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素質國際法人才的培養

2014-10-21 15:28馮壽波
中國集體經濟·下 2014年9期
關鍵詞:國際法人才培養教學

馮壽波

摘要:高素質跨國法律人才的知識結構至少包括本國法、外國法、國際法、專業外語,還要具備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F行教育體制妨礙了培養更多適應全球化和市場需要的高素質國際法人才目標的實現。高素質國際法人才的培養路徑主要包括重視國際法理論和國際關系實踐的融合、建立知識間的有機聯系、專業外語的應用和高素質教師隊伍動建設等。

關鍵詞:國際法;人才培養;教學

一、概述

21世紀是全球化時代,資本、商品、技術、人員的跨國流動程度超越歷史上的任何時期?!耙訌妵H法人才培養,努力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國際法人才,提高我國參與國際立法和國際司法活動的質量?!币驗椤胺▽W教育和法律人才能否在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直接關系到一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肩負重要國際責任的大國,有眾多復雜的國際法律事務需要國際法專業人才去處理或提出法律建議。國際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作為國家間交往的行為規范,其對談判、締結、簽署、批準、解釋、實施等諸多環節的規范都會存在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待研究。這需要更多的專家型、復合型國際法律人才。

要成為高素質的國際法人才,既要懂國內法,又要懂國際法;既要具備一定的法學理論素養,又要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既要精通母語,又要熟練掌握國際法專業外語,包括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這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然而,國內的國際法教學尚不能較好地滿足培育更多高素質法律人才的現實需要。因此,明確國際法律人才應具備的知識結構,探討如何通過國際法教學效率的提高來實現培養高素質國際法人才的目標,具有較大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二、制約我國培養高素質國際法人才的教學因素及成因

知識化、國際化、通才化將是今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全球化對國際法人才培養帶來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戰。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生活和國際交往中需要更多高素質的國際法律人才,另一方面現行培養機制難以在質量方面滿足社會需求?!翱v觀目前我國法學教育現狀,面臨兩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第一是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問題。究竟應該走職業化道路還是專業化道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二是法律人才培養目標問題。從各國法學教育的傳統及現實看,法學教育具有三個可能的目標,即培養法律學者,培養法律工作者,培養有修養的人?!本捅究齐A段而言,學生的畢業去向差異很大:進公司、做公務員、讀研、出國深造、進律所等。不同職業規劃的學生對自身所應具備的職業素養的準備重點也往往會存在差異。比如,要出國的學生特別重視外語,要參加司法考試的學生和要考研的學生對自己的學業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再加上高校本身在培養機制方面的諸多弊端,如課程設置、培養模式和目標、對師生評價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諸多局限性的疊加形成消極合力,妨礙了培養更多適應全球化和市場需要的高素質國際法人才目標的實現。學生的國際法法律英語運用能力有待加強,國際法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有待提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也需提高。應當“改變那些束縛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p>

三、高素質國際法人才的培養路徑

跨國法律人才的知識結構至少包括本國法、外國法、國際法、法律英語等,此外還應具備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為了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國際法人才,除了國家、學校制定科學、可行的培養模式、培養目標及建立合理有效的對學生、教師和高校進行考核的機制外,國際法專業教師本身的專業理論素養、教學理念和方法都會深刻、長遠地影響上述目標的實現。教師應重視國際法理論和國際關系實踐的融合及對國際法專業英語(或其他語種)的強調和應用。在課程設置上,既要重視法學專業學科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又應兼顧學生未來的實際工作需要。

(一)重視國際法理論和國際關系實踐的融合

對許多法學專業本科生來說,即使其所在學校法學院、法律系與律師事務所或當地法院等單位有合作關系,能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但往往與國際法課程不相關,與法律英語不相關。因此,難以將國際法理論與社會實踐密切聯系起來。彌補該缺陷的方法有重視時事新聞、教學視頻、專業外語、案例分析方法在培養高素質國際法人才方面的作用。德國法學職業教育中非常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各層次的法律職業教育和培訓教學安排中,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至少在一半以上,而且理論教學與實際工作交替進行”。

1. 時事新聞、視頻資料在培養國際法律人才中的作用

國際法與國內法不同,國際法與國際關系聯系密切,不重視媒體中涉及國際法學的新聞報道,就不利于學生對國際法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國際法的理論與實踐在教學中就會脫節?!盎畹膰H法不僅僅體現在案例中,也體現在作為國際法主要主體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活動中,因此要體現國際法是活的法,還必須關注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活動?!毕嚓P新聞報道或時事評論是國際法學理論與國際關系實踐相結合或服務于實踐的最好詮釋?!皩W習國際法要對當代國際事件及時跟蹤掌握,對國際形勢,特別是國際政治形勢有一個宏觀的把握。通過對近年發生的國際時事熱點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和思考?!苯處熀蛯W生都應關注這些相關信息,進行資料收集及分類工作,將最新的相關時事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這既可減少課程的枯燥性,又可溫故知新,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2014年4月3日《聯合早報》網刊登了《九段線不在聯合國海洋法框架內》一文,可就此引導學生討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成就與局限性及中國在該公約談判中的認識誤區及后果。

國際法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法律的原則和規則本身,不能只教“純粹的法律”,要講國際法背后和之上的東西,講國際法與國家間力量的關系,講國家利益與國際法的關系,講意識形態與國際法的關系,講文化傳統與國際法的關系,講國際法所追求和實現的目的。視頻資料所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動性、信息量大等特點,能將難以用語言來充分詮釋的內容具體化,減少學生理解的困難,激發學生學習和思考的興趣,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可與教師課堂教學形成優勢互補,使枯燥的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味。

2. 重視案例分析在培養高素質國際法人才中的作用

高素質的國際法人才還應具備較強的分析、應對國際法律爭端的能力?!皩H經濟法這樣實踐性很強但又離日常生活較遠的學科,案例教學法更是意義重大。例如 ,WTO 中的輪胎特保案、汽車零部件案等,既是新聞熱點又是理論熱點?!卑咐钱斒码p方具體爭端的體現,相比于國內法案例,國際法領域的案例往往更加復雜。通過將所學的國際法原則、規則應用于具體案例,不僅能加深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建立知識間的聯系與框架,而且有助于將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如何在有限課時內合理引入復雜的國際法案例并完成相關教學任務,對教師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3. 法律外語水平與高素質國際法人才的培養

跨國型高素質法律人才需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要“能夠熟練使用外語從事法律工作,包括談判、起草文書、參與跨國訴訟和仲裁、設計跨國法律問題解決方案等。對跨國法律人的首要要求就是多語言應用能力,避免由于語言不熟造成的理解錯誤”?,F在全國能熟練運用外語和法律知識與國外客戶洽談業務、簽訂合同的僅有兩千人左右,熟知國際法、國際貿易法和WTO規則的律師尤其稀缺。北京的近一萬名律師中僅有三百名具備從事涉外法律工作的能力,上海五千多名律師中只有五十名左右的律師具備這樣的素質和能力,其他省區的缺口更大?!皩W生的知識結構失衡,具有較強的經貿、管理、新聞、法律等專業知識的外語人才缺乏?!痹趪H法學教學中,適當借助外語詞語、句子,有助于澄清教材中介紹條約條款時的模糊表達,也有助于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在學習國際法課程中學習法律英語,以彌補公共英語課程的不足。例如,通過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58.3條中“due regard to”一語的分析,可初步了解軍艦、機在他國專屬經濟區軍事測量、偵察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的原因、現行國際法規定及中美實踐。此外,有權部門、個人的雙語翻譯可能成為它國在諸如WTO之類的國際爭端解決機構起訴中國的證據。翻譯中存在分歧的實質就是條約解釋方面的分歧?!鞍臀饔绊懜煽煽纱胧卑笇<医M報告中對此有所涉及?!爸袊胧勒勁薪洑v了15年多,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簽訂的一些文件中確實存在不少談判者自己都不一定弄清楚其確切含義的措辭……有些則可能受到語言的影響?!笨梢?,國際法中的外語問題可能會影響到個人工作是否順利、國家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維護等問題。

(二)建立知識間的有機聯系與高素質國際法人才的培養

“三國法”間存在密切聯系。國際經濟法孕育于國際公法,但至今也尚未厘清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間的邊界。高素質國際法人才應能建立知識與學科間的有機聯系,減少“見木不見林”的現象?!霸诮虒W內容上,必須兼顧深度和廣度。國際經濟法是一門綜合法律,既包括國際法,又包括國內法。為此必須注重采用比較法找出國際法和國內法之間的內在聯系,從比較法的角度去開拓學生對國際經濟法的理解,增加教學內容上的廣度”,使學生獲得的知識網絡化、體系化?!霸谥v授條約法時,緊密聯系學生已學過的合同法,運用合同法的原理諸如合同生效的條件、合同對第三方的效力等,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條約法?!崩?,在學習《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58.2條中的“其他國際法有關規則”的含義時,可聯系《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1.3條(c)項、國際法的體系化與碎片化、開放性與自足性問題及成因、WTO相關案例。

通過教師對知識間聯系的重視,學生的問題意識得以加強,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視角會變得多元。

(三)教師應當具備的高素質

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國際法人才。教師除應當具備敬業的職業精神外,還應當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質、高超的教學方法、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創新型教師必須有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有:1、新型的師生觀,建立平等、民主型的師生關系;2、新型的學生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反對‘奴化學生思想,鼓勵其大膽質疑與創新;3、新型的質量觀,反對僅以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論學生學業的好壞,建立以創造能力的高低考核學生質量的標準;4、新型的人才觀,反對‘唯書是從、‘唯師是從的好學生標準,建立情商、智商和諧共融和人格完美、健全的人才觀;5、新型的價值觀,樹立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個性得到全面展現的價值觀?!?/p>

四、結語

21世紀國家間的競爭是全方位的,其中軟實力的競爭更具決定性意義,這就包括了人才培養的競爭。沒有創新型的高素質(國際法)人才,國家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就會落后,國內諸多難題的解決也離不開創新及各種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因此,只有不斷大力推行教育改革,變革現行教育制度中不能適應高素質國際法人才培養的諸多弊端,革新教育理念,優化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法,拓寬教育視野,真正有效地以市場規律、國家間競爭標準來衡量、考核人才培養的效果,使得國際法律人才培養質量成為衡量教育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和標準,避免國際法人才培養的低效率及培養工作的盲目性。經濟的全球化帶來了國際法人才的全球化,為培養合格的高素質跨國法律人才,學生和法學教育界都應對此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黃惠康.當代國際法的若干發展趨勢[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3(04).

[2]劉仁山.全球化背景下法律人才的培養問題[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02).

[3]申渝.加快國際化人才的培養[J].中國人才,2002(09).

[4]郭琳.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呼喚創新型教師[J].教育探索,2006(03).

[5]管火明.德國法律職業人才的培養途徑和教學模式[J].中國司法,2007(04).

[6]韓秀麗.對中國國際法教學的反思—中美比較視角[J].教書育人,2010(27).

[7]金慧華.關于國際法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1).

[8]李鳴.關于國際法的教學—我們應該教什么[J].中外法學,1992(06).

[9]王林彬,李燕榮.綜合教學法在國際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評論,2012(05).

[10]萬猛,李曉輝.跨國法律人才的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09(10).

[11]李少偉,王建芬.論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兼談法律英語教學[J].社會科學論壇,2008 (02).

[12]朱欖葉.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貿易糾紛案例評析2007-2009[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3]黃軍,謝慧芳.國際經濟法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J].南昌高專學報,2006(01).

(作者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猜你喜歡
國際法人才培養教學
論陳顧遠之先秦國際法研究及啟示——基于《中國國際法溯源》
作為國際法淵源的條約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