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員怎樣指導教師開展教育科研

2014-04-17 16:25張廷均
教育科學論壇 2014年3期
關鍵詞:指導者教研員輔導

●張廷均

隨著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深入開展和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縣級教研室的職能和教研員的角色正在發生轉變。筆者結合本人從事教育科研10 余年的課題研究和指導經歷,談談作為教研員怎樣指導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的問題。

一、教研員指導教師課題研究的方式

(一)榜樣示范

榜樣示范,是指教研員運用教育科研的先進典型,感染、同化和激勵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1.指導者現身說法

指導者以自身的一兩項成果為例, 闡述自己的研究選題、過程、成果、感悟,與教師分享,以自己對教育的追求,開闊的視野,較豐厚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研究能力,給教師以示范。

2.樹立科研先進典型

尋找教師身邊的典型,介紹他們的研究故事,展示其研究的過程性材料,如研究手記、場景圖片等,介紹其研究成果,包括所解決的問題,所運用的先進教育理念,采取的科學方法,研究的思路、策略、師生的變化等,與教師共同分享。這些來自教師身邊的鮮活素材,定會對教師參與研究產生價值導向、情感激勵和行為暗示,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研究的強烈愿望與行為。

(二)學術講座

教育學術講座, 是推進學術普及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是教研員進行專業指導的一種常用方式。它的最大優勢就是效率高。 通過教研員講,眾人聽的方式,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聚集、傳遞大量信息,幫助教師拓寬視野,了解教育改革動態,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而且可以針對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提出解決策略。同時,教育類講座本身就是一種教學方式的示范,它的設計、表達以及呈現方式會對聽講對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好的講座本身就是一種教學示范。

(三)現場對話

現場對話,是指在特定場景下指導者與被指導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以幫助教師解決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難。這是一種雙主體活動方式,是一個信息和情感雙向傳遞與共振的過程。 它的最大優勢在于能調動雙方積極性,形成相互學習的氛圍;交流便捷,反饋及時;雙向互動,達到雙贏。 它尤適合于專題研討,如課題論證、成果點評、案例研討等活動。

有效的對話不僅需要彼此配合默契, 還需要雙方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作為教研員,在現場對話中,不僅是單向的宣講者,而且還是傾聽者、合作者,要善于運用調控藝術,使對話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使教師能對自己所遇情景、所做事情以及本真的想法暢所欲言。 指導者要善于傾聽,進行點評,并提出改進意見。 要做到態度誠懇,分析中肯,不要過分挑剔,隨意否定,以免傷害教師的自尊心。 指導者與教師互動,是理論與實踐的對接,是指導者與被指導者的深度對話,是一種思想的碰撞,擦出的“火花”是眾人智慧的結晶;要做好現場記錄和事后的整理、綜述,并積累歸檔。這些都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寶貴資源。

(四)跟蹤輔導

跟蹤輔導,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指導者對特定的個體或群體研究實行全程跟進, 及時提供理念支撐和技術支持,從而扶持教師“做中學”的專業引領方式。 其最大特點是指導個別化,尊重輔導對象的差異,因材施教,但受益面相對較窄。對部分重點課題或是重點培養骨干教師研究的指導,往往采取這種方式。 這實際上是教師研究的一種導師制。

跟蹤輔導方法有以下兩點

1.教研員與輔導對象保持經常聯系,主要通過信函、電話、電子郵件、博客和微博等方式進行

教師帶著研究實踐中的困惑 (如理念模糊等),困難(如資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梳理、歸納、表達等)。 隨時與教研員聯系以獲得支持。 教研員也應經常主動了解教師在研究中的困惑,及時排憂解難。這種方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跨區域、多維度開展,應經常使用。

2.教研員到輔導對象的單位進行實地考察,面對面交流

這樣,教師可以近距離討教指導者,如借助教研員智慧,更好地把握現有條件,尋找合適的研究方式等;教研員也從中清晰地了解到教師反思性實踐研究的狀況,以便給予及時指導,但受制于時間和空間條件,機會相對較少。

為了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要注意: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案,明確輔導的目的、任務、對象、方法和過程,以便統籌安排跟蹤輔導,使之有條不紊進行;要尊重指導對象,提高針對性,給予發展性評價,促進教師對研究過程的反思和重建,提升研究品質;要對輔導對象的情況和輔導過程及時做好記錄,注重效果反饋,經驗總結,汲取教訓,不斷改進輔導策略,提高輔導質量;要整合專家資源,綜合利用,并建立和形成跟蹤輔導的長效機制。

(五)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是指教研員以一個研究者、合作者、支持者的伙伴身份參與到課題研究中去,與其他參與者一道共同學習,共同活動,共同研究,共同成長的專業引領方式。 它最大優勢是教研員與教師互相取長補短,彌合各自不足,通過零距離接觸,共同研討,相互啟迪,使理論與實踐深層次結合,可有效地提高研究成果的質量與研究者的水平。 合作共同體是一種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研究組織形式,是中小學培育教師研究精品成果和培養教師科研骨干的有效辦法。

合作研究的方式有二:一是教師參與教研員主持的課題(如承擔子課題任務)。 教師可從教研員的研究設計與操作過程中吸取經驗,提升研究水平。在合作研究中,教師不是配角,而是一個獨立的研究者,應有自己獨立的研究過程,新的認識和感悟。 二是教師研究項目吸收教研員參與。 這是一個以教師研究為主體,教研員參與研討,平等對話,共同經歷研究過程的組織方式。 這種方式往往通過搭建研討平臺,定期與不定期開展探究活動,尋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問題解決的方法,然后實施各項研究,共同提煉研究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教研員是依靠而不是依賴,教研員給教師以充分的尊重和認同,相信其獨特的視角和研究能力。

建立合作研究的共同體,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以研究主題為紐帶,選擇有需求、有特長、能切實擔當研究任務的教師(或教研員)參與進來。 二是實行統分結合的研究方式, 即在共同綱領下保持各自研究工作的相對獨立。 三是教研員在堅持教師為研究主體的前提下發揮主導作用。 從教師研究的實際出發,幫助解決研究中的困惑和疑難,尊重教師個體差異,實行分類指導,堅持以點撥為主,啟發思路,幫助開發資源,共同提煉成果等,而不是越俎代庖。 努力調動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 合作研究中教研員應始終關注“研究型”教師的培養,并非單純的學術性指導,要在“成事中成人”。

二、教研員在指導教師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應對

(一)跨學科知識問題

中小學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領域很廣,這就遇到了跨學科指導的難題??蒲兄笇д吲c其他教師一樣都有自己的學科背景,同時在指導上往往又受制于這些知識。 這該怎么辦? 筆者以指導“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為例,談談科研指導者如何解決跨學科知識問題的。

1.要開展自我培訓

就是要領先一步學習相關知識。 筆者首先學習了有關兒童發展政策文件,如《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及有關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各種文件政策,了解留守兒童的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政策。 然后再學習有關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著,如《21 世紀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的經典案例評析》等,了解有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再指導教師如何去學習有關理論,搜集和整理有關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論著, 借鑒別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文獻研究和實踐研究。從而避免學科知識指導上的盲區。

2.要主動出擊,聘請專家指導團(顧問團)進行專業引領。 這可以彌補自身專業不足的問題。

3.要“做中學,學中做”

要學的跨學科知識很多, 但時間和經歷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指導過程中先學習與課題研究需要緊密相關的知識,從而達到最經濟的學習方法。如果遇到自己無法指導的學科專業問題時,可及時向該學科的教研員同事求助,也可以利用開放的現代網絡收集相關經驗,借鑒他人做法,避免自己盲目的摸索。

(二)分層指導的藝術問題

1.指導對象的方法問題

科研指導涉及的指導對象主要有三類:一是擔當課題組組長的校長;二是擔當子課題組組長的教研組長;三是參與研究的學科教師。 針對不同的對象,指導方法要有所不同,因此,分層指導是有效的方法。 為此,要進行調研,了解不同指導對象在研究中的劣勢和優勢,特別是要明確他們的職責,藝術地有區別地指導,使他們各司其職,各有所獲。 如對校長的指導重點在如何有效地進行課題管理,如何制定課題實施計劃,建立激勵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課題管理制度,安排好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適當投入;在指導教研組組長時,關注子課題組的學科研究職能,發揮教研組校本研修的功能,通過網絡教研,現場教研等形式,提升本學科組教師的研究能力;在指導教師開展課堂研究時,主要引導學科教師根據課題要求和本學科特點,能創造性地應用先進的理論,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積累和提煉研究成果。

2.集體指導與個別指導的藝術問題

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就課題研究面臨的共性問題進行集體指導,也可以根據個別教師的特殊問題,進行個別針對性的指導。而要取得指導的有效性,需要教研員全面真實地了解每個研究者面臨的實際困難,這就需要深入現場聽課觀察,與被指導者進行交流來獲取他們的真實情況,從而達到指導的有效性。

(三)變通能力的問題

課題研究是變化莫測的,例如:課題題目太大,在實際研究中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怎么辦?課題研究的進度太慢,難以在預期內完成研究怎么辦?課題研究采取原有的路徑與方法走不通怎么辦? ……面對這些問題,教研員不能用已有的固定思維去應對,而是需要有變通的能力,那么,變通能力如何培育呢?

1.在反思中培育逆向思維

中小學教師在課題實施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失敗的教育教學案例時,作為教研員要進行自我反思,要反省自己在哪個研究環節出了問題,要對研究者的自身素養問題,研究方法問題等進行反思,要從失敗的案例中分析原因,避免僵化的研究思維。

2.在頭腦風暴中培育發散思維

在教研員面對棘手問題的而自身一時還無法解決時,就要依靠教研員和群眾的力量,采取頭腦風暴的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路徑與方法。

3.在新型民主中培育求異思維

智慧和經驗來源于群眾,教研員的最好老師往往是指導的對象,而科研經驗和方法有時是來自于一些參與課題研究的優秀教師。因此,教研員在提升自我專業發展時可以利用群眾的教育智慧,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四)人格素養問題

作為縣級教研員能否有效地指導中小學教師開展課題研究,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格素養, 而人格素養中比較重要的是民主平等的態度,示范型的研究能力和奉獻精神三個方面。

1.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教師

現在有一些教研員,自封權威,高高在上,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使被指導者對教研員產生了對立情緒,從而影響了指導效果。 因此,教研員一定要放下架子,要反對“學霸”行為,要與被指導者平等相處,從而激發被指導者的研究積極性。

2.要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要有效指導他人,自己應該有深厚的研究功底,否則很難服人。 這就需要不斷挑戰自我, 苦練基本功,要勇于承擔各級的科研課題,并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要不斷有像樣的專著、論文出版和發表。

3.要無私奉獻,提升自我的人格素養

教研員要有效指導中小學教師開展課題研究,除了要有好的研究專業功底外,還需要有不計個人利益的奉獻精神。 對于教研員而言,只有不計報酬,無私奉獻, 全身心地投入到對中小學教師的科研指導中,才能感染、帶動教師,激發其參與教育科研的熱情,產生最佳的指導效果。

猜你喜歡
指導者教研員輔導
表達感謝的方式與時機對高職學生朋輩群體指導互助效果的影響研究①
——基于目標理論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善傾聽會提問
從一名教研員的視角看德國音樂教育(下)
從一名教研員的視角看德國音樂教育(上)
善傾聽 會提問
為教研員“下水”擊掌叫好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學習輔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