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創新能力培養之我見

2014-09-17 02:54郭紅梅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2014年17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創新能力培養

郭紅梅

摘要:高中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具有發明創造的潛能。因此,要培養創造型人才,必須把學生潛在的創造力解放出來,抓住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開展創造性教學,即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結合生物學科教學的特點,挖掘教材內容中所蘊含的創造性因素,在傳授知識、發展智能的同時,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創造性個性,培養創造精神。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生物學教育工作者決不能落伍,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為此,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護好奇心 激發求知欲

好奇心是人對新鮮事物產生詫異并進行探究的一種行為;求知欲是人渴望獲取知識的一種心理狀態。好奇心若能轉化成求知欲則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也是創造力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學生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如:在介紹“生物的進化”時,講到雞的祖先是原生野雞時,有些學生會問:“原雞的祖先是什么?”“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介紹“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時,學生提問:“為什么我的上眼皮是一個單,一個雙?”“我的曾祖父、父親都是禿頂,而祖父卻沒有禿頂?”…… 這些問題書本上找不到答案,卻又與書本知識有關聯,此時,我總是給予鼓勵,并組織學生結合已學知識互相探討一番,或者先將問題帶回家思考,下堂課再來討論。在此基礎上,我才將問題與理論有機結合,進行解答。這樣一來,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明顯提高了,由此還極大地誘發了學生的創新欲望。另外,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進行巧妙的設疑也能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在講綠色植物的水分代謝時,先問學生:你們吃過糖醋蒜嗎?它們是怎樣淹制的?為什么蒜會變得又酸又甜?這些問題學生會很感興趣,這時教師再引入“水分代謝”的內容就非常輕松了。又如講“輸血和血型”時,談到19世紀,醫生們為了搶救在戰場上失血過多的傷員,嘗試為傷員輸血,開始竟獲得了意外的成功,可當他們喜出望外如法為其他傷員輸血治療時,很多傷員不但沒有被救活,反因輸血而馬上死掉了。這一事實令醫生們大惑不解,這時可及時追問學生:為什么同樣輸血,有的救了命,有的卻送了命呢?此時,學生的注意力會明顯集中起來,都急于知道輸血救命和送命的道理,這時再講解相關內容,學生會很輕松地接受。

二、善于發現和正確對待創造型學生

大凡創造型的學生多數具有以下特征:淘氣、頑皮、愛爭辯、不受約束、常有越軌行為;平時好出鬼點子;愛提一些怪問題;對事物經常持懷疑態度…… 其實,就在學生的“點子”中很可能孕育著創造的因素,在學生對事物的懷疑態度中很可能引出新的發現,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善于發現和挖掘“創造型苗子”,對于出現上述情況的學生,應及時給予鼓勵和正確評價。有關這方面,一位美國教師在上“蚯蚓”一課時的做法對我們的啟發很大,值得借鑒。他在講課之前沒有把蚯蚓用解剖盤裝好放在每位同學的桌上,而是讓同學們自己到講臺前去領,由于蚯蚓太滑,不少同學不得不爬到桌下或地上,費了好大周折。這位教師并沒流露出半點不快 .…… 在講課過程中,有的同學說:“老師,我剛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嘗了嘗有咸味?!币灿械恼f:“老師,我用線把蚯蚓扎好后吞入喉嚨,過一會把它拉出來,它還在蠕動,說明它生命力很強?!庇龅竭@些貌似出格的學生,這位教師非但沒有批評,還給予了極高評價。也許,未來的創新家和科學家就是在這樣的鼓勵和評價中萌發的。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決定著一個人能否創新及創新能力的大小,是創新素質的核心。愛因斯坦早有斷言:“創新并非邏輯推理的結果?!币虼?,在生物學教學中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等創造性思維能力。逆向思維是有意識地從常規思維的反方向去思考問題。如:在學習高中教材《減數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成熟》一節內容時,可提出設問:“同學們知道,在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46條,如果精子和卵細胞是通過有絲分裂的方式產生的,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學生必然會答:“在后代個體中染色體數目將不再是一個恒定數值,由此引出減數分裂的有關內容。這樣安排,要比直接向學生灌輸減數分裂的概念容易理解,在此期間,還培養了學生的 逆向思維能力。而發散性思維則是一種多方向、多數量、全面展開的輔射型思維方式,它具有明顯的開拓和創新作用,是創新思維中最可貴的思維形式。在傳統的生物學教學中,教師還常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識結構,按照單向思維方式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應該說,這種方式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但是長期按照這種方法去思考問題就會形成“思維定式”,學生只會按照教師所講、書上所學去機械模仿,使學科教學僅成為單純的知識遺產的傳遞和前人思維方式的繼承,從而嚴重地制約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教師要努力改變傳統的只注重習題結果唯一性、標準性的練習,盡可能多地出一些一題多解、一問多答的開放性練習,從而促進學生廣泛地搜尋自己的記憶儲存,盡可能提取更多的信息來尋求答案。如在講完條件反射后,傳統的鞏固練習題往往是:什么叫條件反射?舉例說明條件反射的形成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唯一所希望的是得到與“標準”一樣的答案,較少關心其學習思考的過程。其結果是抄書本上現成的相關內容,學生的答案幾乎完全一致。反之,練習題如果換成:結合生活實際,請你設計一個條件反射建立和消退的實驗。此題一出,學生的思維空間立即被擴大,在解題過程中不但鞏固了課堂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只要抓住創新這一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抓住了培養未來人才的牛鼻子,就一定會培養造就一大批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人才。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創新能力培養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