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體驗性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3-10-09 03:09孫睽
科學導報·學術論壇 2013年8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創設情境

孫睽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薄绑w驗性學習”正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符合學生成長及認知規律的學習方式。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不僅有利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在不斷的“體驗”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而且使學生在體驗中逐步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愿望的話,我們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設想都會化為灰燼,變成木乃伊?!币虼嗽诮虒W中,教師要把學生引入身臨其境的課堂中,使他們的內心產生情感和需求,從而獲取知識。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維特點和教學內容,創設具體的問題情景,把抽象的數學問題還原成學生熟悉的、學生身邊的生活問題,引起學生學習的愿望,將數學知識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就會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一點兒也不神秘。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我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首先,用媒體播放一段小紅購物時付錯錢的錄像,大體內容是:小紅買該付1元錢的商品,但由于小紅不會認識人民幣而錯付了一張1角的紙幣。由此引起學生的爭論,并通過五人小組合作,以1元、1角為例認識其他面值的人民幣。然后,創設一個坐車到商店購物的情境。課件出示動畫汽車,醒目地標上1元字樣?!吧宪?元,請小朋友自覺投幣?!庇蓪W生自由用各種不同的1元幣值上車,從而理解1元=10角。最后,創設一個購物付款的活動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的學習用品辦一個文具商店,每個小組請一名當售貨員,其他學生充當顧客,開展購物活動。在教學中,我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掌握元、角之間的關系,并且真正體會1元錢的幣值,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創設“文具商店”這一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小面額人民幣的認識,還讓學生學會簡單計算和如何付錢的方法,并體會到付錢的方法有多種形式。同時,培養學生合理使用人民幣、愛護人民幣的意識和實踐能力,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應用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在有趣的情境中學習,學生學得自主、投入,效果自然不錯。

二、游戲教學,體驗樂趣

兒童的天性愛動、愛玩,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在教學過程中,把游戲引入課堂,教學于游戲中,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相關的游戲,如“當郵遞員、奪紅旗、小貓釣魚、摘蘋果、過河”等穿插在課堂教學中。這些游戲能照顧到點又能覆蓋到面,信息反饋及時,學生興趣盎然,其樂融融。例如:在學習30以內的加法后,我設計了一個用紙牌湊21點的游戲活動,這個游戲活動包括了30以內所有進位(不進位)的加法。只要學生熟悉游戲規則,只要開始了游戲,其學習效果令人驚喜。每個五人小組都能盡情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有的把頭湊在一起看牌的點數,有的坐下來做記錄,有的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師請教。因為牌上有實物點,對于計算暫時不熟練的學生,還可以借助數點數的方法來計算;對于大部分學生,只要小組長的兩張牌剛出手,“等于多少?”的話音未落,對方小組員已迅速搶答出得數,再繼續多要一張牌,又要一張牌,只見他們邊笑邊做出“ok”的動作,同時歡呼“嘢……”手舞足蹈以慶祝自己的成功??吹矫總€同學都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活動中樂此不疲地學習,我感覺自己真開心,好像回到了跟他們一般年紀的童年。

游戲教學,不是靠老師出色的教,而是靠學生自主的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組織者、引導者,有時也是參與者,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游戲活動,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練了計算方法,獲得數學知識,這樣自由的數學課堂,學生自然喜歡。課后,我布置學生回家后與家長合作以紙牌為學具,在小方格本上進行口算練習,每天只要求做一頁,但班上許多學生做了三頁、四頁,最多的做了五頁。以往總是說某某學生總不自覺完成作業,而現在,我們的學生在沒有強迫,也沒有獎勵的情況下,不但及時完成作業,而且還自覺完成額外的作業。這種轉變,我只是把以前重復的、枯燥無味的計算題作業設計成游戲活動,由學生用紙牌自主生成計算題目的形式來完成作業,學生們竟然樂此不疲,把做作業變成了快樂的游戲。學生不僅學得主動,而且學得輕松、學得快樂。

三、體驗成功,增強興趣

江澤民同志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意識潛藏于每個學生的頭腦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精神。教學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也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性。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信息反饋進行激勵和強化,使學生從反饋信息中看到自己的創造天賦,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增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欲望。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一》完一課時,我讓學生以五人小組合作,畫出自己心目中漂亮的圖形,并在圖形上用涂上部分表示所占的幾分之一,有的學生畫出了火箭、有的學生畫出了房子、有的學生畫出了不認識的圖案……,接著再讓學生欣賞一幅幅美麗的圖案,說說你有什么感受?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不時的說真美!好漂亮!使他們陶醉在數學的學習中,真正感受數學的價值。還充分展示了自己,并真正體驗到了數學的奧妙。而我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滿腔熱情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很好,同學很聰明!還能繼續想出不同的表示方法嗎?”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體會到“幾分之一”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他們面前展開的是豐富和生動的學習生活,都能讓他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就更加濃厚了。

四、激勵評價,拓展興趣

人人都希望被別人賞識,受到鼓勵和表揚,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課堂上,我把學生當作平等的朋友來對待,熱情關心、循循善誘,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學生的優點,進行“激勵式”的評價?!澳銈兟?,這位同學說得多完整??!老師真佩服他!”、“你說得真好,如果聲音再響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還有誰能超過他!”……這些話語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最多。這些激勵式的評語能在學生的內心深處形成一股強大的心理推動力,在潛意識中產生向表揚目標努力的追求,對學習的態度是樂意的、主動的。當學生遇到困難,回答不出問題時,我便說“你肯定行,再動動腦筋,好好想一想!”如遇到沉默寡言、不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我更是一次又一次滿懷期待地說:“你先試一試,輕輕的說給老師聽一聽?!薄昂懿诲e!聲音稍微響亮一些,同學們就聽到了?!薄袄蠋熤滥阋欢ㄐ?,這不,說得多好、多響亮??!”這一切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學生在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中進行思考和學習,感到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

教學實踐表明:興趣是教學成功的秘訣。傳統的教學模式,封閉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學習迫切需要一種展現自我、發展個性的體驗性教學。小學數學教學要讓學生體驗樂趣、體驗“生活”、體驗自主、體現自我,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最大限度促進自身持續、和諧的發展?!耙匀ご賹W”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動,主動去學習,而且還能使學生向“會學習、會創新、會開拓”的目標靠攏,使他們成為高素質的新型人才,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創設情境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創設未來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