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道尊嚴在大學教師當中的偏失與重塑

2014-02-17 02:54李學麗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13年5期
關鍵詞:師道尊嚴大學教師重塑

[摘要]本文首先闡釋了師道尊嚴的傳統及其當代內涵,在此基礎上從師德、師職兩個維度具體分析了師道尊嚴偏失的現象,最后從教師、學校、政府三個視角提出了重塑大學教師師道尊嚴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師道尊嚴 大學教師 偏失 重塑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5-0063-03

[作者簡介]李學麗,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山東濟南250014)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曾任加州伯克利大學的校長麥克·黑姆在1980年的就職演說中提出的第一個奮斗目標就是“保持極優秀的教師陣容——這是我們大學的核心”。教師是現代大學的中堅和核心,是對學生最有影響的人,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素質修養,即教師的師道尊嚴,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身心發展水平。

一、傳統師道尊嚴及其當代闡釋

在我國的教育文化傳統中,師道尊嚴是支配教育活動中師生關系的核心教育理念。其表述最早出自《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奔丛趯W習活動中,尊敬教師最難做到;只有教師受到尊敬,他所傳之道才能得到民眾的尊重;道得到尊重,人們才會懂得敬重學業。由此可見,《學記》倡導“師嚴而道尊”,其目的在于通過尊師重道而推行社會教化,因為“師”和“道”是緊密相聯的,“師”是“道”的傳播者,只有尊師,才能實現用“道”來化民成俗的目的。在傳統的演化過程中,“師”與“道”甚至合而為一,師道被視為“為師之道”,強調師德、師職、師尊。所謂師德,就是強調教師是“禮”的化身,是社會道德規范的代言人?!岸Y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教師既要成為“經師”,更要成為“人師”。關于師職,唐代思想家、文學家韓愈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謂師尊,就是強調教師的尊嚴與權威。為了強調師尊,荀子把師同天、地、君、親并列起來,指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睅熑〉昧伺c天、地、君、親同樣尊貴的地位。就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而言,“師為上,學為下,師為主,學為從,師為尊,學為卑?!边@一系列的表述,就構成了師道尊嚴的教育文化傳統。

盡管歷經時代變遷,傳統的師道尊嚴思想在當代社會受到了較大挑戰,但其合理內核仍然對現代教育活動有著重大影響,并因時因地生成著,祛除了這一傳統中所存在的糟粕,衍生出了新的內涵。就師德而言,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良好的師德和人格形象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人格示范,在塑造年輕一代的品格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高尚的師德體現在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氣與精神,保持正直、純潔、獨立的價值立場,不隨波逐流、不見利忘“道”,充分尊重、理解、熱愛自己的學生。具體來講,主要包括學術道德和生活道德。出色履行師職則要求教師熱愛自己的工作,在教書育人上不辭辛勞、盡職盡責、精益求精;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深厚的文化素養。另外,教師在履行教學工作的同時,還需承擔相應的科學研究工作。就師尊而言,這是發生變化最大的內容。教師不再具有先天的權威性,“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箴言得到更充分的體現,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從過去的學生服從教師改變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和對話?!坝械乐畮熥鹳F而莊嚴”,教師之尊的形成建立在師德和師職之上。即教師要取得職業上的尊重(“師尊”),就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出色履行自己的“師職”。

二、大學教師中師道尊嚴的偏失

德里克·博克說:“在追求真理的圣殿里已處處充滿‘冒牌的學者,他們在‘從事著虛假的創造性工作,教師成為地道的‘圣殿行騙者?!痹诋敶?,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師道尊嚴的傳統更是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尤其是大學教師和大學外部世界之間有著更為密切的接觸,受到社會上的影響和誘惑更多,導致了師道尊嚴更加嚴重的異化甚至缺失的現象。

(一)師德:為人師表之維的異化

正如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校好比一種精致的樂器,它奏出一種人的和諧的旋律,使之影響每一個學生的心靈,要奏出這樣的旋律,必須把樂器的音調準。而這種樂器是靠教師、教育者的人格來調音的?!苯處煹娜烁?、思想信念、道德面貌對學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其良好風范將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鞭策力。為人師表,本應行得正,坐得端,但是有些大學教師卻“跑了偏”,成了“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一方面,學術道德失范。一系列高校教師的丑聞事件不斷涌現:著名教授在微博上不是切磋學問,而是互相指責、謾罵;教師之間不見了相互自由論道之風和團結協作之行,卻添了互相揭發彼此所謂的“學術不端”與互相詆毀之行。為了金錢、為了名譽,從頂尖大學到普通高校的院士、教授、副教授等各個層次的大學教師捏造和篡改數據以及抄襲、剽竊他人成果的現象屢見不鮮。更有甚者,一些大學教師把手中的學術變成了純粹謀生的手段,心甘情愿地做了金錢的附庸,淪為不法企業的幫兇,欺騙百姓。大學教師已經從修身養性、淡泊名利的自由探索狀態走向被金錢利益和權力意志驅動的功利性狀態,“磚家、叫獸”的稱呼實質是人們對專家、學者的嚴重不滿。另一方面,生活道德腐化。有些教師形象不佳,作風不檢點,缺乏自尊自愛精神,不能做到為人師表。諸如找學生陪老師喝酒、猥褻女學生等此類師德敗壞的行為不一而足。這些類似的個案共同編織了當下教師隊伍形象的社會認知圖景,影響著人們對教師的德性、操守的判斷,使教師的尊嚴掃地。

(二)師職:“傳道授業解惑”之職的異化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钡?,自洪堡建立柏林大學以來,科研的功能便堂而皇之進入世界各國大學的殿堂,而這項研究的實踐者理所當然地是大學教師。因而,教師就同時具有了教學和科研兩項主要任務。也正是如此,有的教師為了獲取更多的既得利益,一門心思搞科研而無心教學,導致了科研對教學的僭越。一方面,有些大學教師在教學上應付了事、糊弄學生,許多教師對教學投入精力不足,不能與時俱進地充實課堂教學內容,不愿積極探索和改進教學形式與方法。另一方面,為了評職稱,跑項目,有些教師對科學研究“樂此不?!?。但是,在具體研究環節,一些教師又怠于鉆研,為了“提高效率”弄虛作假、濫竽充數。另外,還有些大學教師對其他教師和學生的科研能力評價缺乏客觀公正性,學術價值立場疲弱。如那句歌詞所唱“故事里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學術上的事也有了類似的境遇,實乃滑天下之大稽。一些學科帶頭人不但不能使其他人有所克制,自己往往也是經不起檢驗的學科“倡導者”。他們所從事的各種各樣的工作表明,他們對科學工作是多么的不尊重??傊?,為了所謂的科研,一些教師忽視自己教學的天職,忙于校外兼職這樣務實的“第二職業”,樂于賺錢,沒有盡到一名教師應盡的教學職責。

三、重塑師道尊嚴

教師必須有師道尊嚴,大學教師尤甚。師道尊嚴隨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在調整,受社會風氣浸染而滑落,這都是眼前的事實。同時,這也昭示著重塑現代師道尊嚴的急迫性。它需要教師、學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來譜寫師道尊嚴的新篇章。

(一)教師形成自律意識,弘揚師道尊嚴新風尚

當今時代,“師道之尊”被賦予了新的詮釋與內涵,教師越來越需要依靠自身的素質而不是職業權利獲取威信與尊嚴?!皫煹乐?,師當有道并能自尊,師道方能尊;師道之嚴,師當自嚴其道,師道才能嚴”。教師是重塑師道尊嚴的主體,師道尊嚴要靠教師的自律來形成與強化。首先,大學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大學教師要能“拔乎流俗之上”,不能為社會風氣所輕易動搖?!八^不是一個可以買賣的人,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教師需先善其德,才有資格教育他人,才能讓他人信服,成為他人學習和效仿的榜樣?!皾櫸锛殶o聲”,教師的言傳身教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必須慎獨自律,時時刻刻保持自己良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做好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引路人。其次,大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這是重塑師道尊嚴的“硬件”。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與能力。教師應該成為追求知識、熱愛真理的典范,不斷豐富、擴展自己的學科知識以及廣博的文化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傳授知識,更應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凹仁谥贼~,又授之以漁”。同時,教師應充分認識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不同于以往的新角色,美國教育家多爾稱之為“平等的首席”,即在人格平等基礎上強調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引路人。其次,大學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學術科研能力。正如津瑟教授所說:“真正的學者——如果他是稱職的,他一定是固執的——不會僅僅做一個佃戶,而會開墾自己耕種的土地?!贝髮W教師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這是大學教師做好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另外,在學術的道路上,如果教授和學生都無法沉浸于整體的學術,只滿足于零敲碎打,不可能出大成果。這就要求教師要不被世俗所擾,樹立“板凳甘做十年冷”的精神,做潛心研究。

(二)學校加強師德建設,彰顯師道尊嚴新魅力

高等學校是教師踐行師道尊嚴的主陣地,是重塑師道尊嚴的重要平臺。為此,高等學校一定要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加強師德建設,積極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首先,高等學校要把師德建設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貫穿崗前培訓、崗位提高培訓等全過程。要始終把德育工作擺在第一位,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師德教育工作。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關愛學生、淡泊名利,以人格魅力和學識能力教育和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其次,高等學校要加強教師學術研究的責任感,建立學術研究制度,明確學術研究的獎勵與懲罰措施,使教師在制度的規約下,審慎對待學術研究工作,克服學術浮躁與學術不端行為。最后,高等學校要切實改變過于關注科研、學歷、職稱等而相對忽視師德師風的傾向,進一步加大師德師風等指標在考核中的權重,把教師的職業道德、學術道德和生活道德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重要內容,并形成長效機制。

(三)政府提供制度支撐,重建師道尊嚴新師風

作為社會公共權力主體的政府有責任完善制度設計,為師道尊嚴保駕護航。首先,要從源頭上篩選高素質的教師以保障“師道尊嚴”,嚴格把關教師準人制度?!抖Y記·學記》有云:“擇師不可以不慎”,即選擇教師不能不審慎。未經嚴格把關的教師隊伍必將良蕎不齊,嚴重影響教師的整體形象,“師道尊嚴”也無從談起。另外,鑒于教師工作的特殊性——不僅是“經師”,更是“人師”,要改變以往注重知識、學歷背景選聘教師的制度,加強對教師人格和心理素質的考察。其次,推行更加嚴格的制度,嚴厲打擊有違師道尊嚴的行為。教師要想拔乎流俗之上,具有高出別人的師道尊嚴,就不能把生活道德問題僅僅交給社會、交給法律這個準繩來裁定,而是要制定更加嚴格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給予師德敗壞者更加嚴厲的懲罰。最后,從物質上保障教師的師道尊嚴。盡管目前很多大學教師的實際收入還算體面,但卻是建立在工資外的“創收”或“項目提成”上的。若僅論教師的工資收入而言,還是比較低的。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創收”也是教師無奈之舉。緣此,政府在出臺適當限制教師類似“創收”政策的同時,還應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

(責任編輯:趙淑梅)

猜你喜歡
師道尊嚴大學教師重塑
“雙減”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輯:我們的“重塑”
重塑未來
撞色拼接
高職院校和諧校園人文構建淺探
學生視角的大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分析
“一次消化者”與“二次消化者”
試論當代大學教師文化素養及路徑提升
開放大學教師教學學術評估框架研究
試論“師道尊嚴”對構建雙向型師生關系的積極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