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行為分析及管理策略

2013-07-25 08:15汪育文褚惠萍鞠建峰
教育探索 2013年5期
關鍵詞:行為分析管理策略

汪育文 褚惠萍 鞠建峰

摘要: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以其對象特定、動員迅速、行動隱蔽等特點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戰和新課題。因其與高校傳統組織產生了組織縫隙和功能縫隙,使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因“網”而興,因“緣”而聚。盡管其特殊的組織特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與覆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黨團組織在團結青年方面的凝聚力。高??梢詮膶崿F文化引領、組織互動、教育創新、管理拓展等四個方面入手,對網絡青年自組織進行正確引導。

關鍵詞: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行為分析;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5-0118-03

一、問題的提出

因青年群體集聚而備受社會關注的青年自組織借助互聯網的發展而迅速興起,已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特別是隨著微博等社交網絡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青年在網絡上結社,他們把網絡自組織作為個人利益訴求和社會功能發揮的重要載體。高等學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群體組成的特殊性決定了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具有更為顯著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20世紀末,國內學者將自組織理論引入管理學研究領域,并開始關注青年團體、青年組織的自組織問題。綜觀現有關于青年自組織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其具有明顯的地域特性,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廣東等經濟較為發達的?。ㄊ校┑貐^。此外,現有研究多數聚焦在青年自組織的社會動員和社會影響方面。關于高校應如何對青年自組織進行正確引導,特別是針對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的教育和管理,以及如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跟進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見。

綜上,在準確把握這一新型的學生組織形態對學校發展、校園穩定和社會和諧所產生影響的基礎上,有必要深入探討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的管理策略,以便在制度層面更好地促進網絡青年自組織的健康發展,這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豐富和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充分認識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形成的原因、發展狀況和社會影響,以便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從而引導其健康有序地發展,筆者在綜合了前人文獻的基礎上,設計了高校大學生網絡自組織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高校青年學生對網絡自組織的認知度、參與度和認同度等。調查的對象為南京若干所高校本科階段的學生,覆蓋本科階段4個年級,共發放問卷1500份,回收問卷1423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4.8%。其中,男生占45.12%,女生占54.88%,調查對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二、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產生的原因、

1.青年的意愿和訴求與傳統組織不能“全覆蓋”產生的組織縫隙,導致網絡青年自組織因“網”而興

從外部環境來看,由于受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的沖擊與影響,高校青年學生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他們身上的潛在本能要求迅速擺脫體制內的傳統組織對他們的束縛與制約,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社會參與。與此同時,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高校實施了完全學分制,班集體概念逐漸淡化,傳統的黨團組織、學生會等的凝聚力減弱。當青年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訴求對傳統組織提出新的要求時,一旦得不到傳統組織的有效反饋,他們就可能對傳統組織產生觀念上的淡化和情感上的疏遠。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青年學生突破了原有組織的時空界限,另尋新的途徑和載體,而網絡自組織便成了這些青年學生結成群體、相互交流和相互鼓勵的重要空間。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1年12月,學生仍然是網民中規模最大的群體,其所占比例為30.2%。調查發現,學生參與的網絡自組織主要有以下四種形式:“群”(以即時通訊工具為載體,如QQ、飛信、MSN等)、“客”(以Web2.0等個人信息中心為載體,如Blog、Wiki、SNS)、“吧”(以BBS等網上交流平臺為載體)、“游”(以網絡游戲平臺為載體)。有90%以上的學生加入了QQ群和人人網,飛信群和微博是高校學生參與較多的網絡自組織,排在第二位的是社區論壇和網絡游戲,各年級學生參與網絡自組織的情況基本一致,并無顯著差異(見表1)。

2.青年的歸屬和需要與傳統組織不能“全滿足”產生的功能縫隙,導致網絡青年自組織因“緣”而聚

從青年主體來看,當代大學生多為“90”后,具有個性鮮明、思維活躍、需求多樣、樂于表現等特點,他們的參與意識、平等意識、自我表現意識變得越來越強烈,他們崇尚自由。甚至有些叛逆,很難被傳統的正式組織所接納。他們根據自身的“趣緣”“地緣”和“業緣”創建或加入了不同的網絡自組織;而這些管理自主化、運作網絡化的青年組織,能極大地迎合青年學生的歸屬與需要,充分尊重他們在自由平等方面的需求,并借助自組織自身的力量實現所有組織成員的共同目標。

大學生參與網絡自組織的需求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知識獲取需求、社會情感需求和人際交往需求。部分學生加入了學習類網絡自組織,如考研論壇、“國考”群等,其主要目的是實現網上資源共享,加強相互間的學習與交流,有這一類需求的學生在一年級所占比例相對較低,大約占26.9%左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新生在此階段,還未能對大學的學習方式有正確的認知。有學生加入了網絡游戲群、如DOTA群等,在這里他們可以緩解壓力,娛樂休閑,這部分學生占調查總數的25%一33%。部分學生在網絡貼吧、開心網中追求時尚,展現自我,他們熱衷于用新異的網絡語言,如繼“淘寶體”“藍精靈體”后,出現了“甄嬛體”“反義體”,有這一類需求的學生所占比例為10%左右。部分學生為了擴大交際面開通了微博,并加入了人人網,密切關注好友動態,他們之間用“親”“腫么了”“童鞋”以及“是醬紫”相互招呼,有這一類需求的學生已超過40%。有學生選擇關注社會焦點,他們積極參與社會事件的討論,在網絡上發表對社會焦點的看法或意見,并“求轉發”“求擴散”,利用網絡自組織關注社會焦點的學生約占10%左右(詳見表2)。

三、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影響

1.多渠道、多樣化的傳播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力與滲透力

多渠道和多樣化的傳播方式決定了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具有內容更新周期短、傳播速度快、資源獲取便捷、素材鮮明生動等特點,這不僅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而且還能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為重要的是,其傳播方式的豐富性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力與滲透力,從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因此,高校應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借助各種有吸引力、符合時代主流的大學生網絡自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發揮自組織的傳播優勢,進一步促進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

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作為青年學生交流的重要平臺和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特殊陣地,同樣具有群體輿論監督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關注高校網絡自組織的輿情,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讓網絡青年自組織客觀上成為發現日常工作問題的“預警器”及反映高校青年學生思想動態的“晴雨表”。

2.開放性、多樣性的自組織特征拓展了大學生的思想空間和實踐平臺

網絡自組織使大學生的學習與實踐更具便捷性與實效性。與傳統的學術講座相比,網絡學習自組織更注重采取以討論、協作為主的學習方式,在學術交流、資源共享和活動開展上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從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角度講,網絡自組織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更為廣闊的思想空間和實踐平臺,起到了“第二課堂”的作用。

另外,網絡自組織已成為青年學生聯系社會、服務社會和奉獻社會的重要渠道。健康向上的網絡自組織能敏銳地捕捉社會熱點,倡導服務意識,傳播奉獻理念,其或熱心公益事業,或關注社會發展,或參與社會管理,或服務社會大眾。如一些志愿服務、環保類等公益性質的網絡自組織在高校中逐漸興起,其所傳播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所接受,成為對政府、社會群團組織和市場運作的有效補充,同時促進了青年學生社會關系網的擴大,并推動了他們的社會化進程。

3.高吸引力、高認同度的自組織行為也削弱了高校黨團組織的凝聚力

高校的一些傳統組織(共青團等正式組織)在工作中往往采用行政命令和工作布置等方式,其所組織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鮮明的導向性等特征,因而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不強,較少考慮青年學生的個人特點和個性發展,使得青年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與傳統組織相比,青年自組織的活動更符合多數學生的興趣與意愿,他們在活動中也更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因而更能體現出個人的價值。因此,部分青年學生對于參與正式組織開展的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不是很高,甚至拒絕參與,這勢必會對校園的主流文化產生一定的沖擊。

此外,基于網絡的青年動員方式更是給共青團等傳統組織的動員模式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共青團組織在團結和凝聚青年方面的作用,打破了共青團組織在團結、凝聚青年等方面所具有的唯一性。

4.隱蔽性、潛在性的社會動員方式會給高校和社會的穩定帶來了安全隱患

網絡所具有的隱蔽性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體難以發現網絡自組織的存在,難以預測自組織對其成員的影響力,如“微博約架”行為常發生在高校青年學生之間,而學校教育工作者卻很難提前發現此類事情。

此外,高校網絡自組織聚集了大量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的青年學生成員,這些青年人對社會問題反應快,易敏感,易偏激,當某種錯誤觀點成為主導輿論在高校各種網絡自組織中流傳時,勢必會通過高校青年學生的網絡表達行為產生更大的“擴散效應”,組織成員一旦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很容易產生“群體極化”現象,大量學生可能會出現對抗學校、對抗社會的行為,極易爆發非理性群體性事件,而這些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是極具隱蔽性和潛在性的,這給高校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四、高校網絡青年自組織的管理策略

盡管在高校存在著某些不健康的網絡自組織,其成員思想激進、消極,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校園文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危害。但自組織的主流是積極的、向上的,在創建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引導青年學生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及時反映青年學生思想動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與胡錦濤同志對共青團提出的“兩個全體青年”的工作目標以及共青團的“四項基本職能”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對網絡青年自組織的引導和管理,確保其能夠健康發展,并成為對傳統組織的有益補充,與傳統組織一同發揮積極的育人作用。

1.實現文化引領:發揮先進網絡文化的引領作用

網絡自組織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不同思想觀念的傳播、碰撞與交融,導致錯誤思潮可能隨之產生,這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導性價值理念受到沖擊,致使青年學生價值觀念發生變化,表現為價值選擇困難等。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廣大青年群體中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創建良好的網絡環境。

要發揮先進網絡文化的引領作用,就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覆蓋網絡陣地。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榮辱觀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要發揮先進網絡文化的引領作用,就必須充分挖掘能夠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網絡資源。努力打造鮮明的、帶有中國元素的網絡主流文化陣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網絡文化體系,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青年、以正確的輿論引導青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青年、以優秀的作品鼓舞青年”的目標。

要發揮先進網絡文化的引領作用,就必須實現網絡文化與青年自身需求的融合。網絡文化要能夠抓住青年學生的思想脈搏,應符合青年學生心理發展規律,滿足青年學生的需要和訴求。

2.實現組織互動:堅持網絡青年自組織與傳統組織間的互動

網絡青年自組織與傳統青年組織的互動,主要是指網絡青年自組織與傳統青年組織的相互融合和相互轉化。在日常工作中,青年自組織和高校傳統組織間的關系基本是處于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狀態。因此,高校團組織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和求同存異的胸懷,及時調整工作方式,將網絡青年自組織納入共青團工作體系,加強對其的引導、扶持和管理,給予網絡青年自組織以活動的空間和適度的支持,積極與各類網絡青年自組織之間建立合作共贏關系,采取“思想上引導、活動里吸引、服務中凝聚”的做法,努力強化自組織成員在傳統組織中的角色意識和榮譽意識,吸納網絡青年自組織中的優秀青年領袖和青年骨干到高校傳統組織里去,為高校團組織增加人力、智力的補充。此外,共青團組織可以在征得自組織成員同意的前提下,指定優秀青年學生或者優秀團干部進駐網絡自組織作為聯絡人,為自組織的活動提供支持與幫助,待條件和時機成熟時,嘗試在網絡自組織內建立團小組、團支部等基層團組織。值得注意的是,在互動中應適度借鑒青年自組織的自主管理模式,并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覆蓋優勢,促進二者的自愿聯動格局和組織融合格局的實現。

3.實現教育創新:促使“灌輸”模式與“參與”模式相結合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識形態方面的教育方式主要以灌輸為主,隨著青年學生公眾思維的轉變和自主意識的增強,特別是在新媒體背景下,這樣的方式勢必會受到一定的沖擊,高校必須及時轉變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建立與網絡時代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順應大學生主體性發展的趨勢和特點,堅持以學生為本,實現“三個結合”,即思想政治教育“面對面”與“鍵對鍵”相結合、自上而下的“灌輸模式”與高校青年“參與模式”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相結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準確把握青年學生參加網絡自組織的動機、方式和行為特點,主動“織圍脖”“玩推特”“刷人人”,通過微博、論壇、人人網、QQ群等形式的網絡自組織,創設師生間平等、信任和理解的情境,密切關注受教育者的思想動態與情緒波動,建立新型的師生互動關系,做好管理和服務方面的工作,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與青年學生進行充分交往、交流、互動的前提下,才能及時發現網絡輿情信息,避免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4.實現管理拓展:促進網絡青年自組織的“外部”管理與“自我”管理相結合

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自組織逐漸興起,使得青年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逐漸增強,在一些自組織內部出現了一種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傾向,這給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高校共青團組織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管理體制和組織優勢,借鑒在長期工作中積累起來的管理經驗,對網絡自組織的合理訴求與正確意愿進行科學引導,對一些不合理的行為進行適當的干預,對網絡青年自組織實施適度的“外部”管理。另外,共青團等傳統官方組織也不是萬能的,完全可以借助青年自組織來彌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應充分發揮網絡青年自組織的作用,在高校共青團現有管理職能無法觸及、無法著力或著力不夠的領域,發揮網絡青年自組織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功能,積極開展“自我”管理。

猜你喜歡
行為分析管理策略
論減稅降費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策略
事業單位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策略
基于K?均值與AGNES聚類算法的校園網行為分析系統研究
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的罪犯行為分析方法
物理教師課堂教學板書與媒體呈現行為的分析與策略
金融經濟中的金融套利行為分析及若干研究
公開課與常態課學生學習心理和行為的表現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