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因論視角下漢語文化負載詞的異化翻譯

2014-04-03 04:52何美佳2
關鍵詞:源語譯作模因

王 健,何美佳2

(1.遼寧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2.山西大同大學外國語學院,山西大同037009)

進入21世紀,我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廣泛,而隨著西方的文學、藝術、影視作品的大量涌入,一些熱門的或優秀的外語語言元素也已慢慢滲透入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從而成為漢語詞匯的一部分。由此,我們外語工作者應該受到啟發和警示:在不斷引入優秀的西方文化的同時,我們的另外一個職責也包括把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譯介出國門,為提高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做出貢獻。在文化輸出的整個過程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無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一、文化負載詞與翻譯

廖七一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文化負載詞”是標志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和習語,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活動方式(廖七一,2002)。漢語文化負載詞既有華夏民族五千年歷史的文化積淀,也有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發展,我們民族在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創新。

在翻譯實踐中,文化負載詞由于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個性,可以看做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他們結合了詞語的概念意義和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以至于很難在譯入語中找到完全對等的表達,因此又被稱作“詞匯空缺”。同時,漢語文化負載詞又兼具語言凝練、結構簡潔、音韻和諧、意在言外和內涵豐富的特點,這些特點都增加了“文化”翻譯的難度。

二、模因論與異化翻譯

語言是整個文化信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具有文化基因的特性,因此它本身就是一種模因,也是模因的載體之一。模因可以靠語言傳播,當然也可以通過語言的轉換(也就是翻譯)來傳播。模因論使得我們可以從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翻譯活動:翻譯就是將模因從使用源語的人群或國家傳播到使用目的語的人群或國家,并且能順利地超越兩種語言文化之間的鴻溝的過程。據此,我們可以把譯者看做是特殊類型的模因宿主。譯者用目的語對源語模因進行重新編碼,創造出新的載體。再通過譯作使源語模因得到傳播。源語模因能否在陌生的異域文化中生存下去,關鍵在于譯者這一特殊宿主對源語解碼、受感染然后重新編碼而創作出的模因新載體——譯作能否為下一個宿主,即目的語的譯作讀者所接受而使模因得到繼續傳播。

譯者在進行翻譯的時候,往往會采取兩種看似對立的策略,即異化策略和歸化策略。所謂異化翻譯就是,譯者以原文和源語為歸宿,故意使譯文沖破目的語常規,盡量保留原汁原味的異國情調。而歸化翻譯則是,以目的語為歸宿,盡量減少譯文中的異國情調,目的是要為目的語讀者提供能夠做到自然流暢地理解的作品。Venuti曾經引用Schleier-macher的話這樣評價自己提出的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策略:歸化就是“盡量不干擾讀者,請作者向讀者靠近”;而異化恰恰相反是“譯者盡量不驚動原作者,讓讀者向他靠近”。(Venuti,1995)

從文化負載詞的文化特殊性出發,再結合當前文化交流融合的世界形勢,對于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采取異化策略有利于將漢語文化模因忠實地傳播出去,進而不斷增進國外讀者對漢語文化模因的解碼能力,更能突顯華夏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歷史的優越性。

三、模因論視角下的漢語文化負載詞的異化翻譯策略

(一)音譯策略 音譯就是在音位的層級上將源語詞匯轉化為發音近似的目的語。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語言含義豐富,一些漢語中所獨有的特色詞匯在英語或英語文化中找不到對應物的情況下,一些譯者會采取音譯的策略,創造一個詞匯進駐英語,這種用于譯音的詞匯在目的語中往往找不到對應意義而具有全新的意義,它在目的語中保留其語音和書寫形式而延續其在源語中的含義。由于音譯策略往往能夠很好地保留源語的文化精髓,而且隨著這些新創詞匯被大量地使用,它原本對譯作讀者來說陌生的意義也會漸漸被理解和接受,所以,在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中不失為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這樣的例子隨著中西跨文化交際的日盛而層出不窮,如:jiaozi(餃子),kungfu(功夫),mahjong(麻將),weiqi(圍棋),fengshui(風水),Fuwa(福娃)等。

(二)直譯策略 漢語文化負載詞,雖說文化內涵豐富甚至有時代表意義是獨一無二的,在目的語中很難對應表達,但是,各民族文化雖然存在著巨大的個性差異,民族文化的共性聯系在翻譯中也不容我們忽視。根據模因論,有些源語文化模因是可以在目的語中找到產生相似語用效果的文化模因的,這時,譯者采用直譯策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忠實地傳達源語的思想甚至情感,展現源語的表達方式和風格。如,“feather”可以在英語中產生和漢語中的“鴻毛”幾乎對等的語用效果,所以“輕如鴻毛”有此一譯——“as light as a feather”。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很多:to talk black as white(顛倒黑白),to fish a needle out of the sea(大海撈針)等。

(三)借譯策略 一些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負載詞在譯出國門的初期,由于文化缺省無法在目的語中找到語用等效的表達,又由于目的語讀者很難針對一些復雜的文化負載詞建立其相應的文化意象而不適合采用音譯策略的時候,借譯不失為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所謂借譯,就是對于那些在目的語中處于文化空白的概念或詞語,借用源語詞匯的意義進行逐詞翻譯,從而在目的語中創造出看似熟悉而意義全新的文化模因。如,超人(superman),黑色幽默(black humor)都是我們引入先進的外來語文化模因的結果。我們也可采用相同的策略將我們的特色文化、先進文化輸出到國外。又如,One-child policy(獨生子女政策),One country, two systems(一國兩制),Eight Honors and Eight Disgraces(八榮八恥),Three Represents(三個代表)也都是這種策略的有力佐證。

(四)譯述策略 在漢語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中,許多文化模因會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典故和文化背景,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貿然意譯或直譯,也許只會造成目的語讀者解碼的巨大障礙,可以適時地以敘述起到補充說明和闡釋的作用。如“三伏”是中國所獨有的節氣說法,只能在中國舊歷中尋得蹤跡。但是由于中國的農歷歷法在中國社會及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音譯成“san-fu”既可以保留獨有的中國文化氣息,又可使中國特色的五行術數文化得以傳播。但是如此簡單的意譯處理卻不能滿足目的語讀者對于了解中國氣象及歷法文化的深層次需要,所以在其后綴上“period of the lunar calendarthe hottest days of the year”,這樣的闡述顯然是一舉兩得。

(五)譯評策略 譯評策略與譯述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在適當的情況下對直譯或音譯的譯文內容佐以點評而不再是字面的解釋說明。這樣做的妙處在于不但可以如之前諸策略般輸出中國優秀、獨有的文化模因,還可使譯作讀者更直接清楚地理解源語的理念、情感,從而為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模因在異域的解碼和傳播輔以東風。對于“菜籃子工程”的翻譯 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a program aimed to improve the market of non-staple food,就相對普通的直譯增加了譯評的部分,這樣顯然使譯作讀者與中國的現實生活更貼近了一層?!癟hree cobblerswith theirwitscombined equal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保留了“臭皮匠”和“諸葛亮”這兩個文化意象,加以對“Zhuge Liang”的譯評 —— “the master mind”,既形象生動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再又如對“坐井觀天”的翻譯 ——“to see the sky from the bottom of swell- very narrow-minded”的譯評也起到了讓譯作讀者茅塞頓開的效果。

當然,譯述與譯評策略中也結合了歸化翻譯的元素,稱不上是百分之百的異化翻譯策略,但是其中突顯原汁原味華夏文化的異化翻譯部分確實是整個翻譯的特色和亮點所在。

對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進行異化處理正是符合了文化基因——模因的傳播規律,對源語模因進行了“忠實地復制”而不是毫無文化特色的生搬硬套。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漢語文化負載詞英譯的成功例子都采用了異化策略,這樣既可以做到對“內”以中國文化為歸宿,保留和彰顯了譯語的“中國味”,又可以做到對“外”增加了譯作的異域情調。從整體的世界文化交流來看,也維護了其多元化的格局,提升中國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只有積極地從模因傳播的視角貫徹異化策略,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國文化模因在異域的傳播和復制?,F在,一些獨具中國特色的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表達已被接受,并且收入了英美詞典,進而也形成了一種雖稱不上是主流的但是影響深刻的現象——中國式英語,這也是漢語文化負載詞經異化翻譯成功進行模因傳播的有力證據。

四、結語

從模因論的視角分析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為我們衡量文化負載詞的翻譯質量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視角和衡量標準,也豐富了模因論在語言文化方面的研究。針對漢語文化負載詞主要采用異化策略實施英譯,順應了漢語文化全球化的時代要求,也有利于悠久的漢語文化模因深入異域,走向世界。

[1]Heylighten F.What Makes a Memes Successful[M].Proceedings of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1998.

[2]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3]包惠南,包 昂.中國文化與漢英翻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5]何自然.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06):54-64.

[7]王 斌.密母與翻譯[J].外語研究,2004(03):49.

[8]尹丕安.模因論與翻譯的歸化和異化[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03):39-42.

[9]張 瑩.從密母的角度談異化翻譯的趨勢[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6):109-113.

[10]趙 莉.從英漢諺語的文化特點看其翻譯策略[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72-74.

猜你喜歡
源語譯作模因
what用法大搜索
關于譯介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創新問題的思考
模因視角下的2017年網絡流行語
釋義理論指導下的口譯教學新模式探究
關于卡特福德翻譯理論的思考
英語翻譯中悖論的發現與理解
源語概念對英語專業學生隱喻詞匯習得的影響研究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論文寫作探析
基于模因論的英語聽說教學實驗研究
從強勢模因和弱勢模因角度看翻譯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