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學琴的認識誤區及其對策——寄語琴童家長

2013-08-15 00:42王雪敏
文教資料 2013年6期
關鍵詞:琴童學琴鋼琴

王雪敏

(南京特教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8)

一、引言

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高速騰飛,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隨之而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翻開了全新的一頁。中國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重視對孩子藝術的培養,把學琴列入孩子學校教育之外的又一項艱巨任務。鋼琴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了一些家長對孩子學琴的目標與期望,其中很多家長為了追趕潮流,強制性地為孩子制訂學琴計劃,但家長本身對鋼琴教育認識不足,最終陷入對兒童鋼琴教育的思想誤區。認為學琴容易,學琴可以成名成家??蓱z天下父母心,家長的苦心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學習鋼琴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科學的方法及正確的思想指導。即使一個孩子的音樂天賦很高,也不一定能成為鋼琴家。在成千上萬的琴童中,真正走上鋼琴專業道路成為鋼琴家的畢竟是少數。那么,兒童學琴的真正目的和意義是什么呢?提出這一問題,我們再認識和探討兒童鋼琴學習的目的與意義勢在必行。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認為兒童學琴的真正意義應是培養和提高兒童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把學琴當成一種學習技能和手段,最終讓他們在學琴過程中獲得裨益,從而受益終身。

二、良好的習琴習慣是成功的一半

鋼琴彈奏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要能由看單行譜到看雙行譜,由簡單的幾個音符到復雜的音符、節奏、視唱、指法、分句,由彈小曲子到大型作品等,彈奏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讀譜習慣,具備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同時,必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情緒的投入,能夠在長時間復雜的練琴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他們做任何事情都能保持積極、認真的態度,不需要特別的意志努力,更不需要別人的監控,就能很自覺地按照規則去做事和學習。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動力,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做事的一種力量。許多鋼琴彈得很好的孩子,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秀,他們并沒有因為學琴而耽誤正常學習;相反,從學琴中得到的益處會對學習成績幫助不少。鋼琴教育家但昭義先生曾說:“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這比彈琴本身要重要一百倍,它可以讓人受益終身?!?/p>

三、節奏感是琴童習琴的靈魂

有許多年輕的家長,當他們滿懷熱情準備讓孩子學一件樂器時,又常常會猶豫,不知道孩子是不是這塊料,擔心決策失誤,半途而廢??隙ǖ刂v,由于人與人之間先天條件的差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從事音樂專業。那么我們通過什么來考察孩子的音樂天賦呢?首先就要看他們在節奏、音準方面的能力。如果孩子學唱歌比較快,又不跑調,節奏也穩,那就可以說具備了最基本的條件。而引領他們入門的這幾個方面也正是視唱練耳、節奏訓練的最基本的內容。像學習文化課一樣,只有掌握了聽、讀、寫的能力,才能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

學習樂器的孩子是否就快樂?也不盡然。我在教學過程中常會發現不少孩子會彈琴拉琴,也通過了一級又一級的考試,但他們很少唱歌。學習音樂的第一步是要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和大人一樣,只有對某件事情產生了興趣才能產生動力,而讓孩子開口,讓他們學會唱歌,唱琴譜,打節奏,就是讓他們快樂起來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尤其是學齡前或低年級的孩子,文化課壓力還比較小,早些學習視唱練耳,打節奏,使他們在聽力、演唱能力得到早期的開發的同時,還能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識。因為這門課程既包括簡單的音樂知識,如拍子的長短,音程原位、轉位關系等;又包括文學、美學,如歌詞的大量積累,這種學習勢必會對提高孩子的想象力、鑒賞力和今后的寫作水平大有益處。按照正常規律,有了視唱練耳,節奏訓練的基礎,并同時學習專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家長是琴童習琴成長的引路人

對于初學音樂的孩子來說,家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平常心,溫和的心態,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是決定孩子成功的關鍵所在,家長對待孩子別吝嗇鼓勵。在課堂上,孩子由于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成功的演奏、演唱、滿意的答問、漂亮的表演之后,心理上感受是美好的。如果家長再及時給予鼓勵,有時就會看到孩子難以形容的激動表情。這就暗示我們家長:如果善于發現、捕捉兒童智慧的火花,對于孩子的點滴進步與成功,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無疑是對孩子進取心的再激發,有助于孩子積極性、創造性的進一步發揮。為此,家長在孩子習琴過程中要不失時機地實施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鼓勵的時機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1.語言鼓勵

表揚是常用的語言鼓勵方式?!昂芎?、對、不錯、嗯”等算是精辟的語言鼓勵了;甚至可以用激動的聲音反問孩子:“你說好不好???”此時家長不妨面帶微笑,這樣的語言肯定而準確,并能得到大家的共識。

2.表情鼓勵

點頭、微笑,加上和藹的笑容,是家長滿意心聲的流露,它足以激勵孩子的上進心。

3.動作鼓勵

當孩子成功地演奏完畢,家長順手輕拍一下孩子的肩或摸摸頭,或高興地豎起大拇指,這樣得當的動作不亞于語言嘉許的效果。

4.信號鼓勵

對孩子的稱贊,家長可引導周圍的人群為其鼓掌。集體的友好、協調、融洽氛圍是一粒美好的種子。

5.“器重鼓勵”

孩子的得意之情,常萌發于教師“單獨器重”之時。如:做一次示范表演或演奏一個小曲子等,此時表揚的話語早已不重要了。

鼓勵是一種啟發式激勵教育法,是溝通孩子和家長感情,親切師生關系的“連接點”和“生長點”。教育過程本身是一種感情的交流過程,準確地使用鼓勵手段,會使教育目標在家長和孩子雙方不斷地感情交流、融合與升華中得以實現。因此,家長一定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

五、寄語琴童習琴家長的六不要

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讓孩子將來有所作為,讓孩子學鋼琴,學藝術這本是一件好事?!傲暻儆械馈?,說的是學琴必須遵循客觀規律,要學好鋼琴,自然有其自身不可抗拒的規律、道路。一廂情愿地亂來一氣是不行的,在孩童學琴漸成時尚的今天,這當然是件好事。然物極必反,一哄而上的態勢和琴童家長的無知短視日漸成為障礙?,F提出“六不”須知供琴童家長參考。

1.不要一廂情愿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專門地學音樂,我們應該根據孩子先天稟賦的差異給孩子提供相適應的環境和教育。如果孩子對學琴并無興趣,甚至非常厭惡學琴,家長仍然威逼孩子操練習藝,結果勢必是雙方都痛苦。

2.不要使用劣琴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初學時可以隨便買架琴,等練成了再買好的,但音樂學習講究的是對音樂的敏感,如果被劣質琴練壞了“音樂耳朵”,再想矯正過來則非常困難。

3.不要隨意求師

如果孩子有很好的音樂天賦,那么教育他的老師也必須有一定的音樂素養。貪圖收費便宜,或者路近方便,不對老師的教學資格進行審查便投之門下,弄不好會延誤孩子。

4.不要呵斥體罰

音樂是一種藝術教育,家長不可求強好勝,采用體罰打罵的手段,或者違背科學規律任意加大孩子練琴的時間,這樣非但無法練好琴,反而會增加孩子對練琴的恐懼感甚至厭惡感。

5.不要揠苗助長

不按照老師規定的科學教育計劃循序漸進地學習,而要求一步登天式的奇跡出現,基本功沒打好就急于讓孩子彈奏作品甚至流行歌曲,并為之洋洋得意,這其實是在斷送琴童的藝術生命。

6.不要盲目攀比

音樂學習是因人而異的。在學琴時不要一味讓孩子爭第一、超出別人,這會對孩子的音樂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以上“六不”須知愿慰“天下父母心”。

六、結語

對兒童的早期音樂教育——“鋼琴”,應該根據兒童的興趣和愛好,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初學音樂的孩子來說,這種對音樂的興趣及感覺尤為重要。首先,他們要喜歡音樂,愛聽、愛唱、愛彈。訓練他們的動手、動眼、動口、動腦等方面的協調能力,同時在習琴中通過視唱練耳、節奏多方面的技能訓練,培養他們的“童子功”是為了讓他們與音樂結緣?;蛟S他們今后不能以音樂為專業,不能用音樂傾訴,那就讓他們聆聽。成不了演奏者可以成為欣賞者、享受音樂。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會使他們受益終生。因為音樂無處不在,它所包容的遠比一兩件樂器要豐富博大得多。同時音樂又是一種境界,我們要培養高水平的專業人才,不只是演奏的機器和工匠,而必須是高品位的人?!耙魳芳慈似贰?,音樂修養和人性修養同樣是一個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過程。我們更應重視的是這個過程。

為了在這個世界上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快樂,讓孩子接近音樂,與音樂為友,終身相伴吧。

猜你喜歡
琴童學琴鋼琴
孔子學琴
歐陽修學琴治憂郁癥
孩子學琴家長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與溝通篇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