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

2014-03-22 10:55張朝仁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教育理念人文素養語文教學

張朝仁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道德品質的提升意義重大,但傳統的語文教學已經很難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面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學生不夠重視、學生學法不科學、教師教學方式落后等。高中語文教師首先要創新教育理念,然后從創新教學方法、重視課堂互動、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等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語文教學;人文素養;教育理念

高中語文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現代信息社會對人們語言交際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必須善于從社會中提取有用信息,包括政策法規、科技知識、產品信息等等。還必須善于總結提升,然后對外表達形成決策。因此,具備較好的語言交際能力十分重要,這對語文教學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語文作為語文教學的更高階段,除了教授基本的語文知識外,還需要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提供幫助;還需要幫助學生培養一定的文學欣賞能力,能夠吸收中外優秀文化的素養,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因此,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增強自學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語文作為重要的人文學科,其承載著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的重任。莊文中先生指出:“語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獨自思考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也是文化載體,飽含民族文化?!闭Z言作品中包含著“如何認識與處理社會關系、人際關系的知識”和社會認可的倫理、道德準則。通過語文學習,學生可以逐步培養起正確的道德情感、審美情趣、社會意識。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唯考”,要借助教學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尤其是在高中,這是一個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因此通過合理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果,對學生進行更好的人文素質教育顯得意義重大。

二、影響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對語文學科重要性的認識不夠

在學習任務繁重的高中階段,不夠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是導致語文教學效果不高的重要原因。多數學生對語文存在“可學可不學”的認識誤區,認為短時間內花再多時間也無法像數理化那樣考高分,而花比較少時間,分數也不會太低。因此,這部分學生在課上聽課不認真,甚至在語文課上練習其他學科的作業。課后也極少甚至不花時間在語文學習上,而是把主要時間花在見效快、有解題成就感的科目上,如數學、地理。這實際是一種“功利主義”的表現。還有部分學生雖然積極些,但也只是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對語文的學習缺乏系統的學習規劃,上課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課后僅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呈現一種被動應付的態度。

(二)語文學習方法不夠科學

在多年的教學經歷中,經常遇到這類學生。他們十分重視語文的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也花了不少時間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上,但是成績總是很不理想,甚至比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分數更低。經過一段時間后,這部分學生逐漸失去了學好語文的信心,對語文產生了焦慮感。進入考場后,這部分學生由于情緒緊張,思維拘謹,很難發揮出水平。這部分學生主要是因為沒有掌握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復習材料和試題練習上,存在投機心理,大搞“題海戰術”,企圖遇到高考習題,忽略了熟讀課本,拓展知識面,逐步培養語感這一更重要的學習方法。須知,語文的學習重在積累,重在培養聽、說、讀、寫的語言能力。這要從詞語、閱讀、寫作練習做起,不斷拓展語文學習的外延。

(三)語文教學方法不夠先進

目前許多語文教學方法還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這是由語文高考試卷模式和教師沒有及時更新教學方法等導致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缺乏明確的指導,高中語文教學出現盲目性和隨意性。在“唯考”論的引導下,高中語文教師過于注重教學知識點,而忽略了情感因素。在教學中局限于課本,受限于課堂,停留于作業練習,缺少課外閱讀和戶外拓展,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僅有表面認識,很難產生情感認同。另外,傳統教學方法單一,以灌輸式、訓練式教學為主,沒有及時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忽略學生學法的研究。特別是沒有針對學生間的差異開展不同類型的教學,缺少不同層面的引導,沒有“分類指導,因材施教”。

三、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可行性建議

(一)創新語文教育理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學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為了更好適應這次改革,高中語文教學也必須不斷創新語文教育理念,不斷優化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教育理念涉及內容廣泛,包括師生關系、授課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等。新時期的師生關系,不再是簡單的以老師身份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交流,讓更多的學生重視語文學習。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注重教授知識點,而忽略了學習方法的引導,新的教學方法要注意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上,可以適當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立體化、形象化,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重視課堂互動

傳統課堂教學主要依賴于活躍學生的反應,對其他學生則通過課后交流來彌補課堂教學不足。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不少教師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關注較多,而忽略了后進生的課堂反應。實際上這種方式的效果相當不足,應該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參與進來。要在課堂上塑造良好的氛圍,消除學生間以成績定等級的觀念,鼓勵每一位同學發言;要在課后關心了解學生,特別是針對基礎較差,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要創新課堂互動方式,通過設置討論課、辯論賽、主題演講等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立體的教學方式,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增強后進生的學習成就感,從而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三)創新教學方法

新穎的教學方法對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改變傳統的灌輸式、訓練式教學方式,提倡參與式學習。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對此也有很高的積極性。另外,經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且新時代的高中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十分通暢,已經初步具備發現知識和選擇知識的能力。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可以更多的嘗試發展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情感和價值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其次,有效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有了更多的手段??梢赃m當采用電化教學手段,在課堂上播放詩歌朗誦、影像資料等,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

(四)提高語文素養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果作用巨大。高中生對情感體驗和情感共鳴有更高的需求,如果能在閱讀中激發學生興趣,將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語文讀物中有大量情景交融、畫面立體的作品,因此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應該多閱讀語文讀本、名著選讀等材料,才能有效提高寫作表達能力。然而,現在外界誘惑較多,要幫助學生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初期可以通過查看學生的閱讀記錄本,督促學生在課外保證足夠的閱讀量。中期可以通過詩歌會、作文賽、辦簡報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參與課外閱讀。最終幫助學生培養起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陸美玲.創新語文教育理念,促進教學成效提升[J].中國校外教育,2010,(12):70.

[2] 謝清華.淺議高中語文教學的反思與改革[J].時代教育,2010,(11):163.

[3] 林淑紅,高洪鵬.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0,(8):173.

[4] 黃曉玲.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探討[J].科教文匯2009,(9):114.

[5] 周崇啟.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新論[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1):83-86.

[6] 田儒憲.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思考[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27(11):71-74.

猜你喜歡
教育理念人文素養語文教學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新形勢下數據庫原理的雙語教學
基于自我意識喚醒下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途徑研究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