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普通高校大學生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現狀探析

2013-07-23 02:25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3年13期
關鍵詞:普通高校重慶市動機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選定重慶市5所最有代表性的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見表1),這幾所高校都沒有設置專業的體育系科,所以樣本數據相對普遍性較高。調查初期發一共發放了2500份問卷,最終收回有效問卷2286份。在這2286名學生中,男生一共1304名、占57.0%,女生一共982名、占43.0%;在這2286名學生中,平均年齡為22歲,最小年齡為17歲,最大年齡為25歲。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家教育部有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學校體育工作條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文件;閱讀體育社會學、體育統計學、體育測量與評價、運動心理學等書籍;參考與本論文研究有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教育、體育等方面的論文;特別是全國各地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文獻資料。

1.2.2、問卷調查法

設計調查問卷,分別對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科技學院、四川外語學院、重慶郵電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這5所普通高校在校學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其中每個學校發放問卷500份,總計2500份?;厥?347份,回收率為93.9%,在回收的2347份調查問卷中,刪除無效的調查問卷61份,共收到有效問卷2286份,有效率為97.4%,有效回收率為91.4%。這也是本研究的基礎依據。

1.2.3、專家訪談法

就本研究出現的一些問題,思路和方法的正確性和可行性等,通過走訪多位專家教授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為本文的撰寫提供參考。

1.2.4、數理統計法

問卷調查的數據通過電腦使用EXCEL等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處理統計分析,并根據研究需要邀請專業人員編制錄入程序和統計表格。

2、調查與分析

2.1、重慶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概況

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因體現為一種需要,體育學習的動機是體育活動需要的動態表現;體育學習興趣是體育活動需要的情緒表現;體育活動習慣是體育活動需要的行為經常性的表現。因此,筆者就體育參與動力調節系統中的體育活動興趣、體育活動動機、體育活動習慣三個方面的具體情況來設計了問卷的問題,從而反映重慶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現狀。

表1:問卷調查樣本情況(n=2286)

2.1.1、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

呂壽榮指出: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是激發人們學習動機的主要內在“激素”。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效果,并對人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有興趣參與的活動,一定要給予熱情的支持和指導;反之,如果學生沒有興趣,任何活動都會讓他們覺得乏味。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筆者認為:大學生的體育興趣是影響其參加鍛煉的重要因素。根據本次問卷調查,初步了解到重慶市普通高校大學生的體育興趣現狀。

表2:對體育鍛煉的興趣調查情況(n=2286)

針對問卷中問題——您愿意參加體育鍛煉嗎?(見表2)其結果表明男生的體育興趣要明顯要高于女生。男生的分布峰值在“比較愿意”這個級數上,占到了總數的38.0%,且“非常愿意”這一級數占32.5%,“不愿意”的僅占4.8%。而女生的分布峰值在“一般”這一級數上,占到了42.7%的比例,“非常愿意”的比男生要低20.5個百分點,僅10.8%,相反“不愿意”的則比男生高出近10個百分點,達到了13.5%。

2.1.2、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

動機一詞來源于拉丁語mover,其包含有“動”(to move)的意思。它是指激勵人們去行動的內在原因,而且這種動力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徐家杰指出:所謂體育動機,是指推動、停止或終端人們參加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的內部動因。泛指人們來自于自身好動、好奇或好勝的心理,渴望從體育活動中獲得身體上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樂趣、刺激或個性的發展等的動機。它對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行為起著定向、始動、調節、強化和維持的功能,對體育活動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體育動機是在個體的身體活動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并受到外部刺激或誘因的影響。個體內部微弱的體育動機從外部難以觀察出來,但當它在某一方向上的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激發個體在生理、心理和行為上發生變化。人們在體育學習和身體鍛煉行為上表現出來的努力和堅持性,就是他們體育動機的外在表現。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動機源于人的各種需要,當人們有了某種需要之后,就會有滿足這一需要而從事某種活動的動機。而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動機是指推動其堅持體育鍛煉的內部驅動力,是激勵他們堅持體育鍛煉的主觀原因,調動他們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必須建立在了解和掌握其體育鍛煉動機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進行,才能更有成效。針對問卷中問題——您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是什么?(見表3)可以得知重慶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強弱依次為:強身健體〉興趣愛好〉娛樂消遣〉緩解壓力〉交流交際〉運動不足〉宣泄情緒〉完成測試〉修身養性〉健美減肥〉陪同親友〉家庭交流??傮w來看大家都是把興趣愛好和強身健體作為鍛煉身體的最大的動機。另外娛樂消遣和緩解壓力已經是大學生把體育運動發揮其功用的最主要途徑。從表上看,女生在健美減肥和完成測試兩方面與男生的選擇有著較明顯的差異。在減肥健美這項選擇上女生把它排在動機排名的第6位,而男生則把它排在10位,說明女生更多地把體育鍛煉作為自己減肥健美身材的一個手段,為此而達到美容美體的目的。而在完成測試這一項上,女生把它放在第5位,而男生則把它放在第9位。這說明為了完成《新標準》,女生明顯比男生要重視許多,這歸咎于女生本身的鍛煉習慣和自身水平上,即或是女生在鍛煉上同樣有一定興趣,但在付諸行動上跟男生相比有一定差距。再加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簡稱《新標準》)在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兩方面的要求對女生作了較大的提高,按《新標準》測試下來,女生的及格率大幅度降低,這也引起了女生的相當重視。通過對問卷的分析,這些動機與學生自身的需要有密切的聯系。

表3: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調查情況(n=2286)

2.1.3、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習慣是由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成為需要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體育習慣是特定的情景刺激(場地、時間、器械、指導者等)和個體體育參與活動之間經練習和重復而形成的穩固聯系。一旦此聯系鞏固,在情境線索出現時就會自發地表現,所謂“習慣成自然”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習慣是把信念變成習性,把思想化為行動的過程,是體育鍛煉的需要與行為的直接聯系,是不需要外在監督和個人意志努力即可實現的活動傾向。根據習慣的特征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重慶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特征。

2.1.3.1、頻度現狀

鍛煉頻度是指兩次參加體育鍛煉之間的時間間隔,習慣上用每周參加育鍛煉的次數來衡量。國家體育總局在統計我國體育人口時,判定體育人口的標準中,對鍛煉頻度的要求也是每周3次或3次以上。體育鍛煉頻度是群眾體育現狀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指標。

表4: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頻度調查情況(n=2286)

通過對問卷中問題——您每周參加鍛煉的次數為多少的分析(見表4),可以看出:重慶市普通高校大學生每周鍛煉1-2次的占到了52.4%,每周鍛煉3-4次和5-6次的分別為31.5%和12.1%,還有每天堅持鍛煉的占到了3.9%??傮w上來說,重慶普通高校大學生中,達到國家體育人口標準中關于體育鍛煉頻度要求(每周3次以上,含3次)的比例偏低,只有31.5%。但發人深省的是,有16.1%的學生從不參加體育鍛煉,這對于《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及“一二一工程”中定義的:“全民健身計劃要使每個國民保證每人每天參加一次健身活動,而學校中的學生是每人每天參加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钡囊笙嗳ド踹h。大學生正處于這個階段,又將是國家的高層次人才,應當成為全民健身活動的重點對象。但是從上面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頻度調查可以看出,重慶市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頻度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健康需求,長此以往將很難達到《新標準》的要求。此現狀必須引起有關部門和廣大高校體育工作者的普遍關注。

2.1.3.2、持續時間現狀

每次體育鍛煉持續時間是影響體育鍛煉效果的重要因素,要獲得良好的體育鍛煉效果,除適宜的鍛煉頻度外,每次鍛煉也應有適當的持續時間。運動生理學和運動醫學研究表明,短時間,低強度的體育鍛煉,對機體的刺激十分小,鍛煉效果不明顯,難以達到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的。這對于廣大肥胖人群有相當大的指導意義。了解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持續時間可以間接的知道他們進行體育鍛煉的效果。體育人口就是有目的的經常地用一定時間達到一定量度的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口,它的界定標準為:每周3次以上(含3次)的體育鍛煉;身體活動時間在30分鐘以上;每次身體活動強度在中等以上。體育人口是體育指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社會體育指標,又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體育事業發展狀況的重要參數,也是制定社會發展規劃與進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一個重要依據。

圖1:大學生體育鍛煉持續時間調查情況

通過問卷中問題——您每次參加體育鍛煉所持續的時間?(見圖1)可以看出:男生每次鍛煉持續時間主要集中在60分鐘以上和30-60分鐘這兩個時間段上,分別占到38%和37.2%。女生每次鍛煉持續時間主要集中在30-60分鐘和15-30分鐘這兩個時間段上。分別占到38.6%和37.6%。而在60分鐘以上這一時間段上,女生只有8.6%遠遠低于男生的38%。說明男生體育鍛煉持續時間要高于女生。在與體育人口中關于體育活動持續時間的比較中,75.2%的男生都達到了國家在評定體育人口標準中關于每次運動持續時間大于30分鐘這一標準要求的;而女生有52.8%人是沒有達到國家在評定體育人口標準中關于每次運動持續時間大于30分鐘這一標準的要求的。根據教育部規定學生必須每天鍛煉1小時,即每周300分鐘這一要求中,只有27.4%的學生達到了這一要求,說明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是十分缺乏和低效率的,這勢必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身體素質差、體弱多??;同時也說明了重慶市普通高校的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不容樂觀,將面臨的形勢也非常嚴峻。

2.1.3.3、強度現狀

運動強度,指身體練習對人體生理刺激的程度。是構成運動量的因素之一。常用生理指標表示其量值。如以心率衡量學校體育課運動量的大小,一般認為,120次/分以下的運動量為??;120-150次/分的運動量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過180次/分的運動量為大。當然這是要通過測量來得出數據的。另一方面,通過人體主觀的感覺也可以與之對應地了解人體運動強度。大學生體育鍛煉強度指標由瑞典心理學家Borg1962年設計,也稱為主觀運動強度等級表,分7個等級:極輕微、輕微、中等、稍累、累、很累和非常累。本研究在統計個體運動強度時,通過此種評價方法來設計問卷測量鍛煉強度。

圖2:大學生體育鍛煉強度調查情況

通過問卷中問題——您參與體育鍛煉時,通常達到的主觀運動強度屬于下列哪一項?(見圖2)可以看出:重慶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在選擇主觀運動強度上都集中在“稍累”和“中等”。說明大部分的學生體育鍛煉的強度基本達到了國家在評定體育人口標準中關于運動強度要達到中等以上這一標準的。當然這也與前文所提到的體育興趣和體育動機有關。在大學生的意識中間還是多多少少明白達到一定量的運動強度才能對身體有好處。特別是針對《新標準》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兩方面的要求,都是要大學生們要有一定強度地完成測試才能通過。另外在“稍累”以上的選項中,男生占的比重普遍比女生要高(只有“非常累”一項是女生稍高于男生,這普遍是由于女生的身體素質低,恢復能力相對較差造成的),說明男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觀強度要高于女生。這也是女生完成《新標準》的成績相對較低的一個因素。

3、結論

從以上數據可看出:重慶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現狀不容客觀,不管從大學生現階段的興趣、動機、習慣上都出現了弱化的趨勢。這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問題得表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與目前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大學生課余文化生活日漸豐富、網絡對大學生的興趣侵蝕等多方面都有關系。但有些原因是不可避免且是時代所趨,只有在主觀上加大大學生體育鍛煉模式的改進力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關系到國家民生,國民素質的重大問題。而重慶市作為西部大開發的窗口,在高等教育這一重要的環節上更是應該大力改革,走出一條發展改革之路。

[1]徐文靜.解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

[2]呂慶祝.《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用教材.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10.

[3]季克異.萬州教育網.重慶市萬州區教育科學研究所.2007,10.

[4]馬啟偉.體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5]呂壽榮.現代教育科研.廣西教育出版社.2009,4.

[6]徐家杰等.運動心理學.人民體育出版社.1987,7.

[7]朱菊芳等.對大學生體育鍛煉動機的調查與分析.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2.

[8]孫俠.湖南高校中年教師體育鍛煉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湖南大學.2006.

[9]代永勝.現階段影響我國體育人口增長的因素及對策研究.湖北體育科技.2002,3.

[10]向家俊.重慶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分析與研究.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6,22,3.

猜你喜歡
普通高校重慶市動機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不含2C)
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對動機調控策略及動機行為的影響研究
動機比能力重要
鑄造輝煌
——重慶市大足區老年大學校歌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改革探析
簡論多球練習在普通高校網球訓練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