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新課導入問題探索

2013-10-09 06:16范酶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新課導入初中數學

范酶

【摘要】教師怎樣從新課伊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煥發學習熱情。遵照新課導入原則、設計適宜課堂教學內容的導入既可以減少教師引入之累又可以避免學生始學之苦,又能為后續各環節的順利進行打下鋪墊。

【關鍵詞】初中數學 新課導入 導入原則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064-01

1、利用新異性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過渡期,他們具有對新穎性活動感興趣的特點。導入時如能利用此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的導入必將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下面結合案例加以具體分析:

教學案例:《用字母表示數》

師:今天很多老師來聽課,我們唱一首歌表示歡迎,好嗎?

生:好!

師:我先唱一遍——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蠹視又鲁獑??

生: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四只青蛙四張嘴,八只眼睛十六條褪?!瓗煟和瑢W們,唱得非常好,比我唱得強多啦!不過我聽著唱道八只青蛙的那句時,有些亂了,為什么?生:算腿數的時候,有快有慢。

師:是啊,同學們怎么算呢?

生:嘴數=只數,眼睛數=只數×2,腿數=只數×4

師:大家發現的這個規律非常好,那么,有任意只青蛙這句怎么唱?

生:任意只青蛙任意張嘴,2任意只眼睛4任意只腿。(學生和聽課老師都笑)

師:大家為什么笑???

生:這句太別扭啦!

師:怎樣唱好這句呢?今天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案例評析:

第一,利用熟悉的兒歌引入新課。由于初中一年級新生正處于小學與初中的過渡期,他們對兒歌具有強烈的感情,易于激發興趣產生心靈認同感。教師抓住了激發興趣的關鍵點,以兒歌的方法引入新課。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并沒有感覺到抽象、突兀。事實上,初中數學第一節課的導人成敗直接決定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诖?,教師就利用了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獲取知識的規律設計了新穎的導入,同時,優美的旋律對于激發學習欲望、接受新知識、引起求知欲具有顯著地價值。

第二,在愉悅的氛圍中提出問題。情境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引出問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在兒歌的背后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一用字母表示數。學生在聽歌時似乎察覺到里面好像有規律可循,就是無法用言語表達。正在學生處于“僨悱”狀態時,教師提出的問題,“兒歌具有何規律”、“怎樣表示這種規律”等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思維靈感,激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心向。問題是數學學習的核心,適時的提問就決定著教師導入的優劣,在認知沖突時設計的問題可以激起求知欲望、誘發學習動力。

第三,適時的情感轉移。新穎的方式激起了學生的情感,他們的真實感情無形中就轉移到了教學內容中來,他們會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且解決這些問題。

2、借助正反例子強化概念的本質屬性

概念學習就是知道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導入時設計一些正反例子,可以誘導學生辨別概念的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自然獲得概念。因為概念的正面例子傳遞了有利于歸納和概括的信息,反例則傳遞了有利于辨別的信息。在導入環節,正例呈現的次數應根據學生的歸納與概括能力的水平來確定。正例過少,學生難以形成概括,正例過多則造成時間上的浪費,甚至出現學生的厭倦情緒。概念正例的作用就在于凸顯概念的本質屬性,設置具有混淆作用的反例則起到進一步區別非本質特征,加深對本質屬性的掌握。適當的正反例對于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分析推理能力具有顯著的價值。下面具體分析導入設計:

教學案例:《同類項》

師:同學們還記得什么是單項式嗎?

生:數與字母的乘積,單獨的一個數也是單項式。

師:怎樣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

生:a+b=b+aab=ba

師:下面式子具有什么特點?l、2a,4a2、3a2,2a23、ax2,7ax24、-4n,-6n

生:都是單項式,字母的次數也相同。

師:注意下面式子的特點:1、2b,-3b,11b2、a+b,a-b3、ax2,aX生:第一組由三個單項式組成,第二組由多項式組成,第三組由兩個單項式組成但字母的指數不同。

師:再注意以下三組你能發現什么規律?1、mn,nm2、4ad,-3ad,7da3、ax2,x2a

生:它們只是交換了字母的位置,字母的次數相同。

師:上面這些式子具有什么特征,怎樣利用這些知識,我們將學習同類項內容。

案例評析:

第一,充分利用舊的認知結構觸及新知的生長點。通過回憶單項式和乘法分配律,為進一步學習同類項打下了鋪墊。因為同類項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項式,而對乘法分配律的復習就為引出字母的排列次序不是同類項的本質屬性埋下了伏筆。

第二,正反例的適當運用。為了加深印象,使學生自己得出概念,本案例先由字母、字母的次數相同的單項式引出,既復習舊知又引出了字母次數相同的內涵。之后舉出反例a+b與a-b讓學生辨別出同類項的適用范圍是單項式,字母與字母次數相同的多項式不是同類項的本質屬性。最后舉出的正例進一步使學生掌握字母次序不是同類項的本質屬性。因為大部分學生雖然記住了定義,但由于把字母次序當作了概念的本質屬性致使他們不能正確區別出ax2,7x2a是同類項。由于正反例子的啟發誘導,學生自然會得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項式,字母相同、字母的次數也相同的概念本質屬性。

猜你喜歡
新課導入初中數學
鼓勵學生努力學好化學
閱讀教學三部曲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上課時間太長,下課時間太短”的啟示
試分析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