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中職化學課堂情境教學

2014-09-17 02:54陳紅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創設情境

陳紅

摘要:對中職學生的化學教育,需要結合學生和學科實際情況,從多方面采取積極措施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使書本知識與實驗結合、與生活結合、與實踐結合,激發學生興趣,才能使學生愿意學習,且能夠學以致用,提高化學素養。

關鍵詞:中職化學教育;課堂情境教學 創設情境

近幾年來,中職學校錄取生的學習基礎普遍比較差,相當部分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特別對數學、物理、化學學習能力極弱。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情商差的現象,任性驕橫,以自我為中心,自律、獨立能力比較差,情緒不穩定,急躁易怒,做事缺乏恒心、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受挫折能力差。針對這種現狀,如何在化學課上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就需要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創設豐富的課堂情境教學。

一、利用生活創設情境

基礎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化學知識廣泛深刻地滲透進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化學物質、化學現象、化學變化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此,加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是提高基礎化學課堂教學有效的方法。

課堂教學“生活化”即是將教學置于學生廣闊的生活中,以解讀學生生活,引領學生生活并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方法?;A化學課程本身是以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為宗旨的課程,呵護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生化學興趣,引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體驗化工生產過程的基礎學科。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往往令人匪夷所思。其實,有很多的變化從化學的視角分析就可以得到疑問的答案。

比如“蘋果汁變色”的現象,用榨汁機把青蘋果榨成汁,果汁短時間顯淺綠色,放置幾分鐘后,蘋果汁變成的黃顏色逐漸加深,加入維生素C藥片粉末,攪拌溶解,蘋果汁很快由黃色變淺或變為原狀。該生活現象內含的化學知識包含Fe2+和Fe3+之間的相互轉化,即蘋果汁中的Fe2+被氧化劑(氧氣)氧化為Fe3+,Fe3+被還原劑(維生素C)還原成Fe2+。該生活現象既可以適合于鐵內容的教學,也可以適合于氧化還原知識教學,作為教材教學的實驗補充作用。這不僅提供給學生一個“生活化”看待化學的視角,而且是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一種“化學的生活化”處理手段,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了生活中飲食營養價值相關知識,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化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又如“環境污染”的問題,空氣是最重要的物質,但是現在空氣已受到嚴重污染。接著讓學生了解到哪些物質是空氣污染物,并結合本地區不同工廠對空氣的污染,有針對性地讓學生討論防治空氣污染的辦法。最后讓同學們討論保護空氣自身能做什么?討論結果有:不任意焚燒垃圾、多植樹造林、改變能源結構、學好化學知識等,這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又能積極反思我們能夠為空氣質量的改善做些什么?“環境污染”的治理,除了政府部門的努力之外,我們每個人的化學素養也深深的影響著治理的進展。如一次性筷子、塑料購物袋等等的使用??纯次覀兊男@,快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代替了傳統餐具,剩飯剩菜、暴殄天物代替了兒時朗朗上口的“粒粒皆辛苦”。年復一年的志愿者活動紅紅火火,可為何今天的志愿者明天卻可能一反身份在同一地方成了環境的污染者:郊外、公共場所、風景區里的垃圾塑料袋酒瓶碎渣和烤焦的山石能證明這點?!安粊y扔垃圾”是孩提時代就知道的道理。這種令人困惑和尷尬的局面,正是包括化學素養在內的人文教育不到位甚至缺失所致。從我們手里走出去的一代代人無益于公民素質的優化,無益于環境意識的深入人心,無益于憂患意識的強化,甚至反而成為漠然者破壞者時,我們的化學教育還有什么意義與社會收效?我們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社會從何談起?

二、創設化學實驗情境,促使學生參與教學,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從化學學科的建立和發展來看,化學實驗是它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檢驗化學科學知識真理性的標準,是學生獲取和檢驗化學知識的重要媒體和手段。因此,化學實驗在化學這門學科中具有突出的意義,沒有實驗,就沒有化學,即“實驗是化學的生命”。同樣,學習化學只有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才能建立起學習化學的科學的思維方法。例如,在“鈉”這一節教學中將鈉與水的反應的演示實驗改為先把兩枚鐵釘分別放入裝有水和硫酸銅溶液的兩支試管,所觀察到的現象是學生已有知識就能解釋,再將兩小粒黃豆大的金屬鈉分別投入盛有水和硫酸銅溶液的兩個小燒杯中。后一組實驗是那么的有趣、精彩,引起學生的陣陣的驚嘆,同時由于后一組現象是己有知識無法解釋,使學生急于知道原因,激發學生探求科學的奧秘。另外,把課本中的驗證性實驗編為探究性實驗,讓學生邊做、邊看、邊想,再經過分析、歸納、總結,促使他們在切身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同時,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親自動手、動腦,享受探求化學奧秘的樂趣?;瘜W實驗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是化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讓學生“具有科學精神,形成科學態度,學會科學方法"。通過創設不同的教育情境,在化學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對于培養學生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進而達到提高學生成績、增強學生信心和養成良好習慣的教學目的。

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時常聽到一些利用化學實驗現象、化學知識的騙術,對此如何去識別呢?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從化學的視角看待這些不良行為,去揭示他們的騙術呢?比如近年來我國頻頻出現的假元寶騙局,讓不少中老年人上當受騙。騙子之所以屢屢得手,主要還是由于受騙人缺乏對黃金的必要了解。金是一種極不活潑的黃色金屬,自然界中大多數以游離態的形式存在。任何溫度下,氧氣對金都沒有作用,所以中國有“真金不怕火煉”這句俗語。鹽酸、硫酸等酸都不能單獨與金發生反應。騙子手里的金元寶、金佛像等“黃金”大多是銅的合金,如銅鋅合金。它們顏色為黃色,但表面經常有淺綠色的氧化斑—“銅綠”,有的斑點很淺很小在“元寶”聚集而使黃色“元寶”看上去偏綠色。當然最好到有權威的檢驗機構進行檢測,也可以通過灼燒的方法,看是否變色。讓學生知道,面對騙術,只要我們采用我們學到的知識,進行科學的分析,騙術是無處遁形的。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在當前教育活動中越來越普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學中要運用多媒體提供豐富的、真實的背景資料,它反映知識在實際中運用的方法,它要求考慮實際問題的復雜性并從中進行探索,以便學生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通過動畫、圖形、聲音的演示,加上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原有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認同我們的概念和思維方式,并內化到自己新的認知結構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維方式。我們要掌握應用多媒體技巧,依據化學學科內容、課程特色、講授環境等因素,創設聲情并茂的講授情境,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咱們可以創立一個仿真化學實驗室。試管、燒杯、酒精燈、鐵架臺、燒瓶、錐形瓶、集氣瓶、漏斗、導管等這些真實實驗室中的器具,在仿真實驗室中應有盡有。學生可以自由地搭建實驗儀器、實驗藥品,并讓它們有聲有色。

四、應用化學史創設情境

在化學講授歷程中貫通化學史,可使講授不僅局限于現成知識自身的動態結果,還可以追溯到它的起源以及動態變質,展現出在意識歷程中的科學態度以及科學思維,使學生學到成長知識以及運用知識的科學方法。例如,在學習《原子布局》時,闡述人類對于原子布局實踐的意識歷程:古希臘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1808年道爾頓(Dalton)原子模型→1897年湯姆遜(Thomson)模型→1904年奈岡(Nagaoka)模型→1911年盧瑟福(Rutherford)模型→1913年玻爾(Bohr)模型→1932年西奇維克(Chadwick)模型→世紀20年代以來古代電子云模型。不同時代的模型反饋出了科學家對于原子的造成及其外部布局的秘密探究結果,展現了科學實踐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跟著科學技術的成長以及人們意識程度的普及,科學實踐會逐步推動技術發展。每一個新模型的提出,都推進了原子布局知識的進一步成長。人類對于原子的意識歷程也會跟著新的實驗實踐活動而逐步深化。通過引入如許的化學史內容,可讓學生比較深入地理解實踐對科學的推動作用以及模型建構在科學知識產生歷程中的意義。

總之,對中職學生的化學教育,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從多方面采取積極措施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使書本知識與實驗結合、與生活結合、與實踐結合,激發學生興趣,才能使學生愿意學習,且能夠學以致用,提高化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馮衛東,《情境教學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張家治,《化學史教程》山西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創設情境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再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
注入活力奏響高中政治課堂美麗的華章
英語教學中的愉快教學嘗試
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如何將生活實踐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
建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淺談初三語文閱讀教學
也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