、自主學習與創新意識、守時與守信、感恩與責任、人際交往與溝通藝術、時間管理與職業規劃等七個方面來進行習慣養成教育,同時提出了習慣養成教育的具體實施途徑。

【關鍵詞】 90后大學生習慣養成教育

大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是指以學校為主體,在家庭、社會的配合下,根據大學生的身心形成和發展規律,運用各種途徑和手段,對大學生施加系統影響,促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活動[1]。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已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對以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視大學生學會如何“做人”的教育理念。大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1. 對“90后”大學生實施習慣養成教育的必要性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爆F代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一個人成才受的影響,非智力因素約占75%,智力因素約占25%。良好的習慣是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方面。

1.1“90后”大學生現狀呼喚習慣養成教育

“90后”與“80后”相比,生活環境更為優越,家庭經濟壓力較小,這使得他們在進入大學后,表現出種種不適應,如學習、生活、人際關系處理上等等?!?0后”大學生具有其獨特的心理特征:他們渴望成才,卻難以明確生活目標;他們思想解放,但容易偏激;他們勇于思考,但考慮問題往往片面;他們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但功利主義濃厚;他們勇于接受挑戰,但無法承受挫折;他們個性張揚,崇尚自由,但依賴性較強,心理脆弱[2]?!?0后”大學生更是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改革和完善、科技與信息現代化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加強對“90后”大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就顯得尤為迫切而必要。

1.2習慣養成教育是應對當前大學生陋習的良藥

大學生作為當今社會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一個特殊群體,已具有較高的道德認知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每個大學生都能夠自覺地遵守基本道德行為規范,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的實際行為卻與其知識層次和道德認知水平不相適應。眾所周知,近幾年來高校擴招,讓更多的人有享受教育的機會,對提高全民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之而來的是學生整體素質的下降,校園內,上課遲到、浪費糧食、考試作弊、語言污穢、出口成“臟”、衣著不整、破壞公物等不文明、不道德現象隨處可見,這對校園公德乃至全社會的道德建設提出了挑戰。

1.3習慣養成教育是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因此,必須注重培養人,提高人的素質。只有這樣,我們的事業才大有希望。中央16號文件也明確指出,要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加強集體主義和團結合作精神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這些素質的發展有賴于良好習慣的養成,而集體主義、團隊精神、感恩責任、守時誠信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正是現代大學“以人為本”素質教育的真諦所在。

2. “90后”大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主要內容

大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是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即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又包括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和培養,其內容很多,大體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

2.1文明與禮儀教育

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生命線,而文明禮儀教育又是思想教育的起點?!?0后”大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存在著任性、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等性格特征。通過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文明修養,使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良好自身形象。

2.2集體意識與團隊協作教育

“90后”大學生集體主義觀念淡薄、集體活動參與意識薄弱,以自我意志為出發點,一意孤行,缺乏團隊合作的意識和大局觀念。通過教育,使學生了解到社會不是由個體,而是由集體組成,個體脫離了集體不能存在,從而使他們增強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2.3自主學習與創新意識教育

調查發現,“90后”大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學習主動性、自覺性較差,缺乏刻苦鉆研和勇于進取的精神。大學學習不再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被動式學習,而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式學習。通過教育,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知道在大學里應該學什么、怎樣學,同時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使他們懂得只有拼搏奮斗,才是通往成才的橋梁。

2.4守時與守信教育

守時看似小事,實則事關一個人的人品與道德修養。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最核心的外在表現。據調查,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考試作弊、學術抄襲、信用卡惡意透支、偽造簡歷、隨意毀約、網絡欺騙等。通過教育,使守時守信不再是“理想主義”,而是實際行動,進而潛移默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2.5感恩與責任教育

部分“90后”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漠視寶貴的親情、友情、師生情,感恩缺失現象較為普遍,這使得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中以自我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銘謝,更不知責任。通過教育,使學生懂得識恩,學會回報,增強責任感意識,進而外化為感恩的行為。

3. “90后”大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途徑

3.1提高學校重視程度,加強制度建設

許多高校認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中小學生應該做的。其實則不然,習慣養成教育具有階段性:學前期是基礎,中小學是關鍵,大學則是強化和改造時期,要把道德教育同個人的成長成才緊密結合起來。習慣養成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大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進一步建立健全如宿舍管理制度、學生獎懲制度、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測評制度等,以制度管理為依托,強化習慣養成教育理念。

3.2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正面引導

“90后”大學生普遍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中多數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在具有較強的自立、競爭、平等、價值、創新意識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道德誤區。針對他們獨特的心理狀態以及社會上眾多的負面因素,輔導員應及時有效地給予學生思想上的正面引導,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對大學生進行主流思想文化的宣傳、教育和滲透,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與社會責任感[4],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不斷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明確努力方向。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輔導員專項基金《"90后"大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研究》(項目編號:10JDSZ306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徐柏才,李從浩.關于對大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2):152-155.

[2] 張莉.“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及輔導員工作對策探析[J].科技信息,2009,(22):425-426.

[3] 蔡穎.淺析90后大學生的養成教育[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9,(6):70-71.

[4] 梁超群.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四導”方法摭談[J].湘潮,2008,(8):118,123.

[5] 詹偉峰.關注高?!叭鮿萑后w”-小議當前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切入點[J].新西部,2006,(24):137-138.

作者簡介:陳鵬(1979-),女,漢族,山東濰坊人,上海電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理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學生管理;

王穎玨(1983-),女,漢族,上海人,上海電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歷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學生管理;

徐仙君(1985-),女,漢族,浙江江山人,上海電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教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學生管理。

(作者單位:上海電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猜你喜歡
習慣意識大學生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上課好習慣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大學生之歌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