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基礎課程改革之初想

2014-01-12 08:59駱俊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課程改革教學模式

駱俊

【摘 要】《經濟學基礎》是財經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程,由于其自身的特點,使得目前在許多學校都存在教學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因此,經濟學基礎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具體分析了在經濟學基礎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三大問題,提出了“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實踐項目化、教學資源立體化”的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并結合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考核方式的改革,來推進經濟學基礎的課程改革。

【關鍵詞】經濟學基礎;課程改革;教學模式

經濟學課程是教育部規定財經類學生的必修課程。經濟調查和分析能力是財經管理類專業學生所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之一,該能力使學生面對個人職業生涯和生活中的經濟現象,能夠作出理性決策,因此學好經濟學基礎這門課程對高職學生非常重要,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較好的大局意識,對于市場經濟運行具有較好的宏觀分析與判斷能力,并且對學生后續的專業課程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經濟學基礎課程主要授課對象是財經類相關專業的學生,但是在學生中存在著這門課程比較難學的共識,尤其是對于文科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相對于本來就比較弱,學習起來感到更加困難。因此,經濟學基礎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一、經濟學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

目前經濟學基礎課程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一)課程內容理論性強,難以理解

經濟學基礎是從高等教育中西方經濟學衍生而來的一門課程,理論性強,較為抽象、深奧、繁雜。此課程主要為概念、特征、作用、性質等方面闡述問題,它的每個理論都是在一定假設前提下形成的,造成初學者學習困難,特別是此課程的微觀經濟學部分內在邏輯性強,環環相扣、內容抽象,對于數學基礎有一定要求;宏觀經濟學的理論模型前提假設非常多,對同一個經濟問題,不同學派因為假設不同而觀點、結論不同,甚至相反。因此很容易造成學生理解困難、信心不足,盡管很多人認為這門課程學習很有必要性,但是課程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深入進去,從而喪失學習興趣。

(二)高職學生自身的原因

高職學生與普通本科學生相比,本身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高職學生文化基礎知識較差,特別是我院大多數招收的文科生,其數理基礎薄弱,對于教材里大量的公式和模型有畏難情緒,容易喪失信心,失去學習動力;二是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大部分高職學生都認為只要動手、會操作即可,沒有必要掌握理論知識,因此很多學生對經濟學基礎這種理論課的學習一開始就缺乏主動性。

(三)教材適用性不強,教學課時安排少

目前經濟學基礎使用的很多教材的內容適用性不強,跟不上經濟實踐的步伐,不適應社會變革的要求,特別是來源于生活實踐特別是我國經濟活動中的案例素材在教材中很少見,給課程教學上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課程改革的第一項工作應該是教材改革。同時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短的限制,導致本課程教學內容多和教學課時時數少的矛盾。該課程在我院總學時一般只有56個學時,根本不可能將經濟學所有內容面面俱到的講授,只能挑選重點章節授課,還不得不壓縮實踐學時,導致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也不利于學生理解消化。

二、提出新的教學模式

對目前經濟學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對癥下藥,提出了“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實踐項目化、教學資源立體化”的課程改革的新教學模式,具體安排如下:

“教學內容模塊化”,指的課程按照單元模塊進行設計。由于教學時間少、學生的掌握能力有限,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是基本的經濟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會運用所學解釋一些經濟現象,對于過于復雜的數學分析和理論證明就簡要解釋,甚至一筆帶過。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上有一定的取舍,我們可以把供求和均衡價格理論為基礎理論,把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作為重點內容,而宏觀經濟部分的理論作為選講內容。

根據所選取的章節內容劃分若干單元模塊,每個單元模塊有若干個子模塊組成,每個子模塊包含若干知識點,構成模塊化知識體系。根據不同的模塊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方式,并將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和認知社會經濟現象,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和剖析問題的能力,克服學生對經濟學基礎的畏難情緒。

“教學實踐項目化”,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以完成一個或幾個具體的任務為目標,每個任務步驟又細分為若干項目,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項目之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經過自己思考和教師的點撥,獨立解決問題,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中的任務既涵蓋了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也涵蓋了學生應該獲得的能力訓練。它打破了傳統教學方法中注重學習的循序漸進和積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學內容的從易到難的順序,而是以任務作為驅動,以每個項目為目標進行教學,按照實際的工作順序,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更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

“教學資源立體化”:是指整合經濟學教學所需要的相關資源,包括三個內容:一是在教材和輔助材料方面,要力求接近實踐,最好是來源于實踐的案例與情境,并開發課程的習題、參考文獻等內容,以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二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多媒體課件,通過搭建起多維、動態、活躍、自主的課程訓練平臺,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調動。三是利用網絡資源:積極利用電子書籍、電子期刊、數字圖書館、各大網站等網絡資源,使教學內容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使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拓展成為可能。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為了加強學生能力培養,增強課程教學的效果,我們必須使用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將理論分析與應用相結合;通過實際應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趣;將學生由被動接收知識轉為在老師指導下的主動學習;讓學生學中做和做中學,容“教、學、做”為一體,具體如下:

(一)啟發式教學法

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創新能力,教學中始終堅持啟發式教學原則,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主導的學習活動中來,主動思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逐步學會解決問題。

(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

以實際任務作為教學目標,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圍繞任務的完成而展開。如關于近年來城鎮居民消費傾向狀況分析,要求學生應用理論知識,通過查閱資料,運用網絡媒體等方式自主完成。

(三)討論式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采用設疑、設問等形式留給學生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展開討論。課堂上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學生可帶到課后繼續討論,去查閱資料,通過這種討論式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強,收效很好。

(四)案例教學法

在教學中,以經濟生活中實際發生的各種經濟現象為例,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的知識“看得見、摸得著、會解決”,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與技能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逐漸將經濟理論與具體的實踐結合,從而刺激學生積極思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精神。

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將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協作學習等現代教育理念應用于教學中,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循序漸進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操作技能。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教學考核是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最直接的方式。如何使用考核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產生積極的作用??偟膩碚f,對學生的教學考核要打破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即常用期末考卷作為唯一的評價尺度,不注意對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學習態度、參與熱情做出全方面的評價。在考前給學生劃定考試范圍導致學生平時不下功夫,只需要在考前進行突擊就萬事大吉,考試結果難以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師的教學效果,這樣的考核方式和評價體系對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是有害無益的。因此,教學考核應采用平時成績和表現、期中測試、期末成績各占適當比重的方式獲得總評成績。這樣,就加強了對學生全程學習狀態的監控,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討論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美)保羅·海恩,彼得·勃特克,大衛·普雷契特科著.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M].出 版 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5月

[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第五版)[M].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3]金 麗,張守鳳.參與式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探析——以“西方經濟學”課程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

[4]張俊.目標與激勵:西方經濟學本科教學有效性分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1,(11).

[5]王桂霞,劉 佳.普通高?!拔鞣浇洕鷮W”教學效果改進的途徑探析[J].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

[6] 鄭紅玲,王洋.有關《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北方經貿,2009.

[7] 劉記紅.高職經濟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職業教育研究,2010. 轉

猜你喜歡
課程改革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