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葉一清凈,一花一妙香

2014-10-21 16:42沈穩松
中國文藝家 2014年9期
關鍵詞:物象花鳥畫筆墨

沈穩松

老子的“大象無形”獨特思想,是中國審美觀念藝術的總方略,是來制約有限之形和對無限之形的引領。

中國繪畫“形”的藝術,是對自然天地之“象”的摹仿與臨??;但自然之象的美,是可以原封不動地被再現的,即便再準確的摹仿,也只是自然的一個“影子”,離“永恒理念”或“道”尚且遠得很。臨摹的真正意義,只能是師自然、師造化、師本真?!八囆g的目的絕不是正確的模仿?!碧觳诺哪∑?,即高級的藝術品,是勝過自然的,它不是自然的翻版,不是以樣畫葫蘆的寫實主義。形上曰道,形下曰器,欲言上下,必先知形,欲求忘形,首當了形?!靶巍迸c“器”,概念最為相近,都是客觀的、物質的、可見的,是“道”的具體化,“道”因之而顯。繪畫是造“形”的藝術,沒有“造”的意識,藝術性并無從得來?!跋蟆?,因其“無形”,所以要“忘形”,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賞鑒中國繪畫,其重點在于神,“唯觀神采”、“神采為上”;“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這樣的評判方法和邏輯方式,是中國文藝傳統的神髓所在?!巴缘靡狻笔俏淖终Z言的神韻,“忘形得意”同樣是視覺語言的精髓。理想的中國繪畫藝術,是把心與形聯結起來,最重要的審美方法由此誕生?!耙狻?,即心;“形”,即畫?!靶摹迸c“形”結合,“意象”生焉?;B畫對于“神韻”、“意趣”的追求,形成了物體形象在造型表現上的概括和提煉。這是對自然物象的全新審視,產生了新的藝術魅力,是自然物象本身所不具有的。

一、筆墨之意象表現

“筆墨”是畫家情感表現與意象思維方式的載體,亦是中國寫意性繪畫的核心。而花鳥畫藝術的表現形態,主要是由筆與墨的運用而產生。其中用筆就是指線條,線條是中國畫造型的基本手段,它是不同于西畫的,依靠明暗調子是西畫的主要,即通過對物象利用光的投射上所產生的明暗變化來造型。依靠線條來造型則是中國畫的主旨,線條不僅用來表現物體的輪廓,也用來表現物體的質感和明暗。因此,線條更是中國畫的精髓所在,它不但有輕、重、緩、急、粗、細、曲、直、肥、瘦等很豐富的變化,而且還有濃淡、干濕、輕重、剛柔、虛實的不同。而且中國古代畫家們在實踐的基礎上還總結出了用筆的“五忌”、“六要”。用筆五忌是指忌刻、板、枯、弱、結;用筆六要是指一要自然有力,二要變化有聯系,三要蒼老而滋潤,四要松靈而凝煉,五要剛柔相濟,六要巧拙互用等。中國畫是非常講究筆墨的,古代畫家就說過:“有筆有墨謂之畫?!币簿褪钦f,只有有了筆墨,才能稱之為中國畫,沒有筆墨就不成其為中國畫,或者說有筆無墨或有墨無筆,都不能算是好畫。因而筆墨的藝術表現力極為豐富,筆墨的藝術形態大至揮灑潑墨,小到精致打點,甚至統篇渲染都得體現表達作者的“意”。

經過歷代畫家發展運用的花鳥畫筆墨結構,已經邁進了成熟的穩定時期,創造了自己的一套筆墨語言的獨立系統。盡管花鳥畫沒有完全摒棄“形”的因素,但其中運用點線面表現結構形象的手法,卻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意象”之美。筆墨結構的意象美不但沒有直接描繪那些“形”的外部結構,而是獨立的“意象”造型。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花鳥畫已經突出了藝術欣賞的價值,擺脫了封建時代的社會功利?;B畫從宮廷畫師與文人墨客手中掙脫出來,已經成為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筆墨構成了中國畫自然屬性的重要部分,可以講,沒有筆墨也就沒有中國畫,這個問題在花鳥畫中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元人趙孟頫的“石如飛白木如篆,寫竹還應八法通”,還是鄭板橋的“作字如畫蘭”,都體現出筆墨在花鳥畫中的重要位置。南齊謝赫《古畫品錄》把“骨法用筆”作為繪畫“六法”之一,唐人張彥遠則講:“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對花鳥畫筆墨,不能單純著眼于筆墨的技法意義上。石濤講過:“借筆墨圖寫萬物而陶泳乎我?!敝袊鴤鹘y繪畫是在儒、釋、道互補的哲學中發展起來的,主張“天人合一”,“觀萬物達于心而后立象”。這個“達于心”才是中國繪畫為象的重要環節,這種觀物,達于心后所創造的形象,才有可能是象外之象,即“大象”。如果我們把自然物象看作是“顯外的,客觀的”外自然,那么通過畫家的心靈感悟后的自然萬物就是“隱內于心”的內自然,再通過筆墨表現出來,才是畫家所要塑造的藝術形象。袁宏道講過,“善畫者師物不師人,善學者師心不師道?!奔聪髲奈镏衼?,象由心中生。惲南田論畫曰:“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者無情,本性情以為法……”在這種以情為主的繪畫活動中,產生對自然的背離是可想而知的。明人徐渭的一首題畫詩說,“我者畫尺鱗,人問此何魚?我亦不能答,張巔狂草書?!眳遣T“離奇作畫偏我愛,謂是篆隸非丹青”及石濤和尚“是蘭是竹皆是道,亂涂大葉君莫笑”之語,說明畫家性情完全取決于對筆墨的駕御。

二、花鳥畫的意象性之創造

花鳥畫意象性的創造是形象思維的載體。最早形成的花鳥畫是極富具象的,而創造的意象是對大自然升華的美感,是畫家通過觀察產生了形象思維的結果。在花鳥畫的創作上,是可以多加一點想象的表現力。不妨從畫外去開發,古代的詩人很能想象,白發可以有三千丈,丘壑可以奔騰等。佛經里說,一種華樹,春到長綠葉,開紅花;夏天長黑葉子,開白花;到了冬天大雪時,葉子變紅色,花變成玄色了。這些都是人的想象,說明畫外有廣闊的天地,容得了人們的無限想象。如齊白石的蝦,可謂是登峰造極了的藝術造詣。如果其蝦的體形結構用生理解剖去衡量,結構形體不但不準確,而且近于荒唐。其筆下的蝦,其頭部是河蝦身體而其它部分及尾部卻是海蝦的形體,如此不切實際人們卻沒有深究,反而更顯得蝦“意”十足。徐渭的潑墨葡萄,水墨淋漓,然而其與自然真實的葡萄已經是大相徑庭了。大師們雖然有造化萬物的本領,但其本質是不會變的,意象從生活中來,是畫家對生活的高度概括與提煉,所以意象不是自然生活的簡單反映。

“意象”的創造應該是意境營造的載體,即“造境取勢,遺貌取神”。它既有主觀性,又有寫意性,既能充分體現物象的形體面貌,又能鮮明地反映物象的精神面貌。換言之,中國畫偏重于主觀與表現,同時兼有再現與模擬自然的因素,但這種再現與模擬的因素必須從屬于主觀表現?!巴鈳熢旎?,中得心源”的理論及創作實踐,使自然、畫家、作品三者渾然一體。有時必須放棄物象變化的光色及真實的結構組合,使畫家更能自由地表現胸中的情感,而不受客觀物象的壓制。古人論畫:“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只有不被紛繁復雜的客觀物象的形所迷惑,才能“得心應手,迥得天意”。白石老人重要的創作原則是“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而繪畫的似與不似是畫家對描繪客觀事物時有意無意的創造活動。講究“象外之象”、“筆外之意”、“虛實相生”等等,力求營造一種浪漫逍遙的詩的意境,使其充滿了溫馨空靈的人文情調。

“意象”的創造的最大特點就一個“簡”,簡是畫面要簡要空靈,而不是內容的簡單。作畫前要多想少畫,給觀眾看見的少而想象的空間多,以極少的筆墨表現豐富的內容,“以少勝多”,“簡而不空”?!翱瞻住笔潜憩F中國畫意象美的一個重要的方法。中國畫中的空白是利用意外的強烈對比及畫面組織的構成變化無窮,通過空白的運用給人以想象的意境。此時中國畫的空白可以是江河、大海、云霧等一切客體,只要是畫面需要都可以把其客體中豐富的色彩、濃淡、明暗、體積等過濾成“空白”,能特別巧妙地表現畫面意境。

中國花鳥畫的意象性表現是中國畫筆墨造型與思想情懷的升華,是博大的精神內涵和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的最高典范,發展、創新中國畫,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文化館)

猜你喜歡
物象花鳥畫筆墨
淺析唐代壁畫中的花鳥畫
畫學叢談·花鳥畫(下)
物象再造系列
吳國良花鳥畫選
物象幾何——新藝美固整木展廳
筆墨童年
記敘文構思之“物象法”
院體花鳥畫是怎樣來的?
武術文化中“物象與興象”的博弈
筆墨廚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