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西地區皮膚癬病的真菌學調查及其藥敏研究

2013-06-21 08:16唐秀生
中外醫療 2013年23期
關鍵詞:頭癬皮膚癬酮康唑

唐秀生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廣西百色 533000

皮膚癬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引發的皮膚真菌病變,又名淺部真菌病,是臨床最常見真菌病[1]。隨著廣譜抗生素應用及寵物飼養量不斷增多,皮膚真菌病發病率有逐年增多趨勢。且病原菌感染類型、致病病菌等,均具有明顯地區差異[2]。為探討桂西地區皮膚癬病真菌病學特點及藥敏情況,該院對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皮膚癬病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門診及住院部共收治皮膚癬病患者462例,均為該轄區內患者,所有患者均經真菌培養確診。男258例,女204例,年齡最小1歲,最大71歲,平均(38.12±10.56)。病種為體癬、股癬、手癬、頭癬、足癬、及皮膚念珠菌病等。

1.2 方法

1.2.1 真菌培養及檢查方法 取患者患處皮屑、甲屑和分泌物。首先進行常規圖片鏡檢,如顯微鏡下見真菌菌絲或孢子即可確診為真菌感染。對陽性患者進行真菌培養,接種于含氯霉素沙堡氏培養基斜面上,置入恒溫箱內,溫度設置為25~27℃。觀察時間為4周,如未見菌落生長則定為陰性。對陽性標本分別進行馬鈴薯瓊脂培養基、尿素瓊脂培養基、玉米瓊脂培養基培養分離,培養期間觀察菌落形態、大小、生長速度等,以隔2 d觀察1次,并詳細記錄。

1.2.2 藥敏試驗 選擇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聯苯芐唑、特比萘芬及布替萘芬7種藥物進行藥敏試驗,藥物均由廠家提供。其中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聯苯芐唑純度為100%,特比萘芬與布替萘芬含量為0.000 313~0.08 μg/mL。

1.3 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均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培養及檢查結果

共取樣本462份,經直接鏡檢確定真菌病314(67.97%)份。經培養分離出真菌307(65.80%)株。

2.2 病原菌分布

該組病例中病種以頭癬為主,其次為體癬和足癬,躍患病率前3位,分別占總菌株31.27%、28.99%、14.01%。307株菌種分布情況,見表1。

2.3 性別、年齡及居住地分布

該組皮膚癬病各病種中性別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分布中,≤12患者為88例,>13歲患者374例,其中≤12頭癬發病率明顯增高,>12患者體癬、股癬、足癬及念珠菌病明顯增高,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手癬、甲癬、花斑癬發病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以居住地劃分,城鎮患者為209例,鄉村患者為253例,鄉村患者中以頭癬、甲癬發病率明顯高于城鎮發病率,股癬發病率城鎮高于鄉村,不同居住地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居住地其它病種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藥敏試驗

該組通過藥敏試驗發現,特比萘芬對各種致病菌敏感度最高,其次為布替萘芬和酮康唑。單純用藥易產生耐藥性,故推薦以聯合用藥為主,推薦選擇酮康唑聯合特比萘芬或布替萘芬。

表1 462例患者患病種類及病原菌分布情況[株(%)]

表2 性別、年齡及居住地分布[n(%)]

3 討論

皮膚癬病是臨床最為常見的真菌病,有名淺部真菌病,是依據真菌侵犯部位不同劃分命名[3]。皮膚癬病因名思意,為皮膚真菌感染,侵襲部位為皮膚、趾甲及毛發等。隨著病原學的不斷發展,對各種真菌了解逐漸清晰,且分類及命名也更細致,其主要致病菌為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羊毛狀小孢子菌(又名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及念珠菌等,主要皮膚癬病類型以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及念珠菌病為主[4]。隨著各地區氣候條件、用藥習慣及接觸動物不同,致病菌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性。了解不同地區皮膚癬病分布特點及藥敏,可為皮膚癬病防治制定提供客觀依據,臨床意義重大。

該組462例患者,經取樣后直接鏡檢確診真菌病314(67.97%)份,培養分離出真菌307(65.80%)株。病種以頭癬為主,檢出致病菌96株,占總致病菌31.27%。頭癬主要為傳染引發,可通過人與人、人與患病動物相互接觸而引發[5]。據發病類型可分為黃癬、黑點癬、白癬和膿癬[6]。該組中以黃癬為主,未見膿癬患者。通過培養發現,頭癬致病菌主要為羊毛狀小孢子菌、紫色毛癬菌和鐵銹色小孢子菌為主。經年齡對比發現,兒童發病率明顯高于成人,P<0.05。與相關報道相符[7-8]。究其原因,可能為兒童皮膚功能不健全,皮脂腺發育不成熟、分泌較少,從而對致病菌抵抗能力低下有關。其次為兒童求知欲強、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感、對小動物的偏愛和衛生意識不足等相關,特別是對動物的偏愛,喜歡與小動物玩耍,從而增加與患病動物接觸幾率。玩耍后又不注意清潔、消毒,使發病率明顯增高[9]。經城鄉對比發現,鄉村患病率明顯高于城鎮,P<0.05??赡芘c鄉村患者與動物接觸率高、衛生條件差有關。鄉村家庭,多有飼養小動物或寵物習慣,使兒童接觸率明顯增高。衛生條件不足、對疾病認識不足,當親屬或周圍人群患病后,出于好奇心、關心等,進行接觸,從而增加傳染幾率。

該組研究中,體癬和足癬發病率僅次于頭癬,分別占總菌株28.99%、14.01%。發病以成年為主,明顯高于兒童發病率,P<0.05;城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頭癬傳染形式相同,均可在人與人、人與動物間傳播,還可存在于土壤中,形成土壤與人間傳播渠道。發病原因未完全明了,與機體免疫力、致病菌接觸史密切相關。機體免疫力低下或直接接觸致病菌,如混合浴池、共用洗浴用品、共用鞋等,均可引發傳播而致病 。股癬、甲癬、花斑癬等和體癬、足癬致病及傳染途徑相同,然年齡、居住地及性別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未進一步研究。

該組對所有培養陽性菌株進行藥敏試驗發現,特比萘芬對各種致病菌敏感度最高,其次為布替萘芬和酮康唑。然單純用藥易產生耐藥性,降低治療療效,故主張聯合用藥,推薦選擇酮康唑聯合特比萘芬或布替萘芬治療,以提高治療療效。治療只是對策,應以預防為重點。該院通過研究制定相應策略以降低發病率,應做到注重個人衛生,特別是有動物接觸史和土壤接觸史者,接觸后積極清洗暴露區域,更換衣物;避免洗浴物品、鞋等物品共用;避免飼養寵物;兒童應于加重幫助下,注重個人衛生,避免接觸小動物,避免接觸皮膚癬病患者。

綜上所述,桂西地區皮膚癬病以頭癬、體癬及足癬為主。應加強預防策略,降低患病率?;疾『?,推薦選擇酮康唑聯合特比萘芬或布替萘芬治療。

[1]吳玲劍,陳彬,李超,等.溫州地區8591例淺部真菌病發病及鏡檢情況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2(1):116-118.

[2]王迎林,陸祖萍,項彤,等.寧波地區淺部真菌病3637例致病菌的菌種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10):900-901.

[3]黃云麗,張道軍,李紅賓,等.昆明地區兒童淺部真菌病1646例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8):698-699.

[4]聶振華,孔祥君,李振化.224株臨床分離淺部真菌病致病病原菌藥物敏感實驗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10(3):171-173.

[5]Ali,Rezaei-Matehkolaei Koichi,Makimura G Sybren,de Hoog Mohammad Reza,etal.Multilocusdifferentiation ofthe related dermatophytes Microsporum canis,Microsporum ferrugineum and Microsporum audouinii[J].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012,61(Pt 1):57-63.

[6]孫曉紅,洪霞,帥麗華,等.九江及周邊地區183例頭癬病原菌監測分析[J].中國真菌學雜志,2012,7(6):348-351.

[7]LuisPineiro,JulianLarruskainPedroIdigoras.Trichophytonrubrumsyndrome:the tip of the iceberg and a preventable outcome[J].Mycoses,2010,53(2):186-186.

[8]張道軍,黃云麗,張衛衛,等.淺部真菌病2600例病原菌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6):501-503.

[9]陳春燕,王鵬.宜昌地區淺部真菌病及真菌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8):1702-1703.

[10]陳敬,高暉,馬立娟,等.天津市區交警足部淺部真菌病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10(1):26-27.

猜你喜歡
頭癬皮膚癬酮康唑
新中國頭癬防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兒童頭癬的流行與診治現狀
中藥癬酊聯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療手足癬的臨床觀察
牛皮膚癬菌病的診斷與防治
1031例皮膚癬菌病及致病菌分析
改良CLSI M38-A2應用于皮膚癬菌對甾體皂苷敏感性的測定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篩選及工藝
貨架效期內3種酮康唑制劑抑菌效力測試與評價
63例成人頭癬的病原菌分析
治皮膚癬妙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