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理念下中職專業課程的教與學

2014-08-21 02:38王文麗
科技視界 2014年21期
關鍵詞:體驗性專業課程新課程

王文麗

(淮南市職教中心,安徽 淮南232001)

新的《中職專業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學方式,指出中職專業課程是以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實踐教學和技能訓練成為最為關鍵的環節,并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提出了“三維”教學目標,即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實現對于人才素質的培養。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只有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實現新課程的目標。

1 轉變教師教的方式

1.1 變主演為主導

“以學生為主體”是當代教學的基本思想,教師要努力創造機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精神飽滿地參與學習過程的始終,給學生以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口表述的時間和空間,把教師的活動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從而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習內容設計成具有挑戰的問題,來引發學生更多的提問,啟發學生的思考,逐步使學生學會將實際問題中的專業知識模型化,學會用專業知識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并用專業方法解決問題,初步掌握建立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只要處處為學生著想,采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情高漲地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學生的專業素質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在學生的心里真正體會到學習專業是一件快樂的事,高興的事,有趣的事,在樂趣中學到知識,在樂趣中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專業課堂教學質量。

1.2 變灌輸為合作交往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交往意味著平等,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共同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灌輸——接受”這種傳統教學方式和學生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開始嘗試自主合作與主動探究所帶來的愉悅和成功感。接受式學習不再是主旋律,探究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的介入,與接受式學習交相呼應,相輔相成。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克服單純講授知識的傾向,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利用情境、信息、輕松和諧的氣氛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學得主動、學得輕松,使其個性、特長自由發展,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1.3 變統一與因材施教相結合

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是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達到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統一要求,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又要照顧個別差異,實行分類指導,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提高,成為“合格加特長”的人才。學生身心發展在一定階段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個別差異,教學中只有針對學生共同特征和個別差異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新課程體現基礎性、普及性,要人人學有價值的知識,不同的人在教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應因材施教,分層設計目標,分層實施教育,培養出個性豐滿的學生,讓每一個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獨特的才華和興趣,感受成功。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2 轉變學生學的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傳統的、單一的、他主的和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多樣化的、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以知識為載體,開放學生的全部感官,把知識的學習變為他們生命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知識的領悟,提高技能,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1 主動性學習

教學的藝術在于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動機,通過探究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就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學生的主動性,要在課堂上體現“四性”:學生看書、思考的積極性;學生有提出問題、親手實踐的主動性;學生有發表見解、敢于辯論、能發現并糾正別人錯誤的獨立性;學生有求同存異,發現別人沒發現的問題,從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徑的創造性。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探究的目的,自主完成探究的全過程,這樣,規律在學生認知結構中不光只是以文字形式呈現,它作為知識內容的一部分已存在于學生的頭腦中,應該說,學生學習到的專業知識是比較完整的。

2.2 體驗性學習

“體驗性學習”是指人們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反復觀察、實踐、練習,對情感、行為、事物的內省體察,最終認識到某些可以言說或未必能夠言說的知識,掌握某些技能,養成某些行為習慣,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態度、觀念的過程。它是一種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導下的,符合時代要求,符合中職學生心理認知、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學習方式。對于專業學科,“體驗性學習”是指教師精心設計適度體驗水平的教學活動,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接受教師的組織引導,通過行為、認知和情感的整體參與,獲得對專業事實與經驗的和諧體驗 ,并進而發展能力的過程。讓學生進行體驗,不但有助于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專業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同時學生在進入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性學習中能夠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的內心感悟。

2.3 合作互動性學習

合作是現代社會一個重要的,需要學習和養成的生存本領。合作互動式學習方式,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通過不同基礎學生之間責任明確的分工、合作、互助,形成知識、思維和能力上的互補,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動腦、動手、動口,在集體學習中積極主動地與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獲得相關知識,形成合作的理念,鍛煉了合作的能力,達成了教學目標,促進班級體的整體認知水平。這種合作性學習,可以以小課題長作業的方式進行。小課題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過作業的形式布置。長作業是課題學習在課外的延伸。小課題長作業注重發現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在尋求解決問題方案的同時,有助于激發其興趣,從而能自主地進行主動性學習。

總之,專業課程的學習方式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過程。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世界,解決問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與人分享、獨立思考的氛圍中,傾聽、質疑、說服、推廣而直至感到豁然開朗,這是專業課程學習的一種境界。

[1]中職專業課程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9.

[2]郭友.新課程下教師教學技能與培訓[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新課程下教師專業發展[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體驗性專業課程新課程
淺談小學數學的體驗性學習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體驗性學習,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