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此岸”孤獨與歡欣——梭羅與他的《瓦爾登湖》

2014-08-15 00:43楊曉丹
關鍵詞:瓦爾登湖梭羅湖水

楊曉丹

(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 科研處,吉林 長春130028)

1854年,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長篇散文《瓦爾登湖》出版。這部作品以深沉、敏感、細膩的筆觸,如溪水靜流般舒緩而自然地記錄了梭羅在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瓦爾登湖的隱居生活,字字句句都透著樸素、靜謐而深邃的哲理與詩情。梭羅自己動手在湖畔的山林中搭建木屋、辟荒栽種、寫作讀書,瓦爾登湖不僅為他提供了棲身之所,更為他的心靈提供了可以自由徜徉的精神家園。

一、“瓦爾登湖” 智者的搖籃

康科德鎮在美國的馬塞諸塞州,是梭羅的出生地,這里山水秀美、風景宜人,是美國頗有歷史的一個小鎮。梭羅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與文字都發源于這里。瓦爾登湖位于馬薩塞州康科德鎮外,是一個并不特別引人注目卻生態和諧、生機盎然的美麗的小湖。梭羅獨自生活在瓦爾登湖旁森林中自己蓋的小屋里,一邊閱讀、寫作,一邊觀察自然,瓦爾登湖景色宜人、安靜無爭,在這樣山水幽密的美妙的自然環境,梭羅建立了與大自然最真摯的聯系,大自然也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梭羅在瓦爾登湖的山山水水中體悟、實踐、思索并記錄著他親近自然、回歸本心的思想,這世外桃源般的瓦爾登湖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孕育梭羅環境哲學觀的搖籃,使梭羅逐步邁入智者的行列。

梭羅生活的年代正是美國高速發展時期,人類中心主義觀念正大行其道。人們雄心勃勃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從大自然中貪婪地攫取各種資源,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滿足人類不斷膨脹的物欲。然而,這種以人類為中心,對自然無節制的開發是人類即便付出沉痛代價也難以恢復的不可逆轉的破壞。當梭羅無拘無束地徜徉在瓦爾登湖畔,將自己全然融入自然時,他沉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意識到,人類只是地球無數生物中的一員,是必須依賴地球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繁衍生息的小小物種,并不處在天賦的可以發號施令的中心地位。唯有克制和收斂貪婪與野心,不去侵擾其他物種的合法存在,謙卑與友善地與所有生靈友好共處,人類才能安穩地生存綿延下去。

梭羅飽含深情地寫到:“一片水面顯露出空中的精靈。它不斷從上空接受新的生命,獲得新的動作。湖的本質是天地之間的媒介。在大地上只有草木隨風搖動,但是風能吹出水本身的漣漪。通過道道水紋或片片波光,我能夠看到風從那里吹過。我們能夠俯視水面,真是奇妙無比。也許我們終究也會這樣俯視天空的表面,看到更為難以捉摸的精靈在那里掠過?!保?]湖水清澈,湖水漲落,湖水深邃靜謐,在梭羅的思考中,湖水蘊含著無數不為人知的規律與秘密?!拔页T诤隙冗^許多時光,我把船劃到湖心后,就任憑輕風吹著我的船只蕩漾,自己仰面躺在座位上,沉醉在幻想之中,直到船觸到沙灘上我才驚醒,起身看看命運將我推到了哪個岸邊……”[1]在《瓦爾登湖》中,梭羅用他天才的筆觸,呈現了人與自然如此水乳交融的和諧之美。這和諧之美是人與自然萬物在同等的生命尊嚴下,在同樣的道德關懷下,友善相處,相依相存所散發出的熠熠光輝?!昂词亲匀痪吧凶蠲酪沧罡槐憩F力的一部分,是地球的眼睛。凝視湖中,人能夠衡量出自己本性的深度?!保?]地球是有自然之靈的,整個自然界都是活的,是有著與人一樣平等的生命的。人類所需所想都要建立在對生命的尊重之上。瓦爾登湖使梭羅成為一位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哲人,某種意義上說,瓦爾登湖造就了梭羅這位在靜謐中思考的智者,是梭羅生態哲學思想形成的搖籃。[2]

二、像樹一樣生活在“此岸”

梭羅是一個智者,是一個真正在思考并真正懂得人類應該怎樣去生活的人。盡管《瓦爾登湖》記錄了梭羅在湖畔山林的隱居生活,靜寂的自然與遠離的人群使梭羅的世界仿佛只剩下山林湖泊,但這不代表這是一部隱逸與拒絕文明的作品。梭羅始終都在積極地生活,他的隱居也絕不是消極地逃避人類世界。

梭羅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家鄉康科德鎮生活,他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次旅行,他的生活經驗似乎都在瓦爾登湖畔,然而,他的想象力卻把他帶得如此之遠,他看到遠在人們內心深處的世界與生活。忙忙碌碌、聚斂財富、無限度地滿足物質享受卻喪失了更有價值的精神追求,麻木的現實世界讓梭羅深深思考生命的本質與走向。

人類向自然貪婪索取,破壞自然,卻又遠離自然,早已喪失了大自然賦予的與萬物同呼吸的本能。梭羅決定在林中居住,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從容一些?!皩W會重新醒來并保持清醒,不是通過機械的方式,而是通過對黎明的期待,即使在最沉睡的時候它也不會拋棄我們?!保?]黎明是什么?不僅僅是太陽東升西落、大自然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更是人類道德自新與智慧自省的努力。梭羅引用《吠陀經》語“一切智慧與黎明同醒”,來歌誦并召喚思想靈活、充滿活力,和太陽同步前進的人?!懊恳粋€清晨都是一份快樂的邀請,要我過和大自然一樣簡樸的、也可以說同樣純潔的生活?!保?]這不僅是時間意義上的清晨,也是智慧醒來的清晨?!皶r間只不過是我釣魚的小溪。我喝它的水,但是當我喝水的時候,我看到了細沙的溪底,發現它竟是多么淺啊。淺淺的溪水悄悄流逝,但永恒長存?!保?]這恐怕是《瓦爾登湖》中最清澈卻又最為深邃的象征。

有一點孤獨、有一點靜默,似乎與世隔絕,但卻最積極地與這世界緊密相聯著。如同愛默生對梭羅的評價:“他深信所有的地方都一樣,每個人所在的地點就是最好的地方?!彼罅_從不矯情地將理想生活空寄于“彼岸”。他像一棵樹一樣盡情地活在“此岸”,此時、此地、此片山林,活在“瓦爾登湖畔”,通過隱秘而深刻的“根須”,與整個大自然聯系著,這“根須”就是思想的觸角?!盁o論你的生活有多么低劣平庸,都要面對它好好地過;不要躲避它咒罵它。它不像你那么糟?!保?]它不像你那么糟,梭羅要表達的是什么?生活本身沒有任何不好,是我們把生活變得不好。所以,生活永遠不會比你更糟,你有多積極,生活才有多好?!百u掉你的衣服,保留你的思想”,生活單純、思想深邃的人才接得住大自然給予心靈的慷慨饋贈。

“談什么天堂!你們污辱了大地?!边@無疑是梭羅生活在“此岸”的宣言。

三、孤獨者有無盡的歡欣

《瓦爾登湖》在1854年出版時并沒有引起大眾的注意,梭羅在生前也頗為沉寂。即便是在今天,《瓦爾登湖》成為一部世界名著之后,也依然是小眾的。評論家們認為,無論是梭羅還是他的《瓦爾登湖》都是孤獨的。然而,只要深讀這部著作,就會知道這位孤獨的思想者在享受著思想與自然帶來的怎樣無盡的歡欣,這部寂寞的作品閃耀著多么深邃和愉悅的智慧之光。

梭羅的快樂溢于文字?!吧钤诖笞匀恢械娜?,只要感官仍然健全,就不可能極度憂郁?!瓫]有任何事物能夠使一個純樸勇敢的人陷入庸俗的悲傷之中?!保?]顯然,大自然具有強大的治愈力,身心融入自然,才能最有效地從世俗生活的焦慮與緊張中擺脫出來。唯有關注心靈,了解心靈,觸摸到心靈的真實一面,心靈才能夠真正的覺醒。心靈覺醒了,才能從日常生活中洞見無盡的歡欣與快樂。

然而,擁有如此智慧的人少而又少,大多數世俗中人都被病態的需求與情感壓榨得奄奄一息。遠離自然而日趨鈍感的心靈是無法企望這樣的覺醒與歡欣的。顯然,梭羅發現,即便告訴人們要以智慧阻止自己陷入庸俗的悲傷,也不會有多少心靈能夠對此領悟。于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外出,到人們中間去時,比呆在自己的屋子里更為孤獨?!贝谶@樣的人群中,不如徜徉在自然中。獨處才歡欣,群居反而孤寂。一顆能夠與自然對話的心靈,即使在孤寂的處境里,也會無限歡欣。大自然不僅僅賜予人類活下去的物質材料,它還具有熏陶和升華人類精神境界的神奇力量。瓦爾登湖的美好使梭羅堅信,大自然中才真正蘊含著無窮無盡的精神財富,遠勝過稠密的人群。

他像詩人一樣用豐富的感受、真正的智慧發掘并欣喜于大自然的賜予?!斑@是一個美好的黃昏,整個身體只有一種感覺,每一個毛孔都吸取著快樂。我奇異地在大自然中自由來往,已與大自然成為一體……我和搖曳的榿木及白楊葉間的感應,幾乎使我激動得透不過氣來;然而,和湖水一樣,我的寧靜只起了漣漪而沒有波浪?!保?]這位孤獨者心靈中無盡的歡欣,就像清澈而深遠的湖水一樣,縱然因歡欣而激動得喘不氣來,依然只是寧靜地起了幾波漣漪。因為,真正的歡欣從來都不是喧鬧的。

四、結語

梭羅與自然的關系是審美的,詩意的。他的這部堪稱偉大思想之作的《瓦爾登湖》正如有評論家所言“語語驚人,字字閃光”。在人類與自然關系緊張,倡導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今天,《瓦爾登湖》已經成為一部生態哲學研究必不可少的經典之作。一百五十多年過去了,大自然的原始豐饒正漸漸遠去,瓦爾登湖和所有遠離人類的大自然一樣,或許終將只能在文字中欣欣向榮,而思想家寧靜深遠如湖水般的歡欣與自在則永遠鐫刻在這部偉大的作品中。

[1]〔美〕梭羅.瓦爾登湖[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7.

[2]鄭慧.走向瓦爾登湖:人與自然的道德精神家園[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0.

猜你喜歡
瓦爾登湖梭羅湖水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爾登湖》中的隱士情懷
《瓦爾登湖》中的隱士情懷
鄱湖水文之歌
漣漪湖水
卷土重來
翠湖水鄉
200
翠湖水鄉
亨利·大衛·梭羅的《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