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中國近代政治思想的內在邏輯

2014-07-04 12:06劉娟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內在邏輯中國

中圖分類號:D092 文獻標識碼:A

摘要:從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來看,實現民族獨立,救亡圖存是每個時期的共同目的,另一個層面則是發展生產力,學習西方先進的社會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這也是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發展的內在邏輯。

關鍵詞: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內在邏輯

中國近代史的劃分一般為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始到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的80年時間,在這個時間段里主要圍繞民族獨立、救亡圖存以及生產力的發展為核心進行了改良或者革命。主要包含了地主階級的政治思想、太平天國農民政治思想、洋務思想、戊戌維新思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以及五四運動。中國近代政治思想的有復雜性、現實性以及不成熟性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決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階級關系、政治派系以及政治斗爭矛盾錯綜復雜,在這些錯綜復雜的社會利益的博弈更多體現在政治思想的現實性上,能夠有效解決當前現實問題的政治思想就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而解決現實問題的政治思想是不成熟的,沒有聯系國內實際情況的思想不能夠很好解決國內的矛盾,這也是最后導致由改良向革命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

中國近代政治思想的內在邏輯圍繞民族獨立、救亡圖存和發展生產力是與中國近代史的社會性質有密切的關系、更與我國落后的生產力和不合理的生產關系有緊密的聯系。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導致了要首先實現民族獨立和救亡圖存

由于鴉片戰爭的失敗,近代中國由封閉的封建社會逐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雖然在鴉片戰爭前有部分有識之士看到了資本主義先進的生產力,以及整個世界的大變革,但由于整個社會的閉塞,對外部世界的蒙昧無知,他們的改革主張,仍在傳統的政治思想中徘徊,變革也只能不了了之。而鴉片戰爭的失敗給做“天朝上國”美夢的清朝統治者以沉痛的打擊,巨大的賠款壓力和屈辱的割地政策讓中華民族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或者經世致用的士大夫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太平天國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雖然都是為了實現太平天國自身政權的穩定或者實現農民階級的政治抱負,但其對國內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后,洋務派自身也開始向西方學習,目的是“師夷長技以自強”,洋務運動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政治改革路線圖根本在國內行不通,但其發展生產力的主要作用對民族獨立提供了經濟基礎,其創辦的洋務企業在其后的民族資產階級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撐。戊戌政變后,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日益深入,持別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相次年《車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救亡固存仍然是當時最緊迫的歷史任務,它促使更多的愛國志士起來進行斗爭。戊戌變法的失敗,民族危機的加重,使改良派隊伍發生分化。其中絕大部分青年知識分子努力探索新的救國道路,他們在20世紀初現實嚴酷的階級斗爭中,經過血的教訓,思想迅速發生變化,由改良躍向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取代改良思想成為時代思潮的主流。這幾種政治思想潮流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上進行的,這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政治思想的首要目標是實現民族獨立。

二、中國貧困落后的經濟發展方式導致了要發展民族經濟,實現國家的經濟獨立

近代史是工業社會高速發展的社會,西方國家在進行快速的工業革命過程中,中國卻始終停留在小農經濟為主的農耕時代,廣袤的土地上沒有強烈的資本主義萌芽,工商業的不發達導致了資本主義萌芽的速度很慢。

從地主階級改革派開始,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改革口號,并著手對漕運、鹽政和水利等領域進行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民族經濟的發展,太平天國后期提出的《資政新篇》,仿效西方,建立以機器工業為主的近代經濟體系,是其主題。由于中國當時沒有出現資產階級,且天平天國內部貌合神離,團結不夠,《資政新篇》也沒有得到落實。洋務運動使中國在學習西方、求強求富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盡管是“一手欲取新器,而一手仍握舊物”,“新其貌,而下新其心”。只學習西方的工商科技.而不效法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民族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減緩甚至遲滯了中國淪為殖民地的速度。經過洋務派“中體西用”的論戰和實踐,中國的社會政治經濟形態在定向一種新的平衡:民間資本主義得以稍脫身上的羈絆,開始獲得比洋務企業更迅速的發展;維新思想也不斷升華,從洋務思潮中脫穎而出;維新思想的“全變求強論”要求采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保護和發展民族資本主義,戊戌變法的失敗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民族資本企業陷入停滯、徘徊的局面。但是新的生產方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終究是壓抑不住的*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為了本階級的政治經濟權利,為了民族資本的發展,必然要重新奮起,倡議變革。辛亥革命勝利以后,中國開始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政府大力支持,革命派人士加入到了實業救國的隊伍,社會興起了實業救國的高潮,這一時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的經濟獨立起到一定的作用。

從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來看,實現民族獨立,救亡圖存是每個時期的共同目的,另一個層面則是發展生產力,學習西方先進的社會生產力,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這也是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發展的內在邏輯。

參考文獻:

[1]寶成關.論中國近代政治思想發展演變的內在邏輯——兼論近代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必然性[J]政治學研究.2012.03

[2]陳藝斌.探析中國近代政治思想演進的特殊邏輯[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3]段正佼.試論中國近代政治思想的本質及其影響[J]世紀橋.2011. 03

[4]王光.從洋務運動到新文化運動:中國近代政治思想的變革及其轉向[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作者簡介:劉娟(1990.11—),女,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

猜你喜歡
內在邏輯中國
論遵循社會規律與堅持包容性發展的內在邏輯
我國警衛反恐怖斗爭對策研究
淺析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代價問題
中國道路自信的內在邏輯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淺析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內在邏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