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采用《新標準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思考

2013-11-22 07:40許玉燕
瘋狂英語·教師版 2013年4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

許玉燕

摘 要:大學英語教育需立足教材,立足課堂。本文在分析《新標準大學英語》教材特點的基礎上,對大學英語課堂提出一些教學設想,指出在教學中需堅持“三重四得”,以期更好地發揮該教材的優越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而實現大學英語教育目標。

關鍵詞:《新標準大學英語》;教材特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11-0080-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21

1 . 引言

21世紀的大學英語教育已把重點放在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上。正是基于該教育目標,《新標準大學英語》(以下簡稱《新標準》)作為本世紀新一套立體化大學英語教材面世,并已被多所高校所采用和接納。本文在分析《新標準》的編寫理念、教材目標與特點的基礎上,對大學英語課堂提出一些教學設想,以期能充分發揮該教材之優越性,立足課堂,提高教學質量,進而實現大學英語教育目標。

2 .《新標準》之教材特點

《新標準》以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為理論依據,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形成,以及思辨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同時,《新標準》以實現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自主學習策略以及綜合文化素質的培養與提高為其教學目標,希冀通過多種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其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以更好地滿足新形勢對人才的需求。

2 . 1 選材豐富

首先在選材上,《新標準》結合新一代大學生的知識結構與思維特點,主題內容涵蓋日常話題及深層話題,所選文章與視頻材料注重語言質量、文化內涵、思想深意與創作視角。教材中既有經典文學作品又有優美的時文,既折射出社會的演變,也充分展現語言的魅力。取材真實豐富、鮮活生動,語言地道、貼近實際,不僅有利于向學生輸入正確的語言信息,積累實用的句型和詞匯,同時也能加強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訓練。

另外,《新標準》的視角開闊,不僅包括西方國家或講英語國家,同時融入世界各國的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念。有助于引導學生探討和鑒別中西文化差異,培養其文化意識,從而實現跨文化交流。

2 . 2 強調多元智能

《新標準》通過新穎的內容、地道的語言、美觀的設計、合適的難度滿足學習者的心理需求,提出對學習者“以人為本”的多元智能的培養目標,以滿足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其多元智能的理論依據極大拓展和豐富了智力的內涵,克服了傳統智力觀的狹隘性和局限性,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完善和不斷提高的空間,也為英語學習與能力培養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視野。

教材重視語言知識學習中的情景和應用,注重技能訓練的循序漸進,同時強調跨文化交際意識,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和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新標準》強調跨學科功能,即綜合文化素養的形成,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新思維,促進其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修養的形成。

2 . 3 強調自主學習能力

終身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隨著科學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學生時代獲得的知識根本無法適應社會對知識的要求,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已成為高等英語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目標?!缎聵藴省分匾晫W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習策略、立體化教學資源等多種渠道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學習責任心,使其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會學習并管理學習。

3 .《新標準》的課堂教學設想

鑒于《新標準》以上的編寫理念與教材特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其批判性思維與學習策略的訓練,“三重四得”,才能真正切實、高效地實現其教學目標與設想。

3 . 1“三重”

3.1.1 重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

高等教育正發生著重大變革,即從重視知識的傳授、智力的培養向重視能力、情感培養的轉變;從以學習知識為主的“知識目標觀”向以學習方法為主的“能力目標觀”的轉變;從“培養知識型人才觀”向“培養創新型人才觀”為主的教育轉變(豐玉芳,2006:33-36)。因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首先教師需樹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科學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以培養其綜合應用能力為最終教育目標。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已有的知識、認知風格、學習態度、信心、動機、觀念等)需給予充分的肯定。學生的認知和思維能力與其自身生理發展和社會經歷相關聯,因此,對學生知識及能力的評價需更注重過程性、發展性、全面性及差異性。

同時,在教學中需重視學生學習的協作性,學習應產生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學內容及教學媒體的交互作用中。通過協作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思維能力,共享智慧,同時也促進學習者的合作能力與社會適應性,促進其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

3.1.2 重目的語思維習慣的形成

影響目的語習得的因素不僅在于語言知識,而且在于語言思維。用目的語思維是習得目的語的關鍵所在。中國高校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只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而輕視對語言技能的培養和思維能力的訓練。要學會一種語言,核心問題是運用和練習,其中包括對語言習慣的訓練和語言思維方式的訓練。

《新標準》教材相比以往教材加強了對學習者目的語思維能力的強化。首先從詞匯練習設計上,通過英語釋義、替代,理解深層意思等多種練習加強對新單詞的認知。學生通過聯系舊知識,溫故知新,既可增強記憶功效,同時也能發散思維,有利于英語思維的形成。此設計一改以往直接用母語解釋的模式,減少了母語的干擾作用,更有利于學習者英語思維的培養和提高。在英語課堂中,教師需貫徹落實好教材的設計意圖,加強目的語思維的訓練,促進學習者英語思維習慣的形成。

在語篇教學中可進行課文理解、解析、討論、復述、反思等多種英語思維練習活動。以教材為藍本,循序漸進,各種思維練習活動進行得愈全面、愈深刻,就愈有利于學習者培養目的語思維通道,完善目的語知識建構和知識運用機制。

3.1.3 重英語學習策略的訓練

大學英語教育強調需增強學生的學習策略觀念,提高他們的學習策略意識,鼓勵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根據自己的語言發展階段、具體的語言學習任務和語言使用環境,有針對性地、靈活地、恰當地運用各類學習策略,促進外語知識的習得與最終自動化。

在教學中,首先教師應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不斷解剖自己,認清自己的特點、能力、興趣,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策略,指導學生檢查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形成自我調控、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其次,教學中需結合教材設計進行各方面策略訓練,如課文的閱讀練習層層深入、多種詞匯呈現方式有效結合、寫作練習從模仿到細化等精心設計都遵循了語言學習規律,實用且易操作。教師可結合教學對學生進行詞匯、聽力、閱讀及寫作等多項語言技能的策略訓練,促進學生語言技能的提高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 . 2“四得”

3.2.1 得以學生為中心

現代英語教育強調以“學”為中心,認為英語學習不僅是獲得語言知識,更是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結構,它突出了英語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使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發現信息、主動參與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也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明確自己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在“學”的過程中進行新舊知識的有機結合,通過積極創設情境,鼓勵學習者通過自身先前的經歷和已有的知識來激活已知圖式,并對知識結構進行重組與建構,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教師需搭建平臺,積極提供各種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料),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引導不同的學習者進行個別化的學習,鼓勵學習者主動探索并完成意義建構,以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

3.2.2 得以話題為主

心理學研究表明,發現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源泉和動力,沒有問題的思維是一種膚淺的思維?!盎趩栴}學習”也是建構主義所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提出問題的目的在于激勵學生的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創設各種問題情境,鼓勵和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去深入探索問題,再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將知識的理解引向縱深。實際上,教學過程就是一個設疑、質疑、釋疑的過程,也是教會學生學習、提高學習能力的過程,同時還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斷和解決問題,從而在問題的解決中學會學習、學會創新。一個開放性的、適時的、恰當的問題能夠很好地激勵學生去探究結果、尋求新知識。

教學中,教師還可通過電影、錄音、錄像、VCD節目和網絡資源,如原版英文影片、外語新聞、背景知識、人物傳記、地理風貌等提供真實的或模擬的語言學習環境,也可以利用直觀教具、實物、幻燈、圖片、簡筆畫等方式把教學內容融入到形象直觀的教學情景之中,從而最大效能地激發學生的聯想,調動他們參與交互式學習的積極性,在交互過程中去完成對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應用和意義的建構,使學生意識到他們所學知識的相關性和有意義性,并能將所學知識再應用到新的現實情境中。

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加以引導,如提出適當問題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啟發誘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自己去糾正錯誤的或片面的認識。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發散提問”的能力,又要有“收斂總結”的本領,從而能將問題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3.2.3 得以思辨為線

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而創造性的培育關鍵又在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李惠胤,2006:86-89)。一個流暢、活躍而又有序的思維能使學習者獲得獨立自主地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從而有效應對知識經濟日新月異的各種挑戰。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可選用有趣、有爭議性的話題來培養學生的批評性思維能力。有人說,“批判性思維常始于未有定論的事物”,它能讓人們對自己的已知知識進行思考與質疑。選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興趣。選材不好,學生對話題興趣全無,思維就會跟著呆板、被動、僵硬;選用有爭議性的話題比較容易激發學生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熱情,同時又為思維提供自由空間,能鼓勵學生努力思考并機智地回答,這樣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有爭議性的話題上就能得到最好的表現。

同時,我們可結合各種多媒體手段來豐富課堂,并將其作為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一種重要教學資源。報紙、雜志、無線電臺、網絡等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不同媒體對同一主題的報導或評論往往會有不同的看法,它們都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態度,使學生帶著疑問去思考,甚至是重新審視自己從前對此事持有的態度,對比不同的媒體報導,并在討論或寫作中創建自己的觀點。

當然,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需要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傳統教育中,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中心,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教師往往成為絕對的知識權威,不容懷疑。學生則是知識的接受者,被動而盲目地接受知識,盲目服從、缺乏批判精神。因而在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態度,對學生的個人觀點的鼓勵將有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與培養。

3.2.4 得以文化為導向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傳播與交流需借助于語言。語言又是文化的體現,它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約和影響,反映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存在。因此外語教學應與其文化教學相結合,以理解語言的真正含義。外語教學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并在教學和實踐中不斷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而文化交際意識的形成,并非只是一個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教師需充分利用好學習的各個環節,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各個層面的文化導入,只有關注語言的人文性,才能對外語語言的本質有更豐富、完善、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從外語教學方面來幫助培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優化他們的人格精神狀態,以培養有國際理解意識和能適應國內外多種發展變化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英語課堂中可通過對很多西方文化的典故、背景知識、風俗習慣的呈現加強拓寬學生視野,加大背景知識的輸入。利用教材內容,利用與課文有關的文化內容和文化背景知識,向學生傳輸文化信息,豐富學生頭腦中的圖式?!缎聵藴省分械拿繂卧獓@一個主題對學生展開聽、說、讀、寫幾個方面的技能訓練,許多課文語言和文化相互融合,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具有時代性、知識性和趣味性。

同時,教師需鼓勵學生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主動了解英語文化,擴大見識,培養文化意識,提高交際能力。

4 . 結語

當代外語高等教育的教學目標與功能的轉變,體現了外語教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型學習為發現型學習,結合知識講解與能力培養,努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積極建構個性化英語語言體系。在使用《新標準》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時,教師需堅持“三重四得”,才能更好地貫徹落實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發揮該教材之優越性,從而培養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滿足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豐玉芳. 建構主義學習設計六要素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6):33-36.

李惠胤.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探索——以綜合英語課Viewpoint為例[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6(2):86-89.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文化自信視野下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思考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例談促進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導入策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高中數學新型課堂教學探析
對高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