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扮演法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4-09-26 15:52梁峰麗
化學教與學 2014年9期
關鍵詞:中學化學角色扮演合作學習

梁峰麗

摘要:文章針對目前高一學生學習化學物質性質及轉化關系時遇到的困難,提出了在教學中實施角色扮演法。

關鍵詞:中學化學;角色扮演;合作學習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9-0052-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17

一、角色扮演法的的、提出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及性質變化的學科,物質之間的轉化實驗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因為化學學科所涉及的物質的性質、物質之間的轉化較多,也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本文以蘇教版《化學1》為例,根據教學進度的安排,在高一上學期學生需學習包含了高中階段所需掌握的絕大多數的無機物質的性質及轉化關系。學生普遍出現一時難以完全理解,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為了應付考試,只好進行死記硬背,通常是記得慢、忘得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和對其他人的教學觀察來看,學生從高一的平時學習到高二的學業水平測試復習再到高三的高考復習,教師和學生都會花費很多時間在物質性質、用途,尤其是物質間相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上。但多年的事實表明,最終效果和投入不成正比關系,于是老師、家長、學生均認為化學是一門很難的學科。為了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們在高一升高二分科時紛紛主動或被動地放棄化學,導致了江蘇省近些年選考化學考生比例呈下降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們目前化學教學確實存在著問題。

二、角色扮演法的相關理論

按照當代教學模式的分類方法,角色扮演屬于一種以研究社會行為和解決價值矛盾為取向的“問題解決模式”。角色扮演在課堂教學中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 在教師的組織下, 由教師或學生依據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 在扮演過程中開展學習的活動[1]。本文中的角色扮演是一個更廣意義上的概念,本文中的學生所扮演的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物角色,而是某種化學物質,這也相當于把化學物質擬人化了,讓原本沒有生命的物質變得鮮活起來,能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某些事物與自身的關系密切時,總是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這也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為了發揮角色扮演法的積極作用,筆者在教學中對高一新生實施了“角色扮演法”,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建議進行不斷的完善。

三、角色扮演法的實施

1. 前期準備工作

教師提前整理出學生在《化學1》中需重點掌握的物質,見表1。

教師根據班級人數,按照化學物質在教學中的重要程度選擇和班級人數相同的物質,讓學生明確角色扮演法的實施方法和意義,安排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所希望代表的物質。如果出現多名同學選擇同一種物質的情況,將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通過測試他們對該種物質性質掌握的熟練程度,最熟練者獲勝;如果出現某種物質學生都不愿意選擇,可以考慮換一種其它物質。以此方法,讓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代表物質,也就是每位學生都有了自己所扮演的物質角色。

2. 具體實施過程

(1)改變稱呼。每位學生都有了自己所扮演的物質角色后,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和同學之間可以用所扮演物質的名稱來稱呼對方,這樣可以在無意中強化這些物質,讓學生更有角色的感覺。當然這里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些學生不喜歡物質名稱來稱呼自己,那就依然用姓名。在實際實施中,我們班級有45人,其中有6人要求稱呼自己姓名。

(2)熟悉自己的角色物質。每位學生提前查閱資料、收集自己所扮演物質的性質、用途等,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并要求他們在教學內容涉及到該物質時,能夠起到引領大家的作用。教師要適時了解每位同學對自己的角色物質的掌握情況,當某些同學在自己的準備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幫助。這樣可以讓每位同學迅速熟悉自己扮演的物質角色。年輕的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熱心,他們都是在充滿興趣的情況下掌握了自己的物質角色的性質及用途,并且充滿信心的準備發揮自己的領頭作用。

(3)協助和督促班級其他同學熟練掌握自己的角色物質。舉例來說,王東選擇的物質角色是氯氣,王東首先要自己掌握好有關氯氣的所有學習內容;其次,當氯氣的教學內容結束時,老師對班級學習氯氣的情況進行分析匯總,根據老師的分析和學生的自我評價,找出學習氯氣的性質有困難的同學,及時與王東進行溝通,根據每個同學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由王東負責幫助他們學好氯氣,確保每位同學都能成功掌握王東的角色物質。通過這樣的安排,如果班級有45位學生,每個學生都熟練掌握了一種物質,并且在另外44個同學的協助下掌握了44個角色物質,高中化學中的多數重點物質就能被學生牢牢掌握了。當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會總結出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了,對于其它物質的性質和轉化就會很容易地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了。

(4)自由組合成小組。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建議對于一些選擇了含有同種元素物質的同學,可以采取小組制的形式進行學習。比如選的六位同學,他們組成鋁元素組,小組成員之間在準備及后期的協助過程中都可以進行有效交流,大家互相幫助,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讓他們學會了合作,有助于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四、角色扮演法的學習效果

1.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我告知學生要進行角色扮演學習時,他們都是很積極的予以支持,并且按照原定計劃選擇了自己的角色物質,學習熱情很高漲。學生反饋說當聽到別人在說自己的角色物質時,總是特別的關注,而在化學課堂上經常涉及具體物質的性質、用途等,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也變得更加靈活。

2. 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互相協助的過程中,可以和很多同學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進行模仿、學習,從而創造出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僅對化學學科的學習有幫助,也能對其它學科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影響。

3. 增強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互相協助學習的過程中,增加了同學間的交流,讓原本一些內向的學生活潑起來,學會了與不熟悉的同學交流,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與人溝通的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學習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角色扮演法正是給學生提供了自我發展的平臺,教師應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機會。

4. 樹立學生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積極幫助他人、讓全班的同學學好自己的角色物質,這樣的做法就要求學生有自己的責任感,當然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能產生成就感,這有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也可以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

5.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實施角色扮演法的班級學生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水平明顯高于未實施的平行班。

五、角色扮演法的學習反思

1. 因為學生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物質性質的難易,使得一些同學認為自己擔任的角色物質太難,在自我學習和協助其他同學的過程中,出現畏難情緒,降低了積極性。針對這樣的情況,要發揮出教師的作用,教師主動為這些學生承擔掉一部分任務,這樣就可以使班級的學習順利的進行下去。

2.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同學們積極學習的時候,教師不能做旁觀者,而是時刻關注他們學習的進展情況,適時進行協助、表揚、鼓勵,把同學們好的做法加以宣傳,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好班級的組織工作。

3. 廣義上的角色扮演不僅可以在化學物質的學習上應用,也可以加以拓展,即使是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可以劃分成不同的內容,讓他們承擔各自的任務,互相協助學習。

參考文獻

[1] 梁志國.淺議角色扮演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科教育,2004,(12):39-41

[2]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12):29-31

[3] 吳偉健,桂新春.角色扮演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活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13):77-78endprint

摘要:文章針對目前高一學生學習化學物質性質及轉化關系時遇到的困難,提出了在教學中實施角色扮演法。

關鍵詞:中學化學;角色扮演;合作學習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9-0052-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17

一、角色扮演法的的、提出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及性質變化的學科,物質之間的轉化實驗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因為化學學科所涉及的物質的性質、物質之間的轉化較多,也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本文以蘇教版《化學1》為例,根據教學進度的安排,在高一上學期學生需學習包含了高中階段所需掌握的絕大多數的無機物質的性質及轉化關系。學生普遍出現一時難以完全理解,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為了應付考試,只好進行死記硬背,通常是記得慢、忘得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和對其他人的教學觀察來看,學生從高一的平時學習到高二的學業水平測試復習再到高三的高考復習,教師和學生都會花費很多時間在物質性質、用途,尤其是物質間相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上。但多年的事實表明,最終效果和投入不成正比關系,于是老師、家長、學生均認為化學是一門很難的學科。為了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們在高一升高二分科時紛紛主動或被動地放棄化學,導致了江蘇省近些年選考化學考生比例呈下降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們目前化學教學確實存在著問題。

二、角色扮演法的相關理論

按照當代教學模式的分類方法,角色扮演屬于一種以研究社會行為和解決價值矛盾為取向的“問題解決模式”。角色扮演在課堂教學中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 在教師的組織下, 由教師或學生依據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 在扮演過程中開展學習的活動[1]。本文中的角色扮演是一個更廣意義上的概念,本文中的學生所扮演的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物角色,而是某種化學物質,這也相當于把化學物質擬人化了,讓原本沒有生命的物質變得鮮活起來,能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某些事物與自身的關系密切時,總是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這也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為了發揮角色扮演法的積極作用,筆者在教學中對高一新生實施了“角色扮演法”,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建議進行不斷的完善。

三、角色扮演法的實施

1. 前期準備工作

教師提前整理出學生在《化學1》中需重點掌握的物質,見表1。

教師根據班級人數,按照化學物質在教學中的重要程度選擇和班級人數相同的物質,讓學生明確角色扮演法的實施方法和意義,安排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所希望代表的物質。如果出現多名同學選擇同一種物質的情況,將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通過測試他們對該種物質性質掌握的熟練程度,最熟練者獲勝;如果出現某種物質學生都不愿意選擇,可以考慮換一種其它物質。以此方法,讓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代表物質,也就是每位學生都有了自己所扮演的物質角色。

2. 具體實施過程

(1)改變稱呼。每位學生都有了自己所扮演的物質角色后,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和同學之間可以用所扮演物質的名稱來稱呼對方,這樣可以在無意中強化這些物質,讓學生更有角色的感覺。當然這里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些學生不喜歡物質名稱來稱呼自己,那就依然用姓名。在實際實施中,我們班級有45人,其中有6人要求稱呼自己姓名。

(2)熟悉自己的角色物質。每位學生提前查閱資料、收集自己所扮演物質的性質、用途等,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并要求他們在教學內容涉及到該物質時,能夠起到引領大家的作用。教師要適時了解每位同學對自己的角色物質的掌握情況,當某些同學在自己的準備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幫助。這樣可以讓每位同學迅速熟悉自己扮演的物質角色。年輕的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熱心,他們都是在充滿興趣的情況下掌握了自己的物質角色的性質及用途,并且充滿信心的準備發揮自己的領頭作用。

(3)協助和督促班級其他同學熟練掌握自己的角色物質。舉例來說,王東選擇的物質角色是氯氣,王東首先要自己掌握好有關氯氣的所有學習內容;其次,當氯氣的教學內容結束時,老師對班級學習氯氣的情況進行分析匯總,根據老師的分析和學生的自我評價,找出學習氯氣的性質有困難的同學,及時與王東進行溝通,根據每個同學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由王東負責幫助他們學好氯氣,確保每位同學都能成功掌握王東的角色物質。通過這樣的安排,如果班級有45位學生,每個學生都熟練掌握了一種物質,并且在另外44個同學的協助下掌握了44個角色物質,高中化學中的多數重點物質就能被學生牢牢掌握了。當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會總結出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了,對于其它物質的性質和轉化就會很容易地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了。

(4)自由組合成小組。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建議對于一些選擇了含有同種元素物質的同學,可以采取小組制的形式進行學習。比如選的六位同學,他們組成鋁元素組,小組成員之間在準備及后期的協助過程中都可以進行有效交流,大家互相幫助,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讓他們學會了合作,有助于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四、角色扮演法的學習效果

1.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我告知學生要進行角色扮演學習時,他們都是很積極的予以支持,并且按照原定計劃選擇了自己的角色物質,學習熱情很高漲。學生反饋說當聽到別人在說自己的角色物質時,總是特別的關注,而在化學課堂上經常涉及具體物質的性質、用途等,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也變得更加靈活。

2. 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互相協助的過程中,可以和很多同學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進行模仿、學習,從而創造出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僅對化學學科的學習有幫助,也能對其它學科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影響。

3. 增強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互相協助學習的過程中,增加了同學間的交流,讓原本一些內向的學生活潑起來,學會了與不熟悉的同學交流,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與人溝通的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學習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角色扮演法正是給學生提供了自我發展的平臺,教師應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機會。

4. 樹立學生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積極幫助他人、讓全班的同學學好自己的角色物質,這樣的做法就要求學生有自己的責任感,當然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能產生成就感,這有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也可以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

5.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實施角色扮演法的班級學生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水平明顯高于未實施的平行班。

五、角色扮演法的學習反思

1. 因為學生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物質性質的難易,使得一些同學認為自己擔任的角色物質太難,在自我學習和協助其他同學的過程中,出現畏難情緒,降低了積極性。針對這樣的情況,要發揮出教師的作用,教師主動為這些學生承擔掉一部分任務,這樣就可以使班級的學習順利的進行下去。

2.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同學們積極學習的時候,教師不能做旁觀者,而是時刻關注他們學習的進展情況,適時進行協助、表揚、鼓勵,把同學們好的做法加以宣傳,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好班級的組織工作。

3. 廣義上的角色扮演不僅可以在化學物質的學習上應用,也可以加以拓展,即使是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可以劃分成不同的內容,讓他們承擔各自的任務,互相協助學習。

參考文獻

[1] 梁志國.淺議角色扮演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科教育,2004,(12):39-41

[2]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12):29-31

[3] 吳偉健,桂新春.角色扮演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活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13):77-78endprint

摘要:文章針對目前高一學生學習化學物質性質及轉化關系時遇到的困難,提出了在教學中實施角色扮演法。

關鍵詞:中學化學;角色扮演;合作學習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9-0052-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17

一、角色扮演法的的、提出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及性質變化的學科,物質之間的轉化實驗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因為化學學科所涉及的物質的性質、物質之間的轉化較多,也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本文以蘇教版《化學1》為例,根據教學進度的安排,在高一上學期學生需學習包含了高中階段所需掌握的絕大多數的無機物質的性質及轉化關系。學生普遍出現一時難以完全理解,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為了應付考試,只好進行死記硬背,通常是記得慢、忘得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和對其他人的教學觀察來看,學生從高一的平時學習到高二的學業水平測試復習再到高三的高考復習,教師和學生都會花費很多時間在物質性質、用途,尤其是物質間相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上。但多年的事實表明,最終效果和投入不成正比關系,于是老師、家長、學生均認為化學是一門很難的學科。為了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們在高一升高二分科時紛紛主動或被動地放棄化學,導致了江蘇省近些年選考化學考生比例呈下降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們目前化學教學確實存在著問題。

二、角色扮演法的相關理論

按照當代教學模式的分類方法,角色扮演屬于一種以研究社會行為和解決價值矛盾為取向的“問題解決模式”。角色扮演在課堂教學中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 在教師的組織下, 由教師或學生依據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 在扮演過程中開展學習的活動[1]。本文中的角色扮演是一個更廣意義上的概念,本文中的學生所扮演的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物角色,而是某種化學物質,這也相當于把化學物質擬人化了,讓原本沒有生命的物質變得鮮活起來,能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某些事物與自身的關系密切時,總是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這也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為了發揮角色扮演法的積極作用,筆者在教學中對高一新生實施了“角色扮演法”,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建議進行不斷的完善。

三、角色扮演法的實施

1. 前期準備工作

教師提前整理出學生在《化學1》中需重點掌握的物質,見表1。

教師根據班級人數,按照化學物質在教學中的重要程度選擇和班級人數相同的物質,讓學生明確角色扮演法的實施方法和意義,安排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所希望代表的物質。如果出現多名同學選擇同一種物質的情況,將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通過測試他們對該種物質性質掌握的熟練程度,最熟練者獲勝;如果出現某種物質學生都不愿意選擇,可以考慮換一種其它物質。以此方法,讓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代表物質,也就是每位學生都有了自己所扮演的物質角色。

2. 具體實施過程

(1)改變稱呼。每位學生都有了自己所扮演的物質角色后,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和同學之間可以用所扮演物質的名稱來稱呼對方,這樣可以在無意中強化這些物質,讓學生更有角色的感覺。當然這里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些學生不喜歡物質名稱來稱呼自己,那就依然用姓名。在實際實施中,我們班級有45人,其中有6人要求稱呼自己姓名。

(2)熟悉自己的角色物質。每位學生提前查閱資料、收集自己所扮演物質的性質、用途等,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并要求他們在教學內容涉及到該物質時,能夠起到引領大家的作用。教師要適時了解每位同學對自己的角色物質的掌握情況,當某些同學在自己的準備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幫助。這樣可以讓每位同學迅速熟悉自己扮演的物質角色。年輕的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熱心,他們都是在充滿興趣的情況下掌握了自己的物質角色的性質及用途,并且充滿信心的準備發揮自己的領頭作用。

(3)協助和督促班級其他同學熟練掌握自己的角色物質。舉例來說,王東選擇的物質角色是氯氣,王東首先要自己掌握好有關氯氣的所有學習內容;其次,當氯氣的教學內容結束時,老師對班級學習氯氣的情況進行分析匯總,根據老師的分析和學生的自我評價,找出學習氯氣的性質有困難的同學,及時與王東進行溝通,根據每個同學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由王東負責幫助他們學好氯氣,確保每位同學都能成功掌握王東的角色物質。通過這樣的安排,如果班級有45位學生,每個學生都熟練掌握了一種物質,并且在另外44個同學的協助下掌握了44個角色物質,高中化學中的多數重點物質就能被學生牢牢掌握了。當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會總結出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了,對于其它物質的性質和轉化就會很容易地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了。

(4)自由組合成小組。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建議對于一些選擇了含有同種元素物質的同學,可以采取小組制的形式進行學習。比如選的六位同學,他們組成鋁元素組,小組成員之間在準備及后期的協助過程中都可以進行有效交流,大家互相幫助,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讓他們學會了合作,有助于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四、角色扮演法的學習效果

1.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我告知學生要進行角色扮演學習時,他們都是很積極的予以支持,并且按照原定計劃選擇了自己的角色物質,學習熱情很高漲。學生反饋說當聽到別人在說自己的角色物質時,總是特別的關注,而在化學課堂上經常涉及具體物質的性質、用途等,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也變得更加靈活。

2. 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互相協助的過程中,可以和很多同學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進行模仿、學習,從而創造出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僅對化學學科的學習有幫助,也能對其它學科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影響。

3. 增強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互相協助學習的過程中,增加了同學間的交流,讓原本一些內向的學生活潑起來,學會了與不熟悉的同學交流,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與人溝通的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學習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角色扮演法正是給學生提供了自我發展的平臺,教師應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機會。

4. 樹立學生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積極幫助他人、讓全班的同學學好自己的角色物質,這樣的做法就要求學生有自己的責任感,當然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能產生成就感,這有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養成,也可以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

5.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實施角色扮演法的班級學生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水平明顯高于未實施的平行班。

五、角色扮演法的學習反思

1. 因為學生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物質性質的難易,使得一些同學認為自己擔任的角色物質太難,在自我學習和協助其他同學的過程中,出現畏難情緒,降低了積極性。針對這樣的情況,要發揮出教師的作用,教師主動為這些學生承擔掉一部分任務,這樣就可以使班級的學習順利的進行下去。

2.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同學們積極學習的時候,教師不能做旁觀者,而是時刻關注他們學習的進展情況,適時進行協助、表揚、鼓勵,把同學們好的做法加以宣傳,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好班級的組織工作。

3. 廣義上的角色扮演不僅可以在化學物質的學習上應用,也可以加以拓展,即使是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可以劃分成不同的內容,讓他們承擔各自的任務,互相協助學習。

參考文獻

[1] 梁志國.淺議角色扮演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科教育,2004,(12):39-41

[2]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12):29-31

[3] 吳偉健,桂新春.角色扮演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活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13):77-78endprint

猜你喜歡
中學化學角色扮演合作學習
談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實施
角色扮演法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思考
角色扮演
基于手持技術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應用的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推進合作學習激活中職英語教學研究
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例析中學化學中對硝酸強氧化性的
聚焦中學化學中的兩大定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