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行為失范的行政倫理制度探析

2014-08-15 00:43朱銳博
關鍵詞:公務員倫理行政

朱銳博

(西北大學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陜西 西安710000)

公務員作為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是國家政府行政管理的行為主體,其行為代表著政府形象,彰顯著國家政治權威。行政倫理是國家公務員在進行行政管理活動時所必須遵循的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以為人民服務為其核心內涵,以價值理想觀念為其核心價值導向。也正是由于行政倫理的特殊性,使其管理實踐關系著民心向背、政治穩定及國家興衰,同時影響著行政效率及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水平與進程。然而現如今,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各項政治體制及具體制度尚不健全,加之快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經濟利益結構,權威權力體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原先的行政倫理體系日益淡化,倫理規范逐漸被削弱,行政倫理范式日漸凸顯出其局限性,行政行為缺乏有效的外在約束機制,不可避免的在公務員這一行政主體中產生行為失范現象。因此,建立完善的行政倫理規范及其制度不僅是對公務員及其行政行為進行有效控制和約束的客觀需求,更是構建中國特色的行政主體的必然要求。

一、健全行政倫理制度是公務員行政行為的客觀要求

(一)公務員的個體弱點與行政主體身份的交織,要求完善的行政倫理制度為其行動指南

公務員作為國家公職人員,有著行政主體的既定身份,但是公務員本身是普通個體,有著普通個體的個性特色與人性弱點。公共選擇學派以“經濟人”為假說,[1]對公務員的個體特征做了明確解釋,即公務員首先作為普通個體,有著自己的獨特動機、喜好和愿望,符合人追求利益的本性,有對自身利益的內在需求。但是公務員的行政主體身份要求其在參與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要拋棄自己的利益追求,以公平、公正、無私為其行政的絕對和根本原則。于是,當公務員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職能時,其個體利益需求就會與執行公務原則形成激烈的沖突與矛盾,個體利益需求也因而成為公務員行政管理的障礙因素,這正是由于公務員個體弱點與行政主體身份的交織,使得人性弱點更加凸顯。要想順利克服這種個性弱點的障礙,必須依靠完善的行政倫理理論約束、克制這一障礙的衍生。

(二)行政倫理制度建立在行政主體運用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基礎之上

行政倫理制度是行政職業倫理規范,其產生建立于行政主體特別是公務員行政管理實踐過程之中。換言之,行政倫理制度就是建立在行政主體運用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基礎之上的。在行政主體的實踐發展中行政主體的功能從哥特式行政人轉變為了“自由”行政人,其中,哥特式行政人在行政實踐中只是作為一個執行程序,單純的執行命令,完成實踐活動。但是在實際的行政管理實踐中,行政主體既要充分的發揮其專業技能及其卓越的執行能力,同時還應依照經驗能力及道德準則制定契合社會需求與人民利益要求的政策,這種實踐過程要求行政人充分行使主觀能動性,發揮自身選擇能力與判斷力。在這一過程中“自由/行政人”應運而生,這類“自由”行政人要在平常的行政過程中運用已掌握的權利資源做出相應的判斷與選擇,從而靈活應對執行人的決策。在行政主體不斷變化的權責關系中,行政自由裁量權隨之形成。同時,為了防止行政主體濫用該自由裁量權,就應在客觀上形成一套完善的行政倫理制度規范對行政主體的權責狀況進行管束。因此,針對公務員的行政行為而產生的行政倫理制度是行政管理中的必然結果。

(三)公務員的行政行為要求體現以社會公平為核心的倫理價值觀

在公務員的行政管理活動中,其管理對象為社會公共事務。作為行政管理實踐活動中行為主體的公務員,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其活動宗旨,以更好的達成政府行政機關的管理目的,從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實踐管理中找尋人民群眾對社會公共利益的發展需求。加之公共利益的公正性與公共性及我國人民社會地位的平等性特征,公務員在進行社會公共事業的管理時應緊密貼合社會公平、公正與平等原則,而這些正是行政倫理制度的本質所在。

二、現今公務員行為失范的行政倫理原因分析

行政管理涵蓋行政組織、行政領導、行政溝通、行政監察等行政行為,這些行為在公務員的行政決策、管理、執行、監督過程中得以實現。理論上講,公務員的行政管理活動應受到來自于行政倫理制度的監管與約束,嚴格遵循行政管理規范和要求開展行政活動。然而深入到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在多種因素和不同條件的綜合影響下,公務員的行政能力及其行為通常不盡如公眾之意,有些公務員的行為與社會公眾對其的希望值實際差距較大。在這種理論與現實的變換影響下,公務員行為失范成為必然。究其原因,現行的不完善、不健全的行政倫理制度是導致公務員行為失范的本質原因。

(一)行政倫理制度內容不夠完善,規范體系不夠健全

自改革開放,我國便針對約束行政人員行為相繼出臺了多個行政倫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如,1993年,國務院頒發《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并制定出與之相適宜的暫行辦法與規定,在這些條例、規定中大都是對行政人員及其相關問題而制定的專項規定,而對于一些地方性政府所出臺的行為規范而言,其適用范圍則更為受限。[2]在這類規范性文件中,雖具備具體切實的可操作性,但整體內容零散獨立,相互間缺乏足夠的協調性。截止至今,對公務員最具約束力,且最為完善的行政倫理制度性規范性文件應為200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此法規從權利、責任、義務、考核、培訓、錄用、聘任、職務升降、獎懲等對公務員及其行為作了全面詳盡且系統化的規定。然而就法律規范而言,該規定缺乏確切的量化指標,整體較為模糊不清。因此,在對公務員這一行政群體的管理上,缺乏具體清晰、統一完備且具備極強可操作性的行政行為行動指南,這就使得各級公務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隨意性強,缺乏現實性、約束性指導,這也是導致公務員行為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現行的行政倫理制度執行力不足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以來,相繼對我國公務員及其行政行為作出了理論性規定,大體上能夠滿足對公務員行政行為的規范、引導、監管及控制。但在具體的實施操作過程中,受到歷史遺留因素及環境因素的制約,當前的法律法規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執行偏差,具體表現在公務員考試及招錄過程中各單位主觀意識濃重,沒有將職務升降機制真正落實,公務員考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導致公務員缺乏強烈的服務意識及規范化的行政執行力。在對各級公務員行為失范后的收益風險評估核算中發現,其收益遠超過風險,這也導致當前的公務員不顧職業道德與職業規范要求,敢于鋌而走險獲取最大利益,這也是公務員行為失范問題的關鍵性因素所在。

(三)考核、獎懲機制不夠健全

《公務員法》中雖然對公務員做出了規定性的考核、獎懲機制,但其中卻包含多種不完善的考核、獎懲體制設計。例如,在公務員的考核上,應對公務員的及其行為的德、能、勤、績、廉進行綜合考核,尤其是對工作實績進行著重考核。該規定定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公務員對行政行為及對行政效率的嚴格追求,但是也容易導致在考核過程中出現將績補廉的現象。另外,其獎懲機制也未能有效滿足現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如對工作成績、貢獻突出的公務員給予精神和物質相結合的獎勵方式,但實際以精神獎勵方式為主,這必然會影響公務員行政積極性,阻礙其職業素質及職業規范行為的提升。由此可見,現行的行政規范中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這也成為公務員行為失范的又一誘因。

三、健全行政倫理制度,有效預防、制止公務員行為失范

(一)加強倫理法制建設,完善行政倫理內容體系

倫理法制建設即將行政倫理、道德提升至法律層面,建立健全道德立法,形成法制與德治協調統一的行政治理模式,將法律權威完善于道德自律之中,增強行政倫理的可操作性及實效性。另外,對現有的《公務員法》應完善其責任機制,進一步明確公務員責任與權利,使權責更加分明,體系更加完備。結合公務員行政群體特征,所施行的行政倫理制度應能對其行為規范作為細致統一的要求,同時兼顧公務員個體職位特點,形成共性中帶有差異性的規定,使行政倫理制度在共性中彰顯個性特色,使其更加符合不同崗位特點的公務員需求。[3]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各部門的差異性必須建立的簡明、協調之上,而要契合這一點,就必須建立相應完備協調的行政倫理制度,結合上述的倫理法制建設,將公務員的行政權責、行政道德做出確切的界定,這也是預防制止公務員行為失范的基礎和前提所在。

(二)健全行政倫理制度建設,構建完備的行政倫理制度體系

公共倫理學中對公務員倫理道德建設作出了明確的認知,其中認為公務員道德建設應以健全行政倫理制度為其根本出路,因為德治如同法治一般,若不是作為制度性安排,而一味遵循工具理性,或被視為工具的話,那么德治將失去社會治理價值,更無法成為其倫理治理的特征。因此,只有對德治進行制度化建設,才能將其轉化為持續穩定的治理方式。實際工作中,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將德治深化為制度,例如,構建行政倫理補償機制,尤為加強物質利益補償;另外,對于不遵守、不履行行政道德規范的行為予以嚴厲懲罰。[4]只有從制度上對倫理道德進行約束,強化獎懲機制,才能更為有效的促使公務員在行政活動中做出源自內心,符合德治倫理的行為,因此,在行政倫理制度建設中應融入德治建設,使該行政倫理制度更加完備系統。

(三)健全倫理監督機制,強化行政倫理制度的執行監控力度

行政倫理體制在對公務員行為進行約束時屬于軟性約束,因此,要想進一步健全行政倫理體制,必須加強外部硬性制約,從外在監督增強實效作用的發揮。外在的道德監督可分為兩種,第一,利用如紀委的法律監督部門,裁定公務員行為的合理合法性,通過獎懲機制監督其行為并作出適當反饋;第二,公眾在對公務員行為的監督過程中對其行為作出行政道德評價,并加以監督,再利用社會輿論,對其行為進行譴責或表揚,使公務員在公眾的監督下調動起其道德良心和榮譽感,在公務員這一主體中建立起正確的價值取向,及外部倫理監督機制,強化其外在行政監督,約束其內在行政行為。

四、結語

總體而言,我國的行政倫理制度研究仍在不斷的完善之中,在其制度的健全完善過程中,作為人民公仆的公務員,用堅定其自身應有的倫理道德意識,在實踐中完善道德體制,并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另外,新時期,在我國社會轉型及政府職能轉變的背景下,自由不斷完善嘗試和完善行政倫理制度,才能對公務員行為起到更加實質性的約束作用,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加完備的理論支撐和價值導向。

[1]黃小梅.公務員行政倫理建設困境及對策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6).

[2]張哲.中國公務員的行政倫理困境及原因綜述[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8,(4).

[3]陳秀珍.中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失范問題研究綜述[J].懷化學院學報,2008,(1).

[4]郭治楠.當代中國公務員行政倫理失范原因及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

猜你喜歡
公務員倫理行政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行政學人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
行政調解的實踐與探索
籃球公務員
行政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審批體制改革
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婚姻家庭法的倫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