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生長因子治療前部鐵血性視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

2014-05-30 19:06閻書強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關鍵詞:臨床療效

閻書強

【摘 要】目的:觀察神經生長因子治療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療效。方法:將確診的40例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患者采用神經生長因子配合動脈痙攣解除類藥物、擴張血管類藥物、改善神經營養和組織供氧及消除水腫類藥物等進行治療,3個月后觀察療效。結果:患者治療3個月后,眼底檢查結果僅有2人沒有改善,改善率為95.0%(38/40),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常規治療結合神經生長因子用于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治療效果顯著,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視力,提高視野光敏度,降低視野平均缺損,增加平均視神經纖維層厚度,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神經生長因子;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臨床療效

視神經是機體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AION)是老年人臨床常見的視神經疾病,由多種因素引發[1]。神經損傷后再生需要具備適宜的微環境并激發神經再生潛能,使得損傷神經發生軸突側支出芽并突出重建[2]。本文采取常規治療結合神經生長因子用于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治療,并對其治病機理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間于我院診治的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為單眼發病,并符合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相關診斷標準?;颊咧心?1例,女19例;年齡40~70歲,平均(52.8±7.6)歲;其中左眼18例,右眼22例;患者均于病發21d內診治,平均病程(10.4±5.8)d。已經排除:單純性視神經水腫患者;視網膜血管病變合并的視盤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Ⅳ~Ⅵ期的患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I~Ⅲ期合并有黃斑水腫的患者;合并有視神經乳頭炎的患者;有青光眼疾病史的患者;有進行過其他眼內治療史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確診后,均采取動脈痙攣解除類藥物、擴張血管類藥物、改善神經營養和組織供氧及消除水腫類藥物等進行治療,并在此基礎上使用神經生長因子。具體給藥方法:給予患者654-2(5mg/次)和地塞米松(2mg/次)于球后注射,1次/d,連續治療10d為1個療程;給予患者葛根素注射液(500mg/次)以及三磷酸胞苷二鈉(40mg/次)進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治療2周為1個療程;給予患者肌肉注射維生素B1(100mg/次)和維生素B12(500μg/次),1次/d,連續治療3周為1個療程;給予患者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2μg/次)于2mL滅菌注射用水稀釋后進行肌肉注射,1次/d,連續治療3周為1個療程[2]。

1.3 觀察指標

經過3個月的治療后對患者臨床療效進行評價,于治療前后對患者視力情況、眼底檢查結果、視野缺損情況和平均視神經纖維層厚度等指標進行檢查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統計數據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取均值±標準差(χ-±s)表示,采取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以P<0.01為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患者治療3個月后,眼底檢查結果僅有2人沒有改善,改善率為95.0%(38/40)?;颊咧委熐昂蟪C正視力比較見表1,治療后患者矯正視力明顯得到提高,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颊咧委熐昂笙嚓P指標檢查結果統計見表2,治療后患者平均光敏感度明顯得到提高,并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患者視野平均缺損明顯降低,并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患者平均視神經纖維層厚度明顯降低,并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研究認為,引起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原因主要是后睫狀動脈循環障礙對視神經乳頭造成供血影響,在供血不足的情況下將引起視神經乳頭出現缺氧及水腫現象,導致患者視力及視野受到損害。對于AION的治療通常根據患者病因病癥對癥進行解除,同時進行改善循環功能和神經營養支持等輔助治療[3]:解除動脈痙攣的藥物可采用阿托品或654-2于球后注射;葛根素注射液能夠擴張血管并改善微循環;糖皮質激素能夠對動脈炎癥及神經細胞缺氧狀況進行改善,達到消除水腫的目的。

在神經生長因子的功能被發現后,開始用于臨床神經功能損害性疾病的治療。神經生長因子作為神經系統重要的生物活性蛋白物質,能夠維持神經系統正常生長和發育,是構建神經恢復微環境的基礎,能夠為中樞神經和外周神經提供營養支持,同時能夠促進損傷神經的再生。神經生長因子能通過改善微波環境讓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細胞的生存率得到提高,對于基底前腦、紋狀體的膽堿能神經元以及視網膜節細胞均有作用[4];神經生長因子對靶細胞進行作用時須通過與其受體相結合。

本文研究表明,常規治療結合神經生長因子用于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治療效果顯著,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視力,提高視野平均光敏度,降低視野平均缺損,增加平均視神經纖維層厚度,對于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潤生,呂沛霖,張存麗,等.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療效欠佳臨床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09,9(8):1598-1600.

[2]郭浩軼,郭希讓,宋學英,等.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神經纖維束損害隨訪研究[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1,29(12):1255-1257.

[3]王玉國,張丹丹.鼠神經生長因子治療視神經挫傷的研究[J].航空航天醫藥,2010,21(4):435-436.

[4]王潤生,呂沛霖.努力提高非動脈炎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診斷和治療水平[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0,26(4):301-305.

猜你喜歡
臨床療效
CRRT在重癥胰腺炎中的應用及護理
核苷類藥物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效果研究
黃葵膠囊聯合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