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獨具特色的職教發展模式

2014-03-19 03:19俞麗君
教育與職業·綜合版 2013年12期
關鍵詞:校企新加坡職業院校

俞麗君

新加坡職業教育憑借鮮明的發展特色、先進的教育管理體制,為實現經濟騰飛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贏得世界各國的青睞。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進入了內涵建設的關鍵時期,充分借鑒新加坡職業教育的先進經驗,對推動我國職業教育實現大繁榮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走近新加坡職業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體制是從英國傳統的教育制度中發展而來的,既推崇因材施教的先進理念,也致力于培育精英人才。1979年,新加坡成立了工業與職業訓練局,全面負責技術人才的培訓工作,成為職業教育的發展雛形。發展至今,由工藝學院、理工學院和大學3部分構成的職業教育不僅成為了新加坡教育的主體,也成為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為新加坡的經濟建設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

主張“少教多學” “少教”實際是精心設計每堂課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在傳授知識時以知識、原理在工業生產中的實際應用為主,重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使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和知識的用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從而與教師和同學一起對課題或項目進行探索、研究和制作等。而“多學”是在完成教師精心設計的多種多樣的練習、輔導、課題、項目、實驗、實訓、實習過程中,學會各種知識和原理,掌握工程技術應用能力。

“模塊化”課程體系 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教學組織形式為例:教學組織形式為雙軌制,即一、二年級時同年入學的相同專業學生被分成A、B兩班,同一時間內學習不同的模塊,上下兩個學期交叉學習;三年級時,再將A、B班均分為4個小組,4個小組再進行交叉學習。

專業課的教學方法注重“先會后懂”,強調“以人為本,創意教學”。先會后懂的教學方法是以“能力為本位”教學模式的精華所在?!跋葧蠖苯虒W方法,倡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首先必須學會動手做,再慢慢弄懂其所以然。學生先進行實踐,再帶著問題學理論知識。就一門課的教學來說,如車工學習,先安排車工實習,對專業將學的技能與發展方向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掌握操作方法,接著去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

學生作業多樣化 新加坡學生的作業多樣而重實踐。有個人作業、小組作業、團隊作業、項目作業、專題作業,學生合作能力特別強。重視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實踐能力,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潛能,讓每一位學生得到真正的自主發展。

重視校本教材開發 在新加坡理工學院、工藝教育學院,學生所用的教材,特別是專業教材,絕大部分是本校教師自己開發編寫的校本教材。教材內容廣泛,實用性比較強。校本教材可以跟上時代的步伐,更好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新加坡的職業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可以說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們所采用的“教學工廠”模式是在德國“雙元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十分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從實際來看,這種“教學工廠”并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教學實習工廠,而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體現了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該教學模式是把教學和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學校按照工廠模式發展,從而給學生創造一個真實的工廠學習環境,通過參與真實崗位的生產和實際項目的設計,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動手技能。

此外,在學生考核方面,新加坡職業教育一直注重學生評價體系的創新,將考核評價分為四個等級。具體而言,第一等級是對知識的考核,第二等級是對理解的考核,第三等級是對應用能力的考核,第四等級是對應用能力以上即創新等能力的考核。

事實證明,新加坡職業教育的成功之處在于他們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抓住教育培養人的本質特征,緊緊圍繞職業教育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所培養的人才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

新加坡職業教育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注重借鑒國際上較為成功的職業教育模式,加以消化吸收,并結合本國情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發展方針。如德國的“雙元制”教育即在新加坡得到了創新應用,成績斐然。 因此,對我國職業教育而言,不妨進一步開拓思路,廣泛吸收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先進經驗,為建設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集思廣益,增磚添瓦。

建立校企合作運行機制 當前,我國的校企合作主要是學校為了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主動尋求企業進行合作,合作模式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企業教師流動中心、組織學生頂崗實習等。然而,由于機制不完善,大部分職業院校的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淺層階段,合作深度不足。為此,職業院校應該效仿新加坡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發揮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探索建立良好的運行保障機制。

具體而言,一是要統籌學校與企業兩種資源,為校企合作提供財政、制度、稅收優惠等支持,調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積極性;二是政府需要加大引導力度,讓更多的企業認識到校企合作是雙贏之舉——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學校按照企業需求培養人才,將幫助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降低人才培養成本。通過政府主導,學校、企業、社會積極參與,不斷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和新模式,真正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推動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進一步推動中高職銜接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增強職業教育支撐產業發展的能力,實現職業教育科學發展,中高職銜接是關鍵。在此方面,新加坡政府以法規形式推動中高職銜接工作,采取累計學分與轉學分制度,在職業學校全面實行彈性學習制度。我國職業院校不妨參照這一模式,一方面在招生考試環節,對我國中高職“接口”中升學和招生考試的規章制度加以改革,實行 “寬進嚴出”政策,擴大中職學生的升學機會;另一方面在學位、學歷、職業資格等方面加強合作,制定以企業人才標準為目標的各級各類職業技術標準,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以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作為焦點,實施項目課程培訓,以社會人力資源開發形成合力,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打造系統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 對于政府主管部門而言,要向宏觀指導角色轉變,鼓勵、支持建立一批權威、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機構,幫助建立和監督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使其能更好地實現自我發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督促,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有效發揮作用;對于職業院校而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一切為了滿足學生個體成長需求”的發展目標,促進教育教學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與外部質量保證體系形成互動,建立起完整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保障自身各項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為自身進一步發展增添動力。

同時,師資隊伍是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基礎,職業院校一方面要不斷加大培養力度,使更多的教師有機會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另一方面要加大從企業中招聘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來任教的力度,確保專業教學與企業生產實際相融合,進而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校企新加坡職業院校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訂單課程中的實施與探索
新加坡
對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球賽來了——原載新加坡《聯合早報》
在新加坡的蘭蘭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蘭蘭姐姐(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