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理論研究綜述

2014-05-24 05:27高寧
黨政研究 2014年3期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高寧

〔摘要〕文化生產方式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圍繞文化生產方式的提出、內涵、結構、類型等相關理論問題進行了討論和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相關問題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學術界在深化理論認識、探索總結文化建設規律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關鍵詞〕文化生產方式;文化生產力;文化生產關系;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8048-(2014)01-0082-06

當今時代,文化與經濟、文化與科技相互交融的趨勢日益凸顯,全球化背景下各國文化間的交流與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在實現國家現代化和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作用越來越突出,在這一背景下,文化研究成為近些年來我國學術界十分關注的熱點領域。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圍繞文化生產方式相關理論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現就相關研究情況作一綜述。

一、關于文化生產方式概念的提出

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提出并運用了“精神的生產”、“精神生產”、“精神生產的方式”等概念,這成為學者們研究文化生產方式理論直接的理論依據。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將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作為“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實際已經提出了宗教、法、道德、科學、藝術作為精神生產方式的問題。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將精神生產作為人類歷史活動的三種生產之一,與物質生產和人自身的生產相并列。而在唯物史觀的經典表述19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對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間關系的認識已達到新的理論階段,提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馬克思出于對唯心主義“文化史觀”的警惕和闡述捍衛唯物史觀的需要,在“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的生產”這三種生產形式中主要集中研究了物質生產的過程。晚年馬克思受摩爾根等人的影響在研究原始社會時對人的生產也進行了初步探討,恩格斯在《論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也對人的生產問題進行了初步分析,卻并未對精神生產展開深入研究和詳細論述。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經常將“物質生產力”與“生產力”、“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與“生產方式”等概念(見《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對唯物史觀的表述)交替使用,借以來分析物質生產過程和闡述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由于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主要研究物質生產的相關問題,因此這種概念上的替換使用不會給讀者造成理解上的混亂。但這也客觀上造成了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長期有人將經典作家特殊語境下的概念使用方式理解為一般的使用樣式,由此得出“生產力”、“生產方式”等概念只針對物質生產而言這一結論,強調“生產力”就是物質生產力、“生產方式”就是物質生產方式。隨著社會與科技的發展變遷,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馬克思恩格斯受當時社會文化水平所限并未深入研究的文化生產在當代經濟社會中的地位作用越來越凸顯,“文化生產力”概念被學術界提出、接納并逐步形成共識,從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開始在黨的正式文獻中使用?!拔幕a力”理論的探討進一步拓展了我們對生產力問題的研究視野,賦予了馬克思生產力理論新的內涵與時代特征。隨著文化實踐的發展和理論研究的逐步深入,學界發現僅用“文化生產力”概念亦不足以衡量文化以及文化生產的整體發展水平,更無法全面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相對于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因此,一些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文化生產關系”、“精神生產方式”等理論來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理論。

就國外而言,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從馬克思精神生產、藝術生產的理論出發,不斷深化對藝術、文學的研究,取得了許多新的成果?!氨狙琶鲝乃囆g的生產力和藝術生產關系的矛盾入手,開創了藝術生產理論的先河;伊格爾頓提出了文學生產方式理論,認為文學藝術是意識形態的再生產;馬歇雷認為文學和意識形態的縫隙透視出文學的意蘊?!?sup>〔1〕

就國內而言,有學者探討了提出精神生產方式概念的意義和作用:其一,在分析一種社會形態時,既要分析其經濟形態即物質生產方式,也要分析人文形態即精神生產方式,通過兩者的互補、相融關系,可以全面地理解統一的、完整的社會形態;其二,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使人們在物質生產方式與精神生產方式以及在由它們的統一而構成的社會形態中,堅決貫徹辯證唯物主義的本體論原則,從而拋棄機械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經濟決定論”。該學者還提出,運用這一概念可以解釋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民族為何會在社會形態上顯出不同的結構性特征、甚至走向不同的發展路徑,這些都可以從精神生產方式的差異上找到答案。〔2〕與這一觀點相類似,有學者提出,廣義的生產方式包括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和精神資料的生產方式,而精神資料的生產方式這一概念的使用,可以解釋說明人類精神文明的創造、積累和發展過程,通過其與物質資料生產方式關系的分析能夠更好地闡釋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進程。〔3〕

二、關于生產方式與文化生產方式的涵義

1.關于生產方式的涵義

生產方式是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一段時間內學術界對其內涵作用曾保持普遍共識。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學術界特別是經濟學界對如何理解生產方式這一概念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在一定范圍內引起了學術爭鳴。

第一,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統一論。早在1938年斯大林在寫《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就提出:“生產、生產方式既包括社會生產力,也包括人們的生產關系,而體現著兩者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的統一?!?sup>〔4〕其后,我國的理論界吸收借鑒了這一論述,并對此進行了分析評述。趙家祥等主編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對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有關生產方式的論述進行了歸納,總結出五種情況,并與斯大林的定義進行分析比較,贊同斯大林對生產方式概念的論述。〔5〕肖前主編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也明確指出,生產方式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體。生產方式既是社會和自然界對立統一的基礎,也是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力量。 〔6〕

第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中介論。部分學者認為,生產方式作為一個獨立的范疇,并不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而是介于兩者之間并且把兩者聯系起來的中介范疇。當前,這一論斷在國內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得到了許多學者的認同,并以此為基礎展開了討論,形成的主要觀點包括: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方式說,即生產方式是指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結合以生產人們所需要的物質資料的特殊方式;〔7〕勞動生產條件說,即生產方式指勞動的生產條件,包括勞動過程的技術條件和社會條件,或勞動的技術過程和社會組織;〔8〕生產技術方式說,認為生產方式的精確含義即生產的技術方式或具體的勞動方式;〔9〕多重含義說,認為生產方式有多重具體含義,包括勞動方式、生產形式和生產的社會形式。〔10〕

2.關于文化生產方式的涵義

與生產方式概念的理解相對應,當前學術界在使用文化生產方式(又稱精神生產方式)概念時,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種理解可表述為文化“生產方式”,與物質生產方式概念相對應,屬于廣義層面的使用;第二種理解可表述為文化生產“方式”,與文化傳播方式等概念相對應,屬于狹義層面的使用。

第一,廣義的文化生產方式

許多學者認為,文化生產方式是文化生產力與文化生產關系的有機統一,前者反映的是文化生產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后者反映的是生產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學者提出,文化生產矛盾運動過程涉及文化的生產機制、生產內容和服務對象三個基本要素,分別回答“如何生產文化”、“生產什么文化”、“為誰生產文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總和就是文化生產方式。其中,“怎樣生產”的問題更帶有根本的性質。人類進行文化生產時既需要處理“文化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又需要處理“文化人”與“文化人”之間的關系。〔11〕也有學者認為文化生產方式就是文化發展中的多種因素的相互關系及其矛盾運動,即文化生產-接受模式。〔12〕

第二,狹義的文化生產方式

還有一些學者盡管并未對“文化生產方式”概念進行明確的定義,但從其使用這一概念的語境來分析,他們主要是從狹義意義上來理解“文化生產方式”概念,將其作為文化生產的方法或途徑。例如,黨的文獻中提出的“運用高新技術創新文化生產方式”、“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創新文化生產和傳播方式”〔13〕,就是從這一意義上來使用的。有的學者實際上將文化生產方式理解為文化生產技術方式,從科學技術對文化生產方式影響這一角度出發,突出強調科技進步給文化生產的對象、工具和過程所帶來的變革,認為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得文化生產方式逐步實現了從文化手工業到現代文化大工業的深刻變革。〔14〕也有的學者將文化生產方式作為一種管理模式,認為現代覺醒實現了從傳統技術為主的物質生產方式向人文價值為主導的文化生產方式的轉變。從運作特點來看,文化生產方式是以價值為主導的社會管理。〔15〕

三、關于文化生產方式的歷史演進形式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文化生產方式是不斷發展演變的。處于人類某一發展階段的文化生產方式受當時物質生產方式和科技發展水平的制約,并隨其發展而或快或慢地發生變化。學者們依據不同的標準對文化生產方式的歷史演進形式進行了劃分:

以社會物質基礎為依據。有學者提出,有文字記載以來的人類歷史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與此相對應人類文化也經歷了三個階段:從約5000年前到公元1500年左右為農業社會以及農業文化階段;從公元1500年到1950左右為工業社會以及工業文化階段;從公元1950左右至今為(第三次浪潮)信息社會以及信息文化階段。該學者認為,文化在人類歷史中由低級到高級不斷演進,而這一演進的基礎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16〕

以人類社會發展形態為標準。有學者依據人類社會制度與社會形態的不同,將現代文化生產方式分為資本主義文化生產方式和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11〕其實,馬克思在1861年至1863年的《剩余價值理論》中就提出了“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精神生產,就和與中世紀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精神生產不同”的判斷。黃力之先生認為,“這里,馬克思提出的‘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精神生產也可以視為‘資本主義文化(生產)”。按照這一劃分標準與邏輯,人類文化生產方式的演進則可以劃分為原始社會文化生產方式、奴隸社會文化生產方式、封建社會文化生產方式、資本主義文化生產方式和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17〕

以物質生產媒介為劃分標準。有學者對人類文化發展歷史進行了梳理概括,以技術媒介為參考標準劃將其分為四個階段:與遠古時代的身體媒介相對應的部落化生產方式、與農業時代手工工具相對應的個體化生產方式、與工業時代機械印刷相對應的集體化生產方式、與信息時代數字媒介相對應的多元化生產方式。〔18〕

以科學技術革命為標志。有學者提出,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進步給人類文化生產方式帶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活字印刷技術的發明,使圖書生產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第二次是19世紀電子技術的發明,使視聽產品生產方式發生革命性變革,出現了音樂、電影、無線電廣播、電視等視聽產業。第三次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至今仍方興未艾的信息技術(包括網絡技術、通信技術、數字技術),它促使文化生產方式發生了新的深刻變化:文化傳播方式極大豐富、產業融合趨勢明顯、文化生產與消費的界限日趨模糊。〔19〕

以文化生產與接受的關系為依據。有學者認為,人類文化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原始社會的生產和接受混為一體的混合文化;腦力與體力勞動分開后文化生產和接受明確界分的貴族化文化,包括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早期資本主義社會階段;而當代新的文化生產方式是大眾文化生產方式。大眾文化生產方式打破了以往的單向性的從文化精英到文化受眾的文化生產-接受模式,社會大眾不僅能夠自主選擇和接受文化,而且直接參與文化創造活動。〔12〕

從學者們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文化生產方式的歷史演進過程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文化生產方式內部要素之間、內部與外部環境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文化生產方式既受物質生產方式發展水平的影響和制約,隨其變革而或快或慢地發生變化,同時又具有自身的相對獨立性,與物質生產方式的發展進程具有不平衡性。

四、關于文化生產方式的基本結構

在討論文化生產方式“是什么”、“如何分類”之后,學者們就文化生產方式特別是廣義文化生產方式的結構即“包含什么”進行了分析,對文化(精神)生產力與文化(精神)生產關系的內涵定義、構成要素及其兩者的相互關系進行了探討。

1.文化生產力的含義及其構成要素

關于文化生產力的含義,大多數學者贊同將文化生產力定義為人類生產文化產品和提供文化服務的能力。也有學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強調了精神勞動者的“有目的的活動”和所生產產品的系統化,認為文化生產力是精神勞動者在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運用精神生產手段創造系統化的觀念形態產品的能力和力量。〔20〕還有學者對這一定義進一步細化,認為文化生產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識的勞動者運用和掌握文化資源創造社會財富、生產文化產品、提供文化服務的能力,同時又是創作和制造文化觀念及提供價值理性的社會能力。〔21〕還有學者從文化產業的角度出發對文化生產力進行定義,認為其主要是指經營性文化產業對社會生活的貢獻能力,它與文化傳播力、公共文化事業的文化服務力相對應。〔22〕

關于文化生產力的構成要素,學術界大都依據馬克思關于“生產力”概念的分析思路來展開對文化生產力結構的分析,主要有以下觀點:

第一,三要素說。許多學者以社會生產力的結構劃分為依據,將文化生產力分為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三個基本要素。有的學者用精神生產手段代替其中的精神勞動資料,認為生產手段分為精神性和物質性兩種手段,精神生產的手段與精神生產的對象的區分是相對的、可以相互轉化的。還有學者將文化生產力的三要素劃分為:作為主體性要素的人,作為客體性要素的文化資源和作為中介性要素的思維方式等。〔23〕

第二,四要素說。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文化生產力是文化力最基本的特性。構成文化生產力的四大要素是:優秀的文化人才,優良的文化產品,科學的文化管理和必要的文化生產條件。以文化管理為例,它又包括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健全宏觀調控機制、加強互聯網的管理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等內容。〔24〕

第三,動靜兩層次說。有學者提出若從靜態來分析,文化生產者和文化資源是構成文化生產力的基本要素。若從動態上看,文化生產力必須在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的循環中得到實現和發展,因此,文化體制、文化生產與消費的互動機制以及文化生產力自我更新的效率等都是構成文化生產力的基本動態要素。〔25〕

2.文化生產關系的含義及其構成要素

學界對“文化生產關系”這一概念的稱謂有著多種理解,但在文化生產關系所包含的核心要素這一問題上認識大體相近。就文化生產關系的含義而言,一般認為它特指人們在文化生產實踐中結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也有學者將精神生產關系稱為“精神生產的社會結構”,即人們在精神活動過程中彼此之間的關系。就如物質活動一樣,精神活動不是彼此孤立的單個人的活動,而總是由彼此處在一定社會相互關系中的人們完成的。〔26〕

關于文化生產關系的構成要素,一些學者認為文化生產關系包括三個要素:精神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精神生產關系的基礎;人們在精神生產中的社會地位和相互交換活動的關系;精神產品分配關系以及由它所決定的消費關系。〔27〕還有學者則認為三大要素應為:精神生產者與社會的統治階級之間的關系;精神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精神生產者之間的關系。〔26〕

3.文化生產力與文化生產關系兩者的關系

關于文化生產力與文化生產關系的兩者間的地位作用,學者們認識也不統一,甚至完全相悖。

第一,文化生產關系決定說。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不是精神生產的關系一定要適合精神生產力的發展,恰恰相反,是精神生產的關系決定了精神生產力發揮的方向。兩者的矛盾展開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矛盾是潛在的、矛盾已展開和兩者的沖突。〔28〕

第二,文化生產力決定說。更多的學者贊同這一觀點,即文化生產關系由文化生產力所決定。學者們認為,即使是精神生產力與精神生產關系相互作用、相互適應,那么精神生產力決定精神生產關系也是根本的、主要的方面。也有學者將文化生產力與文化生產關系看作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內容決定形式,文化生產力決定文化生產關系,而文化生產關系又對文化生產力有著重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29〕

五、關于深化文化生產方式理論研究的思考

從總體上看,學術界對文化生產方式相關問題的研究所形成的成果,從理論上探索總結了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規律,推動了我國文化建設實踐的發展。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們對文化生產方式問題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在深化理論認識、解決文化建設現實問題上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1.應關注對文化生產方式的整體性、系統性研究

當前,學術界對文化生產方式問題的研究成果尚不系統,相關的一些論述大都分散在有關精神生產、文化生產等論文或著作中。迄今為止,國內還沒有一部系統、深入研究文化生產方式問題的專著,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同時,學術界對文化生產方式概念本身尚沒有嚴格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在使用這一概念時表達的并非同一個涵義。就具體要素而言,學者們研究文化生產力的熱情較高,理論成果較多。但研究文化生產關系,特別是從文化生產方式這一整體性視角出發來研究文化問題的仍然較少,此論題尚需要學者們更多地關注與重視。雖然一些學者就物質生產與文化生產的相互關系、文化生產的發展演變、影響和制約文化生產方式發展的因素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但總體而言,學術界對文化生產方式的研究尚處在概念分析整理階段,亟需進一步深化:一要明確文化生產方式這一概念的定義定位,梳理弄清這一概念在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的作用和運用此概念進行文化研究的意義。二要研究探討文化生產方式的構成要素、基本特征、內部作用機理。三要科學總結文化生產方式發展變革的歷史過程,探索其發展的一般動力機制、演進規律。

2.應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理論的研究

學者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生產的變化及其特點進行了初步分析,對文化產業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進行了探索,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理論尚未深入研究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應當是符合人類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又立足于當代中國特殊國情,以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為根基的文化生產方式;是區別于資本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是區別于傳統單一計劃型、封閉型社會主義而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的開放、多元的文化生產方式;同時又是與經濟社會高度發達的共產主義形態文化相區分的文化生產方式。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理論的研究,至少應包括:從文化生產方式視角來分析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的變遷歷程,探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形成的復雜性、必然性,探索其演進的規律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的基本結構、發展階段、具體特點、類型劃分等進行深入研究,并將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實踐相結合,服務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

3.應加強運用文化生產方式理論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研究

近些年來,特別在黨提出區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推動文化體制改革以來,學術界對我國當前文化生產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研究探討,取得了許多成果,但從宏觀整體視角進行思考尚顯不足,亟需將文化生產方式理論與我國文化建設實踐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當前,我國文化生產力發展進入快車道,文化生產關系正發生深刻變化,調整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產方式面臨著新的時代機遇與挑戰。運用文化生產方式理論分析、梳理、解決當前中國文化發展面臨的現實矛盾和問題,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一要深入研究加快發展文化生產力的方法途徑,包括依靠科學技術進步不斷革新文化生產的工具手段、建立完善科技轉化為現實文化生產力的有效機制、理順文化生產中人與物的關系、推進文化事業繁榮與文化產業發展。二要不斷改革社會主義社會的文化生產關系,即文化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創新文化生產的組織形式、改革文化體制機制、理順文化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系等。三要探索社會主義條件下文化生產力與文化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正確處理好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的關系,既要重視研究文化體制機制等生產關系的變革,也要注重對文化生產力內部機制、動因系統等方面的分析,實現兩者的相互協調、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賀曉武.試論文學生產方式理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2〕周民鋒.人文形態初論——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新解〔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文科版),1998,(2).

〔3〕萬寧.論精神資料的生產方式〔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2).

〔4〕斯大林.斯大林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2.

〔5〕趙家祥.歷史唯物主義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127.

〔6〕肖前.歷史唯物主義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1,230-231.

〔7〕吳易風.論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的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1997,(2).

〔8〕胡世禎.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中的生產方式〔J〕.當代經濟研究,1999,(6).

〔9〕胡鈞.對《資本論》研究對象的再認識〔J〕.理論經緯,1997,(2).

〔10〕于金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特征〔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9).

〔11〕龐慶明,張錫恩.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生產方式變革的主流與原則〔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2,(11).

〔12〕金民卿.大眾文化:一種新的文化生產方式〔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

〔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28,188.

〔14〕劉玉珠,柳士法. 文化市場學 〔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31.

〔15〕張衛國.論人文價值管理主導模式:文化生產方式〔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3,(5).

〔16〕魏新龍,張紅嶺.論歷史進程中的文化演進規律〔J〕.蘭州學刊,2008,(3).

〔17〕黃力之.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理論與馬克思的文化思想及其延伸〔J〕.中國社會科學,2012,(4).

〔18〕曾建輝.文化生產的媒介演變及其發展〔J〕.重慶社會科學,2011,(4).

〔19〕祁述裕.文化生產方式變化需求文化體制機制創新〔N〕.人民日報,2011-10-14.

〔20〕陳仲華,楊鏡江. 精神生產概論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10-112.

〔21〕侯宗華.文化生產力: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層驅動力〔J〕.探索,2006,(1).

〔22〕李超民.增強文化整體實力的意義與路徑〔N〕.光明日報,2013-09-22.

〔23〕田豐.論文化生產力〔J〕.廣東社會科學,2006,(5).

〔24〕高占祥. 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11-124.

〔25〕劉文儉.文化生產及其生產力〔N〕.學習時報,2005-12-26.

〔26〕〔蘇〕托爾斯蒂赫. 精神生產——精神活動問題的社會哲學觀〔M〕. 安啟民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181.

〔27〕李樹申,趙瑞江.略論精神生產的幾個理論問題〔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3).

〔28〕李文成. 追尋精神的家園——人類精神生產活動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49,136-159.

〔29〕王文臣,王艷.論精神生產方式及其特點〔J〕.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責任編輯:劉彥武】

猜你喜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淺析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發展狀況
如何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當代青年的“小目標”,該如何實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夢關系探究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工作發展方向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