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導學生觀察豐富寫作素材七法

2013-10-09 06:16袁和梅
考試·教研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觀察方法積累素材

袁和梅

【摘要】寫作的前提是素材,素材來源于觀察。小學作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指導學生會觀察的方法。本文從有序,參與、重點、聯想,比較、分析、感情等七個方面闡述了學生應掌握的七種觀察方法。

【關鍵詞】積累素材 指導學生 觀察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6(b)-0093-01

作文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語文教學的難點。難就難在學生缺乏寫作的素材,言之無物。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忽視了生活,沒有留心身邊的事物,沒有捕捉到生活中的信息?;垩圩R“材”是作文的前提。因此,教師就應指導學生學會觀察,豐富寫作素材。

所謂觀察,就是仔細地看客觀事物或現象,它并不是單純地用眼睛看,它要調動各個感覺器官去感知事物,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以下指導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

1、指導學生觀察要有順序

寫文章有一定的思路,要按順序寫,觀察也應有序,否則寫出來的文章就會顯得雜亂無章。

觀察有序,可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整體到部分,由物及人,按時間順序、方位順序、游蹤順序以及情感變化等,注意動態與靜態,由表及里。如觀察動植物的生長情況,就應按時間順序,觀察學校,可以按方位順序,也可以按游蹤順序,還可能歸類觀察等,同時注意動、靜結合,注意學校環境變化和師生活動情況。

2、指導學生觀察要有多種感觀參與

掌握了按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后,還要讓學生學會用多種感觀去接觸事物,通過多種感觀的共同活動,從各方面了解事物的多種屬性,從而獲得獨特的感性認識。如觀察蘋果,不僅要用眼看、手摸,還要口嘗、鼻聞。觀察,有時還須耳聽。

3、指導學生觀察要有重點

寫文章有詳有略,詳略得當,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指導學生觀察也應有個重點,這樣才能把事物觀察透、理解深,譬如觀察自己的家鄉,若要表現家鄉風景迷人,教師則應指導學生重點觀察家鄉的自然景物,若是表現家鄉人民的精神風貌,則應重點指導學生觀察家鄉人民的說話、做事,即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若是農村經濟活,為歌頌黨的政策好,則應指導學生重點觀察改革開放后的農村巨變: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外出打工的人,一方面掙錢,另一方面學技術,把技術帶回家鄉,改變農村面貌,鄉村也洋溢著城市氣息。

4、指導學生觀察要與聯想結合

觀察到的材料,只按順序記下來,往往平鋪直敘,顯得呆板。要使文章內容充實,表達的感情更深刻,就必須與聯想結合。觀察時要充分調動學生身上的能動性、積極性,讓他們開動腦筋去想象。比如,把學校想象成是“成長的搖籃”,春天花開,開得那么鮮艷耀眼,可以想象成是在“爭奇斗艷”等,這樣把物寫得生動形象,富有感情。

再如觀察升國旗時,不僅要讓學生觀察徐徐上升、迎風飄揚的國旗,還要讓學生聯想:為了這升起的國旗,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鮮血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可以聯想到為了這升起的國旗,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不同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建設好社會主義祖國而努力奮斗,頑強拼搏。從而想到國旗就是方向,國旗就是目標。這樣把觀察與聯想結合,寫出來的文章就會生動、具體,感情更深刻。

5、指導學生觀察要與比較相結合

觀察事物,要觀其本質特點,就必須與比較相結合,老師在閱讀教學時,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觀察與比較結合起來。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在觀察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就運用了對比,與西湖、大海經、泰山、香山作比較,突出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獨特之處:靜、清、綠和奇、秀、險。指導學生在觀察時,也應與比較結合,比如觀察人或物的變化,或者要突出表現人或物之獨特之處,就必須比較觀察。

6、指導學生觀察要與分析相結合

只觀察不分析,就抓不住本質。由此,在觀察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分析、思考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培養學生在“質”的探索中抓住其特點,獲得理性認識。因此,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就應分析作者是怎樣把觀察與分析相結合,讓學生掌握作者的觀察方法,然后運用于自己的觀察中。小學課本第十一冊《我的戰友邱少云》,作者在寫作前仔細觀察了烈火燒身的邱少云,看到他紋絲不動,最后被活活燒死,也沒有聽到他發出一聲呻吟的事。從觀察到的情況去分析其內心世界:邱少云之所以嚴守紀律,意志堅強,是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部隊,為了戰斗的勝利,寧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這樣,人物的崇高思想和光輝形象便躍然紙上。指導學生觀察,也應指導學生學會分析:觀察人物就要分析個性特點或思想品質;觀察物,則應分析物與人有什么相似之處。說明什么道理。如觀察菊花,在用眼觀其形、色,鼻聞其香;在觀察風吹雨淋、日曬夜露的菊花時,就應分析其本質特點:耐風霜嚴寒。從而讓人們從菊花身上得到啟示:提高戰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

7、指導學生觀察要帶感情

“文章不是無情物”。文章有感情,指導學生觀察也應帶著感情,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指導學生去體會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豆鹆稚剿芬晃闹凶髡吣禽p松、愉快的心情,對大自然的喜愛、贊美之情字里行間流露;《楓橋夜泊》作者孤獨愁郁的感情從選取的事物中體現!……這些無不都是作者帶著感情觀察的結果嗎?

我們對人、對物總是有感情的:喜歡、厭惡、贊美、批評、同情……因此。指導學生對人、對事、對物的觀察也應帶著感情。

以上這些觀察方法,在我們小學語文課本里都能體現,教師應根據教材給我們提供的觀察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學會觀察,善于觀察。

這里必須指出:“文章是現實生活的反映”。我們周圍的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不受時空限制。所有的人、事、物都可以觀察。包括校園環境、課堂教學、師生活動,各種家庭及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和奧妙無窮的大自然,都是觀察的范圍。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察就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只要教會學生觀察,讓他們時時留心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精心去提煉生活,然后作文,就會水到渠成,筆下流出清醇迷人的文章來。

猜你喜歡
觀察方法積累素材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科學觀察能力
“文”山有路“積”為徑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巧用多媒體教學 使習作課堂更有效
結合實踐再探指導寫作之最佳策略
開啟學生觀察之門的策略
科學觀察方法的指導策略
尋找小學作文課堂教學的支點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利用導學案培養學生觀察初探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