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在“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的發展探索

2014-10-21 20:07孫建濤
管理學家·學術版 2014年12期
關鍵詞: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孫建濤

摘要: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實踐的變化,也必然隨之發展、創新,以適應新的要求。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發展,主要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列寧的以“破壞舊制度”為根本特征的經濟理論;第二階段主要是斯大林、毛澤東的以“建立新制度”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理論;第三個階段,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進行,鄧小平和黨中央根據國情創造性的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在當代的發展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本文就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在“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的發展探索進行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社會主義;發展探索

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世界經濟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金磚國家開始崛起。面對劇烈變化的國內與國際環境,我國的經濟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經濟理論也必然面臨新的發展和突破。本文將從社會發展階段、所有制理論、分配理論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

一、我國即將進入社會主義中級階段

鄧小平同志提出的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是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即從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的整個歷史階段。小平同志基于實事求是的原則,提出了戰略三步走的經濟建設總體部署,并希望到本世紀中期,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然而,由于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遠遠超出了當初的預期,各項經濟指標紛紛提前實現,同時由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均出現了一系列的危機和發展障礙,實力此消彼長,如果不發生重大意外,中國將提前三十年實現小平同志的戰略規劃,在2020年前后正式成為中等發達國家。還有短短數年時間,作為指導經濟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應該具有前瞻性,及早研究。

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必然有中級階段、高級階段,乃至共產主義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基于經濟基礎、生產關系、國際格局等多方面因素而提出的,本文“即將進入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的論斷,也是基于此三方面的原因。

經濟基礎。2020年前后,中國將會面臨兩個重大的質變,一是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二是中國的總人口將面臨下行拐點。經濟總量、貿易總量,對外投資、人民幣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益重要;根據正常的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以及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測算,屆時我國人均GDP將超過一萬五千美元;人口和勞動力的減少,就業壓力將大大緩解,也是中國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動力,科技實力與產業優勢不斷增強,我國將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生產力水平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國正式加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

生產關系。我國的農業勞動人口將在十年內迅速大幅度減少,工人在數量上成為絕對的勞動群體;全社會受教育人群的比例不斷提高,中產階級數量將快速上升;資產階級的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勞資雙方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官僚階層作為重要的第三方,對于平衡和調和兩大階級的矛盾發揮關鍵的作用。我國將進入全新的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因此,如何充分調動各種力量,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同時又要阻止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維護社會穩定,處理好“做蛋糕”與“分蛋糕”的關系,將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國際格局。目前,中國正主動尋求與美國等國家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并積極推動金磚國家合作平臺,實際上已結束了數十年的韜光養晦政策,隨著中國全面深入的參與全球化進程,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影響,未來國際格局將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順利實現中國的和平崛起不僅對中國有重大的意義,對整個世界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等在蘇聯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全球經濟體系的情況下,均曾盲目宣布蘇聯已進入“發達社會主義”,即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也因此極大影響了蘇聯的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鄧小平同志也曾反復講過,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然而,我們不能因此陷入教條主義和形而上學,而是應該認真研究快速發展的國內、國際形勢,積極面對我國即將進入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的客觀事實,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只有不斷創新和發展,才能保持生命力,更好的為新時代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二、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的階級矛盾與所有制結構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由誰支配,不僅決定直接生產過程中人與人的關系,而且決定著分配關系、交換關系和消費關系。

2012年,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稅收貢獻超過50%,GDP所占的比重超過60%,就業貢獻超過80%。在各個方面均已超過公有制經濟所占的比重,而且,在未來發展中,各項數據所占的比重仍將繼續提高。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我國的資產階級群體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就業、稅收、對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都有積極的作用,我們應該看到,這一階級的成長壯大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必然結果。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飛速發展,農業勞動人口比重將迅速下降,大量的農民工將真正進入城鎮,成為產業工人或服務業工人,中國的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的陣營分化以及對立矛盾局面。

在社會主義中級階段,應該客觀認識階級矛盾和所有制結構兩大關鍵問題。富士康公司的“十三跳”無情地告訴我們:勞資兩大階級將繼續長期存在,階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激化,是一個客觀現實。而階級的概念和階級分析的方法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忽略,只有敢于面對現實,并積極探索理論創新,對階級矛盾加以調和,才能在繼續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維護社會穩定,順利實現發展的戰略目標。

對于所有制結構的變化,首先要繼續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標準。中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我國雖然即將成為中等發達國家,但很多發展指標是體現在數量而非質量上,而質量上的全面超越和領先,正是社會主義中級階段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其次,應該認識到,非公經濟占GDP的比重、稅收與就業貢獻等指標,只是反應了所有制結構的表象,本質上,只要從宏觀層面牢牢把握住國家對土地和金融資本的控制,并對關鍵性的行業實施壟斷經營,就能保持本質上的公有制屬性。

三、積極探索按要素分配理論的創新

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這對馬克思提出的未來社會主義個人消費品按勞分配的原則,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創新。

勞動創造價值,但勞動必須作用于生產資料而產生價值,因此在分配時,要受勞動力及生產資料稀缺性的影響。生產要素主要包括勞動、資本、知本、土地等方面,各項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實際上取決于各種要素的稀缺程度對比,該項要素越稀缺,則獲得的分配越多。另外,按要素分配,主要應體現在微觀層面,企業利用邊際效應更好的配置要素資源,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生產效率;宏觀層面,為了維護廣大勞動者的利益,政府應積極采用二次分配、公共福利等手段,在社保、醫療、教育、住房、最低工資標準等領域,體現對勞動創造價值的尊重。

隨著我國的資本積累能力、吸引外資能力的不斷增強、以及人民幣升值,資本已不再是嚴重稀缺的資源,其在分配中所占的地位將逐步下降;2012年我國新增勞動力人口首次出現下滑,總人口和勞動力人口面臨拐點,我國的勞動力將從結構型稀缺向全面稀缺逐步轉變,勞動在分配中的地位將不斷提高,資本和勞動要素在分配中地位的改變,也是社會主義進入中級發展階段的重要標志。未來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高級階段,土地、資本等要素的作用大大降低,分配體系將更加傾向于向勞動這一核心要素傾斜。

理論來源于實踐,并指導著實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恩格斯根據當時世界經濟、政治形勢作出的科學結論,成為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奪取無產階級政權的明燈。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新的實踐、新的經驗,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信息化正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國際、國內的環境和形勢日新月異,我們應該站在歷史的高度,用發展的眼光,積極審視和探索,為“中國夢”的順利實現,做出積極貢獻。

猜你喜歡
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淺析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發展狀況
如何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關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兩制”關系的幾點思考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建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