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節,何以引來聲討與訴苦?

2014-05-30 10:48謝達波
中國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關鍵詞:收禮尊師重教風尚

謝達波

“9月10日教師節”延續了29年,今年要改日期?2013年9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擬規定,“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但在我國第3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教育部在其官網上就慶祝2014年教師節發出通知,通知中提到“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0個教師節”。從其表述得見,今年的教師節依舊是“老時間”。

消息一出來,馬上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但出乎意料的是,人們議論的焦點并不是教師節定在哪一天更好,而是教師節到底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和意義。從人們的討論中不難看出,大眾普遍對教師節比較冷漠,這基本反映出了人們對這一節日的態度。而教師們對這一議題的反應卻非常強烈,這一消息,再一次觸碰到了廣大教師的心靈,引來了他們的聲討與訴苦。

當初設立教師節,主旨是喚起全社會尊師重教的風尚。然而,從1985年設立教師節到現在,教師節似乎并沒有完成這樣的使命。人們對教師節的態度,就很能說明問題。問題出在哪里?

社會風氣左右了人們的精神走向,教師中的一些個別現象被人為放大。人們之所以覺得應該取消教師節,主要是認為多了這個教師節,無非是教師又多了一個收禮的借口,學生或家長又多了一重負擔;而教師群體尤其是農村或小城鎮的教師們,對這樣的指責,普遍叫苦、喊冤,認為收禮并非普遍行為,教師平日工作辛苦也就罷了,清貧如洗且不被尊重、不被理解,是最令人寒心的。

實事求是地說,教師也是社會一員,不可能不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敖韫澥斩Y”之類的風氣,也未必全是教師自身造成的,家長以此向教師示好的,也并不少見,真正主動索禮的教師不會很多。所謂“教師節無非是教師又多了一個收禮借口”之說,是把個別現象放大的結果,其實教師的整體形象,還沒有不堪到這個地步。問題的另一方面還來自全社會的尊師重教氛圍不夠濃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確實比期待的差很遠,本該以政府為主導的“重教”,依然很欠缺,教師的訴苦,很大程度上還是緣于教育投入的不足或投入結構的不合理。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一些老問題,很多是一些體制性的問題。而當前最突出的,恐怕還是教育的“經費拮據”與“負債奢侈”形成鮮明對比,暴露出一些政府“以行政思路辦教育”的陳舊觀念。打造重點大學動輒多少億,而小學、中學等基礎教育尤其是農村基礎教育卻長期“營養不良”(源于上海教育新聞網)。而這些策略,勢必會影響教師的待遇。同樣為人師表,待遇上的天壤之別,必然使教師們對來自教師節的議論持不同態度。

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有什么樣的結果。在大眾的聲討與教師的訴苦之下,真正重要的,是決定教師節設立或改期的人士,能夠從民意中讀出教育及教師問題的痛點所在,讓教師節既成為弘揚尊師重教之風的節點,又成為改變現實的起點。

猜你喜歡
收禮尊師重教風尚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尊師重教永遠在路上
生日不收禮
每一次送禮的現場堪比奧斯卡
風尚
風尚
風尚
風尚
雙重人
尊師重教的古代先賢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