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思考

2014-03-29 01:29祝中俠
池州學院學報 2014年6期
關鍵詞:人文精神人文素質教育

祝中俠

(池州學院 歷史文化學系,安徽 池州 247000)

中華五千年文明發展歷程中積淀的傳統文化精髓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它對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與新時期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是對高校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天然素材。在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今天,深入總結和認真梳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元素,并與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相銜接,從而不斷促進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及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將是新時期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肩負的一項重大歷史使命。

1 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現實意義

人文素質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識以及由這些知識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內化在人身上所表現出的氣質、修養,它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風貌和內在氣質修養的綜合表現,也是其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所以,人文素質是人文科學、人文教育在學生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成果,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

當今社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市場經濟利益的驅動,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社會思想文化呈現出多元化局面,各種價值觀念、哲學理論、文學思潮及人生觀等并存于現代社會,充斥于各類群體。多元文化既帶來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帶來了物質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同時也帶來了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迷失甚至虛無。這種多元文化的“雙刃劍”效應對當代大學生影響尤為明顯。究其原因,首先,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是改革開放十多年后出生的孩子,這一代人在基礎教育階段長期處于應試教育“霧霾”的籠罩下,素質教育很難實施,往往流于形式,成為應試教育的附庸而已,因此青少年在中小學很少受過包括傳統文化教育在內的系統人文素質教育,基本上屬于“無根”的一代。文化上的“無根”必然導致思想上的“無?!?,對各種外來文化思潮兼收并蓄,極易受到侵蝕。其次,當代大學生群體中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家長視他們為掌上明珠,呵護有加,社會對他們另眼相看,謂之天之驕子,這些“自我一代”漠視傳統道德,追逐個人享樂和個性滿足,缺少政治、社會和道德責任感,對以自我為中心的外來文化津津樂道。第三,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是思想敏感、活躍的群體,由于長期以來高等教育普遍側重學科知識教育,忽視科學、系統、規范的人文教育,導致學生必備的人文素養、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出現缺失和弱化。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進程中,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培養大批實用性、應用性和技能性的應用型人才已成為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應用型高等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現象和教育類型異軍突起,井噴式涌現。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雖校情不盡相同,學校升格有先有后,但人才培養模式卻大同小異,以“管用、夠用、實用”為原則,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毋庸置疑,這種中國式的“新大學運動”為社會培養了難以數計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專業人才。然而,毋庸諱言,此種倚重職業性、操作性的專才教育,卻有悖于博雅通識的“大學之道”。人文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荒蕪乏力直接導致了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與迷惘,當代大學生傳統觀念逐漸淡漠,而新的價值觀念體系、倫理道德體系又未完全成熟,其思想意識處于一種矛盾和游離狀態,由此帶來的弊端和負面影響在大學生群體中是不少見的,也是令人憂慮的。

在當下不少大學校園里,“原本傳承已久、生生不息的博雅教育和通識教育等在不經意中一天天被沖淡、稀釋”[1],學生整體人文素質不高,人文精神缺失。不少學生知識面狹窄,缺少必備的人文學識,在民族歷史、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文明禮儀等方面的素養極為薄弱。有的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重功利輕理想,急功近利;或重個人輕集體,一味強調自我價值,行為失范,道德水平滑坡;有的學生心理素質不穩定,經不起挫折和磨練,言語容易偏激,情緒容易波動,行為容易失控,思想易走極端,在“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關系中陷于困惑迷失狀態。還有少數學生由于綜合素質低下,對人間亂象不能做出理性思考和正確辨識,在多元文化交織的今天極易受到社會錯誤思想及文化思潮的影響甚至毒害,等等。凡此種種,發人深思,令人擔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僅僅)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架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2]。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弱化和人文精神的失落,顯然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正如中科院院士楊叔子先生所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科學技術,一打就垮;沒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2 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于人有人文,有人類獨特的精神文化?!叭宋木窬褪侨祟愇幕幕揪?、基本理念、基本價值取向。對人自身來說,人文精神就是一種立場、一種態度、一種意識,更是一種價值訴求、一種終極關懷”[3]。人文精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但總體上體現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包括他人)”、“人與自身”這三個層面上。在人與自然層面上,關注自然,關愛生命,具有尊重自然的倫理態度,遵循自然規律的理性態度,保護自然的實踐態度。在人與社會(包括他人)層面上,懂得平等相處,尊重他人,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誠信、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高尚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在人與自身也就是個體層面上,懂得人的尊嚴,熱愛生活,珍視生命,有正確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標,能夠努力做到自尊、自愛、自立、自強。

伴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興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融儒、釋、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學為一體,內涵豐富,且互相滲透,相互吸收,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整體,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國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練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取向,人與人關系的定位取舍,人與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4]。中國傳統人文精神,貫穿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倫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價值,倡導剛健有為,重視群體和諧的理論和學說。其基本內涵至少可以概括為七個方面:第一、“以人為本”的仁愛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識與宇宙情懷;第四、“任重道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載物”的寬廣情懷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貴和”的和諧理念和處事原則。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時代意義,又具有普世情懷。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5]。五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蘊含著極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僅是我國歷史上形成的種種傳統美德的思想基礎,也是現代人文主義精神的重要思想淵源。在當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對于增加青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人文素養,打造堅實的人文根基,同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盁o論出于怎樣的教育理念,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類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文化資源并加以再生性創造的結果。正如當代中國社會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國傳統文化一樣,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也同樣不能拒斥中國傳統文化”[6]。

理性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僅能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蘊,而且能夠為當代社會尤其是青年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豐富的精神資源。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80年校慶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社會文化主要傳承者和建設者的青年大學生,無疑應該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積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這是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3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

“人文素質的養成,人文精神的培養,既有賴于學校教育,也有賴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職業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為提高人文素質、培養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體表現在四個層面:人文學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類意識教育和個人修養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家園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層面和核心內容。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合理內核和人文精華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輝,向世人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份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為當今我們開展的人文素質教育提供了寶貴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資源,對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并非單一的課堂教育,它包含著教書育人、環境育人、實踐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殊途同歸。但不可否認,在諸多渠道中,課堂教學依然發揮著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師履行傳道、授業、解惑職責的人生舞臺,也是學生求知進取、明辨是非、增長才智,乃至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理想平臺,處于人文素質教育的主導地位。

身為教師的我們如何利用課堂教學這一平臺和載體,有質、有量、有效地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腦、入心呢?筆者沉思揣摩,以為唯有“創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擁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實專業素質和學術修養的基礎上,努力優化教材建設,創新教學模式,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多姿多彩,既在教學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潛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設上做到篇幅適度,注重“守正”與“出新”。目前,國內出版了不少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覽之下,大多體例龐大,內容偏深,份量過重,專業性過強,與時代特點、社會現實和學生實際等聯系不多,可讀性不強,學生無欲瀏覽,甚至望而卻步。為此,筆者認為,作為高校學生的通識類教材編寫,應在篇幅、內容上予以斟酌,避免過全、過量、過深。在編寫體例上嘗試采取專題編著法,全書由中國傳統文化概述、中國傳統宗教哲學與現代人生、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與思想道德修養、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與審美情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與創新意識、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等專題合構而成。每一專題的內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層面是系統闡述和梳理專題文化基本知識,“出新”層面則是注重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貼近時代、社會及學生實際,著力培育青年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啟發指導意義。

其二、在教學模式上,改革教學課程“個人承包制”,實施“分片包干制”。眾所周知,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中教師教學課程的分配,一般根據教師所屬專業方向來確定,一人主帶一門或多門課程。學有專攻,這種教學課程“個人承包制”教學模式對于專業性課程的教學而言確有必要。然就中國傳統文化這門涉及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多學科的通識課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則因教師較為單一的知識結構與課程龐雜的知識體系之間的矛盾,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良莠不齊的“夾生飯”,有些教學內容甚至因教師相關知識的“貧瘠”顯得蒼白乏力。加上中國傳統文化類通識課程課時少,且大多為合班大課,不少學生對這種非專業課程又懷著漠視態度。教師若勉強上陣,并按傳統教學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課,其教學之艱難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也只能是一種奢望。筆者認為,要避免中國傳統文化課教學中的這一亂象,較為奏效的辦法是建立課程教學團隊,實施課程教學“分片包干制”。該課程教學團隊由若干位授課教師有機組成,教學團隊通過集體備課,結合教材編寫體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課時安排以及教師知識儲備及研究方向、學術積淀等諸多因素,將該課程分解為若干教學模塊,制定若干教學專題,因人分配教學任務,實施專題模塊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將使課堂教學由“機械”走向“機動”,在具體課堂教學中能使知識點相對集中,分析問題深刻透徹且成系統,會起到傳統教學組織形式不一樣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將改變過去通識課教學“大餐”中因學生吃“夾生飯”導致“厭食”的局面。

其三,在教學內容上少做“加法”,多做“減法”。在過去的中國傳統文化通識課教學中,之所以出現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現象,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師在教學內容上不加取舍,將浩如煙海的中華傳統文化,不分青紅皂白,混為一談,重點不清,脈絡不明,使得有限的教學時空被無限的文化史堆積擠占。而且有些教師在教學中不顧社會變遷,不聯系時代和學生實際,為講文化而講文化,帶著學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海洋里,始終不著邊際。這種對教學內容不斷做“加法”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在傳統文化教學中最容易產生,其結果是教師灌輸得越多,學生越難消化,學習“胃口”越來越差。因此,要解決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教學“消化不良”的良方,只能是在教學內容上努力做“減法”。記得當代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老師對中國傳統文化做“減法”有過很好的詮釋,他認為,為文化做“減法”、為文化思維“減肥”的目的,就是“讓文化真正有價值的部位凸顯出來,不要讓它成為熱鬧喧囂的文化鬧劇”,我們在講傳統文化的時候,不要過多地渲染“謀術文化、民粹文化、復古文化和地域文化”,應努力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創新文化和整體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華文化的復興”[7]。余秋雨老師的文化“減法”思維給我們解讀中國傳統文化以很好的啟示,也是指導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的方法論和實踐論。這種全新的思維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選擇傳統文化中“最有生命質感的文化”進行梳理、整合和演繹,如此方能推陳出新,讓學生喜聞樂見,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當代大學生是有朝氣、有活力、充滿智慧的年輕一代,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終究要落在他們肩上,責任重大。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正肩負著造就敢于擔當、能夠擔當的一代新人的時代重任,同樣任重道遠。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 “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時代命題既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長遠之計,也是歷代先賢共同遵循的高尚理念,深刻揭示了人才培養的本質內涵。因此,我們應善于從現代審視傳統,從傳統觀照現代,正確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實質和合理內核,取其精華,革故鼎新,在新的時代建構起既具現代意識又具中國特色的思想文化體系,以此來塑造年輕一代大學生的健康人格和崇高精神境界,使之成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生力軍和圓夢人。

[1]柳友榮,胡程.人文素養:應用型大學遠航的“壓艙石”[N].中國教育報,2014-04-07(10).

[2]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310.

[3]巨乃岐,巨亞智.論人文素質教育與人文精神培養[J].中天學刊,2007(6):134-138.

[4]劉琦.傳統文化與素質教育[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9):5-7.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6]蓋曉明.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人文教育[J].當代青年研究,2006(6):45-47.

[7]余秋雨.為中華文化做減法[N].人民日報,2010-12-23(12).

猜你喜歡
人文精神人文素質教育
大學素質教育的實施策略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誰來教“醫學人文”課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