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課堂中如何挽留學困生

2014-05-30 14:21李坤坤
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 2014年7期
關鍵詞:信心學習策略學困生

李坤坤

我們平時說的“學困生”,主要是指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恰當的學習策略,性格內向的學生還存在著交流障礙。而新課程內容多,課時緊,留給學生復習的時間較少,由于以上種種原因,班上便產生了“學困生”。他們學習成績,行為習慣等表現不好,影響了班集體,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冷落或薄待,因而感到心灰意冷,無心向學,導致各方面表現越來越差。作為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學困生”也是自己的學生,人是需要尊重的,教師要學生尊重,反之,教師也要尊重學生。只有教師和學生互相尊重,共同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一般地說,老師比較關心重視品學兼優的學生,其實“學困生”更需要老師的熱情關心。作為教師,要熱情地對待每一位“學困生”,不要冷落“學困生”,要讓“學困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熱情關心,感受到被關心溫暖,從而鼓起學習的風帆。

一、樹立信心,讓“學困生”看到“前程”

由于缺少語言氛圍及文化差異,有些學生從小學接觸英語開始,英語就學得一塌糊涂,慢慢地就失去了興趣。到初中,隨著詞匯、句型、語法知識的增多,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的提高,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就有了“畏難”情緒,導致“怕”英語而不愿學英語。慢慢地便產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上課經常開小差,參與性低,甚至完全放棄英語學習。因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學英語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個人身體殘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信心。而要激發人樹立信心,關鍵是要找準“觸點”。

學生趙晨陽,數理化成績非常優秀,而英語成績卻很差。為了促進其學好英語,我三番五次地做工作,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因為他在過去的英語學習中經歷的失敗太多,對英語學習已經失去信心。那么他的問題出在哪呢?《英語課程標準》將學習策略定義為: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而學習策略又分為了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而學困生由于學習的自我調控能力較低,缺乏有關學習策略的知識,不能較好地計劃、評價、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以致學習活動處于一種糊涂盲目的狀態?;凇墩n標》理論,我對趙晨陽的情況做了全面的分析:該生缺乏自我調控毅力,他各學科學的好壞,完全是自然發展的結果。因此,促使他學好英語的關鍵,在于發揮其意志調控作用。該生對自身的潛在能力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自己具有學好英語的能力,因此,在英語學科,對自己的定位較低。激發這樣的學生樹立信心,話不在多,關鍵要找到“觸點”,讓他引起心靈的震動?!摆w晨陽啊,你天資聰穎,是塊棟梁之材,如果你英語優秀,你將前途無量!”我在和他閑聊時說道?!艾F在國際間的交流都是用英語傳遞的。像你這樣的人才,眼看就要因英語耽誤了前程,真是太可惜了!”這看似隨意丟下的幾句話,卻引起他內心極大的震動,并埋下了一定要學好英語的“火種”。從此,他樹立了要學好英語的決心,英語學習一天一天的好起來。

二、傳授方法,讓學生掌握學好英語的“金鑰匙”

當“學困生”再次燃起學好英語的信心時,怎么樣讓他們的信心變成恒心呢?問題的關鍵就是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困生”掌握學好英語的“金鑰匙”,要他們體會學有所成功后的喜悅。針對此,我嘗試了以下方法:

上課時同桌提醒旁邊的“學困生”認真聽課,參與討論。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很多學生就是從課堂上開始落下的。提高課堂效率始終是我作為老師的一個追求。因為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家庭的輔導能力相對較差,如果在課堂上都沒有學好,可想而知,在家里是沒辦法學習的,這樣,“學困生”就會越來越多。所以狠抓課堂45分鐘。

幫助“學困生”做好預習工作,“笨鳥先飛”。 大多數“學困生”往往是 “笨鳥不飛”。教師就只好常帶著他們先飛,我利用輔導課幫助他們預習新課。幫助他們多次溫習單詞,掌握單詞的拼讀規律和正確發音,熟悉詞義,理解課文。和他們一起預習實際上是教給他們學英語的正確方法,“教是為了不教”。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并多花時間。

督促“學困生”課后復習。 對于“學困生”的作業我經常是面批,這樣可以讓他們面對自己的錯誤及時訂正,而且養成他們按時交作業的習慣。一單元結束的及時檢查及時反饋,叮囑他們千萬不要把太多的缺漏帶到下一單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

好差結對,營造轉化差生的氛圍,也是幫助“學困生”前進的一種好方法。通過日常生活我注意到基礎差的學生往往喜歡和那些基礎差的學生在一起,有一種不求上進的心理。我將好差結成對子,讓基礎好的學生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做他們的“小老師”,并選拔為組長,要求其對全組的英語學習負責,這樣,對組長來說,既是一種榮譽,又是一種壓力。

三、科學評價,讓每位學生昂起頭來走路

學生是否學好英語,這不僅取決于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他們的情感態度、學習動力等諸多因素。而要鼓勵學生有動力地積極學習,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新課程”倡導的評價理念,改革評價的內容與方法,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是激發和愛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靈丹妙藥”。傳統的評價方式只重視學生的最后成績,即終結性評價,而忽視取得這些成績的過程,即形成性評價。關注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是面向“過去”的評價,而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則是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評價。因此要轉變舊的評價觀念,改革評價方式,將評價的重心轉向關注學生英語學習求知的過程和努力的程度,關注學生在各個時期英語學習的進步狀況。

產生“學困生”的原因多種多樣,而轉化他們的方法又是靈活多變的。而最終起到良好作用的一定是“對癥下藥”的那種。因此,要徹底轉變“學困生”我們就必須細研“學困生”成因,巧開“對癥下藥”良方。這樣我們才能挽留住“學生” ,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

猜你喜歡
信心學習策略學困生
信心和山
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學困生的轉化措施
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談初中物理學困生的轉化
恢復信心比給豬刷臉更重要
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策略探討
KX5的耐心與信心
一種使用反向學習策略的改進花粉授粉算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