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工職業培訓動機探析

2014-04-17 11:18
繼續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關鍵詞:職業培訓動機農民工

蔡 婧

(南通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7)

農民工職業培訓是提高農民工素質的主要途徑,也是維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投入力度,但其實際成效尚有許多難盡人意之處。究其根本,除了現行管理體制局限性等因素的影響,培訓動機也是影響農民工職業培訓實效的重要因素。從“局內人”、學習者的角度對農民工群體參加職業培訓的動機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激發農民工職業培訓動機的策略與建議,有助于提升農民工職業培訓的質量,提高農民工的職業素質,促進社會的穩定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農民工的職業培訓動機分析

(一)為獲取從業資格

隨著國家就業準入制度的逐漸建立,行業對從業者的職業資格要求越來越高。某些職業規定從業人員必須符合一定條件或者持有相關技能證書才能上崗,某些企業更是直接把參加培訓、獲得證書等與員工的待遇相掛鉤。就業準入制度在某種程度上維持著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的學習動機,即通過培訓獲取從業資格,從而能尋求一份謀生的工作或者更為體面的工作來改善原有的生活。

(二)為適應崗位發展

農民工參加培訓的另一個主要動機是完善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增強自身人力資本,從而能不斷適應崗位發展的需要。他們原有的知識能力結構與其崗位發展的沖突一方面表現為原有的知識或技能基礎薄弱,無法滿足用人單位最基本的招聘需要;另一方面表現為缺少與崗位有關的知識或者技能,或者雖然有一點技能,但不系統,無法勝任新的崗位。

(三)為提升生活品質

全國總工會《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報告》顯示,同老一輩農民工有所不同的是,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就業動機正逐漸從“改善生活”向“體驗生活、追求夢想”轉變[1]。因此對于部分農民工來說,他們更注重融入城市生活,也注重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他們希望通過學習與培訓,能學會城市文明生活的方式,拓展個人興趣,豐富閑暇生活,如使用新興電子產品、使用網絡獲取資訊、欣賞高品位的書籍和電影等,從而不斷提升生活品質。

(四)為融入城市文明

由于受自身文化素養和生活方式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農民工很難融入城市社會,與城市居民之間容易形成同在一片藍天下,但又相互隔膜的兩個群體。但是農民工群體渴求城市文明,“旭日陽剛”吟唱的一曲《春天里》就彰顯了這一群體對于青春夢想和文化精神的執著追求。為了盡快融入務工城市,很多農民希望通過職業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在生活方式、法紀觀念、文明禮儀等方面完成鄉村文明到城市文明的轉變。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的動機以外部動機為主,獲取從業資格、適應崗位發展、提升生活品質等是農民工參加培訓的最重要動力,這些動機均來自于外部的現實需求,農民工參與培訓的內部動機并不顯著。

二、影響農民工職業培訓動機的因素分析

盡管同老一輩農民工相比,現階段農民工的職業培訓動機正愈發變得強烈,這得到了部分學者的研究證實。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正在改變“低頭拉車”的狀態,開始有意識地借助學習與培訓“抬頭看路”。但是綜觀現階段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整體動機,還存在著不容樂觀的地方,其影響因素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訓本身的因素

1.培訓內容。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是影響農民工培訓動機的因素之一?,F有的農民工職業教育培訓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理論與實際脫節、實踐環節內容偏少等問題,一些職業培訓項目不能及時反映職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其培訓內容與生產環節相脫節,尤其是無法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需要,忽視了他們的職業發展需求,導致其參加職業培訓的積極性減弱。

2.培訓方法。農民工大多在生產一線,面對不同職業環境的變化,他們希望學有所用,能解決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而目前的職業培訓在培訓方法上缺乏針對性和適應性,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學員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略顯不足。這與農民工樂于接受的培訓方法存在較大差距,更加不適合年輕一代農民工的學習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參加培訓的動機。

3.培訓費用。農民工一方面希望通過參加職業培訓改變生活的現狀,但過高的培訓費用又讓他們望而卻步,甚至有些人認為:“培訓既耗時又花錢,還不如趕緊找點活干,掙點錢算了?!痹谂嘤栙M用投入不能立即回報的情況下,培訓費用便成為影響他們培訓動機的重要因素。

4.培訓效果。農民工群體渴望能通過職業培訓學到一些技能從而找到合適和滿意的工作,因而培訓效果是他們較為關心的問題,即通過接受職業培訓是否能學到實用的技能、所學的技能能否有助于他們順利求職。袁小平等人的研究顯示,由于目前職業培訓的現實條件與收入效果均達不到農民工的預期,導致他們對培訓多持消極態度,效果不佳[2]。因此,培訓效果成為農民工是否想參加職業培訓、能否堅持參加培訓的直接推動力。

此外,缺乏靈活性的職業培訓管理體制、培訓進行的時間和地點是否符合農民工的實際情況等也是影響農民工職業培訓動機的因素。

(二)用人單位的因素

1.崗位需求。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是引導農民工積極參與培訓的因素之一。農民工懷抱強烈的求職愿望,他們希望通過培訓提升自身的社會競爭力,加大成功求職的幾率,因此相對來講,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量越大,越能調動農民工的參與職業培訓的積極性。

2.薪酬政策。一般情況下,企業在其薪酬制度的管理中會把員工的技能水平與他們的工資待遇相掛鉤,正是由于個人技能與自身經濟利益的緊密關系,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開始意識到突出技能水平的重要性,這也是促使他們參加職業培訓的一個影響因素。

此外,用人單位對農民工培訓的支持力度、經費補貼情況等也是影響農民工積極參與培訓的因素之一。

(三)社會因素

1.對從業人員職業資格的把關。自1993年以來,黨和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有關就業準入制度的政策和行政法規,至今為止,國家公布的職業標準已經覆蓋二百余個職業。在農民工就業比較密集的家政服務、餐飲、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業都在就業準入范圍之內,相關行業的職業標準對從業人員的基本技能和技術操作要求越來越嚴格,這就成為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的又一推動力,即希望通過培訓能順利通過資格考試,從而獲取職業資格證書。

2.相關政策的落實與社會輿論的營造。政府在推動農民工培訓工作的過程中,配套的扶持政策是重要的推動力量。地方主管部門對國家政策是否落實以及落實的力度切實關系到農民工在培訓中的切身利益保障,會對他們的培訓動機產生影響。此外,社會輿論對農民工培訓的思想認識也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偏頗,社會各界普遍存在著重普教、輕職教的思想,尚未把農民工職業培訓工作提升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就導致政府、企業、培訓機構在培訓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欠缺,此種輿論環境亦會動搖農民工參與職業培訓的積極性。

三、農民工職業培訓動機的激發策略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的需要分為五種,其層次由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當人的低層次需要被滿足之后,才會轉而尋求實現更高層次的需要。農民工從鄉村來到陌生的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找到工作,盡快在城市安身立命,而且在現階段城鄉尚處于分立的二元社會結構下,農民工除了最基本的工資之外,其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還未得到完全實現,他們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在此情況之下,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的動機基本還是以滿足較低層次的生存和適應環境的需要為主,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對于他們來講尚屬奢侈品。因此,筆者認為,現階段激發農民工的職業培訓動機主要可以從外部動機入手,采取以下策略:

(一)基于需求驅動開發培訓項目

傳統的以技能式培訓為主的培訓理念注重培訓服務于就業,服務于工作,但顯然不能滿足農民工群體的職業期望與需求,也就無法調動他們的培訓積極性。對于主管部門來說,農民工職業培訓項目的開發一方面應基于廣泛的一線需求調查,深入聆聽農民工對于培訓內容、培訓方式等方面的期待和要求;另一方面應基于用人單位的需求,以崗位適應為導向,清晰界定農民工知識技能、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的現實狀況與崗位勝任之間的差距。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在培訓內容上,基于農民工和用人單位需求調研的基礎之上,要針對他們對于培訓內容的不同需要,開發“菜單式”培訓項目,改變以往的“供應式”培訓項目?!安藛问健迸嘤柊凑铡稗r民點題,政府組織,專家授課,跟蹤服務”的模式進行操作,培訓內容完全由農民工“點菜”,因人制宜,可以大大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在培訓方式上,要適應農民工的特點,充分考慮他們的職業需求,除了傳統的講授法,其培訓方法還可以采用送教上門、網絡教學等靈活多樣、農民工易于接受的方法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就業培訓時,應充分考慮農民工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質、文化程度、年齡層次、就業心理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分類引導。

3.在培訓的管理上,鑒于農民工培訓所具有的短期性、多次性、社會性等顯著特點,一方面可以推行靈活的培訓制度,根據農民工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培訓的時間、地點及內容,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建立跨行業、跨專業、跨學校的學分互通互認制度[3],此舉有助于農民工繼續教育和培訓的持續性,可以極大地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從而增強農民工職業培訓的實效性。

(二)多渠道宣講培訓政策,營造積極的社會輿論環境

農民工培訓是一項惠民工程,近年來,各級政府出臺了很多為農民工提供職業培訓的積極政策,如“陽光工程”等,但目前仍然有很多農民工并不真正了解職業培訓到底是什么,不少人甚至“沒有聽說過”??梢娬谵r民工培訓政策和信息的傳播上存在著缺位現象。由于政策宣傳力度不夠,政府與農民工之間溝通渠道不暢通,導致很多信息沒有第一時間到位,未能在社會上形成一個良好的培訓氛圍,得不到農民工、社會各界的認同和大力支持。相關部門可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座談會等多種渠道向農民工和用人單位宣講農民工培訓的優惠政策,尤其是要通過積極優惠政策的宣講,讓企業關注、重視、支持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通過相關媒介正面的積極宣傳,營造有利于農民工培訓的社會輿論環境,從而保證農民工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樹立農民工的先進典型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提出的期望理論認為,決定人們行為動機和激勵力量的是期望值和效價兩個因素。農民工培訓動機的高低,也是由對培訓的期望值和效價決定的。相關部門可以樹立職業培訓后發家致富的典型或者成為行業崗位能手的農民工典型,一方面引導農民工認識到在自身的主觀努力之下,通過參加職業培訓是可以學有所成的,同樣也能夠做出和他人一樣的優秀業績,從而增強他們的培訓期望值;另一方面,他人的成功經驗可以讓農民工深刻認識到參與培訓對于增強職業技能水平、提升生活品質以及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使其產生較高的培訓效價,繼而激發其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四)建全農民工職業培訓的社會保障體系

為改善農民工職業培訓動機,提升職業培訓效果,必須建立和健全相關的社會支持和保障體系。除了解決好培訓經費問題,還需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來確保農民工培訓無后顧之憂,以積極的熱情、滿腔的動力投入職業培訓。首先,要建立由地方政府牽頭,農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技、教育等多部門聯合參與的農民工職業培訓保障和評價制度,確保農民工培訓工作有序進行;其次,要加強與農民工的聯系,了解他們的就業需求,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發布培訓信息,減少農民工在求職中的盲目性;最后,要加強培訓機構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妥善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崗位,讓農民工深切感受到職業培訓立竿見影的效果,從而提高其參加培訓的學習動機。

在面向農民工職業培訓項目設計和管理的過程中,要深入研究農民工的培訓動機,分析農民工參與培訓的需求,通過多種方式激發農民工參與培訓的學習動機,是提高農民工職業培訓效果的必由之路。

[1]全總: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就業動機轉為“追求夢想”[EB/OL].http://acftu.people.com.cn/GB/67561/11925174.html.2010-06-21/2013-10-07.

[2]袁小平,徐 欣.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2(7):24-25.

[3]邵艾群.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2(3):80-82.

猜你喜歡
職業培訓動機農民工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對動機調控策略及動機行為的影響研究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九成白領認為職業培訓重要
請參加天津萬里路職業培訓學校的培訓!
河南:推動職業培訓步入法治軌道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動機不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