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思品課堂如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2014-10-21 19:44崔曉鋒
華人時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品德課堂習慣養成生活情境

崔曉鋒

【摘要】初中四項品德教學應注重合作精神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巧妙設計合作情景,營造積極互信、有效互動、適宜合作的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應該采用靈活的評價方式,給學生積極的評價,同時讓學生的學習貼近生活,做好記錄等等,養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品德課堂;合作氛圍;生活情境;習慣養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5-207-01

在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識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在思品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在初中思品課堂教學中究竟如何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呢?

一、巧妙創設合作情境,緊扣合作學習的主題,建構高效合作課堂

選擇恰當的合作時機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重要環節。一般來說,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復雜的、綜合性強的、難以判斷解決的問題需要爭辯、討論質疑的時候,或者是答案不唯一時需要合作探究時,教師就要不失時機地拋出事先精心設計好的具有探究性、發散性、矛盾性、挑戰性的探究主題——合作問題,將有利于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建構高效合作課堂。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最有利的時機組織小組進行有效合作。特別當學生思考出現困難時、意見發生分歧時、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時、知識需要拓寬時、問題涉及面大學生回答不全面時、學生主動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時……都應及時安排小組合作。

二、營造積極互信、合作互動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合作了學習的興趣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以下兩種常見的情況:問題簡單時,學生搶著參與,以致學習秩序混亂,此時,應教育學生學會“謙讓”;當問題有難度時,即使有個別同學能回答,但受從眾心理支配,也不敢開口,此時應鼓勵學生學會“毛遂自薦”。只要做到了“謙讓”和“毛遂自薦”的矛盾統一,就能很好地協調學生合作學習關系,小組合作學習才能有序而高效地進行。

實踐證明,在積極互信、合作互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潛移默化地形成合作探究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才能發揮有效合作學習的功效。因此,教師應積極營造積極互信、合作互動的學習氛圍,創設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可能積極合作探究問題,共同學習進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同桌互相說一說,可以你聽我說或者我聽你說,在互幫互助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們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提高課堂合作學習的實效

評價一定要有激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特別要重視個人評價和小組集體評價結合起來,更要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更多地關注學生們傾聽、交流、團結協作情況。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喜歡教師用單一的標準來評價自己,不愿意老師把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方式。因此,教師應改變自己的評價觀念,樹立以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的發展為目標的新的評價觀。一改過去的“一元”評價為“多元”全面評價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體,可以把“自評、組員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重評價方式結合起來,充分發展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師在制訂評價標準時應讓每一個學生體會到只要自己在某一方面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果,就會有成功的情感體驗,就能夠獲得客觀公正的評價。

四、開展有效傾聽與合作交流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小組合作技能包括質疑、交流、傾聽、討論、整合等技能,教師在平常訓練中有意識地對學生加強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交流與傾聽的能力關系到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而傾聽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傾聽也是一種學習。在開始合作時,同學之間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容納別人的意見,不能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三聽:一是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不插嘴;二是聽出別人發言的要點,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聽后需作思考,敢于提出見解,提高學生處理信息、反思評價的能力。在思品課堂教學中,我想方設法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保護、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我也會平等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鼓勵、引導、幫助,以促進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主動參與、積極發言、認真傾聽與交流等良好合作習慣的養成。

五、貼近學生生活,準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提高合作學習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應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貼近學生的生活。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告訴我們:只有課堂教學活動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時,教學活動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的問題,應充分考慮學生群體“最近發展區”,才能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欲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合作討論的問題應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關系,并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探究性,這樣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發揮小組共同體的創造性,從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與認識。為了提高討論質量,教師要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各組由一人匯報自學或獨立思考的內容,其他成員必須認真聽,并且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最后,還應將各自遇到的問題提供給全組成員討論,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準備發言。同時對學習的一些概念和結論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在合作討論中會產生探究,擺明觀點,說明道理。讓學生通過對比討論即可得出正確的結論。

猜你喜歡
品德課堂習慣養成生活情境
品德課堂“動態生成”資源的運用策略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幾點做法
高中物理的“舉一反三”學習法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論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讓有效活動激活品德課堂
適時有度用之有道
讓“量化”更加的“亮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