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學也應堅持德育為首

2014-10-27 03:30楊曉昆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獨生子女品德行為習慣

楊曉昆

德育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長期的發展過程。一種新的道德品質的形成,要經過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由被動不自覺的模仿行為到主動自覺的行動。一種不良意識和行為習慣的克服,是由破壞舊的動力定型到建立新的動力定型的發展過程。這一切都需要經過長期地、反復地培養和教育才能完成。一個有正當價值觀念、人生觀念、世界觀念的人,在各種“德”與“失德”行為的選擇中,無論在人前還是人后,都很可能作出正當的選擇;從小善良、正派,長大以后才可能最終成為愛國主義者、集體主義者、社會主義者。所以應關注孩子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善良本性和行為抉擇傾向。正因如此,要培養年輕一代將來具有社會主義的道德品質,必須從幼兒開始,使幼兒在品德的形成上奠定初步的基礎。

一、對幼兒進行德育是古今育人的基本需要

重視幼兒的德育教育,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優良教育傳統?!白鋈恕苯逃侵袊鴤鹘y教育的核心。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把“做人”教育作為他們教育實踐的主要任務,把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作為他們的教育主旨。到了近代,蔡元培則提出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教育思想。認為“軍國民教育及實力主義,則必以道德為根本”。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特別強調對孩子的道德培養。他指出:“革命的理想,共產主義的品德,要從小開始培養”,并明確指出了社會主義“四有人才”的培養要求,即有共產主義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

進入信息社會的今天,對幼兒的思想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擴大和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形勢下,國際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同時也不斷出現各種新事物和新情況,要求青年一代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才能適應國內外的情況。要對新事物有敏銳感,講究質量和效率,惜時守信,有勇于進取的精神和開拓的精神。對年輕一代心理品質的新要求必須滲透到幼兒的品質培養中,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重視對幼兒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古今中外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共識,也是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氣的根本保證。

二、向幼兒進行德育是幼兒個性全面發展的需要

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包括有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品德和性格的以及審美等方面的發展。品德和性格的發展是全面發展中的重要部分。品德和性格對一個人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教育家、思想家都認為意志比天資聰慧重要得多。幼兒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具有良好的意志

性格是人的個性的最重要方面,是由理智、情緒、勤奮等多方面的特征所構成的。良好的性格是兒童發展的重要心理力量。性格的理智特征可以使幼兒在感知方面能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擾。有穩定的注意力和良好的注意品質。在思維方面表現出能提出問題,并善于獨立思考。勤奮性格,促進兒童體力、智力的各個方面經常得到鍛煉。性格活潑開朗就能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加各項活動,積極與成人及同伴交往,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嬰幼兒時期已開始顯露出性格的某些特征。并在周圍成人和小朋友的接觸中逐漸形成,應重視幼兒性格的培養。

三、向幼兒進行德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需要

隨著我國獨生子女人口政策的實施,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獨生子女身心發展的情況普遍認為:在智力發展水平和身體狀況方面,一般表現出較大的優勢,而在品德、行為習慣方面存在著較多的缺點,由于成人的溺愛、嬌慣,養成了孩子任性、粗暴、行為無約束。

產生兒童這些缺點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幼兒家庭環境存在著許多積極因素:成員簡單,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愛撫和關心,創設優越的生活條件,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因素:生活上的優越環境和過分地照顧,而形成兒童嬌生慣養;家長的溺愛,缺少理智的教育又形成兒童不良品德和行為習慣。一家只有一個孩子,家里一切玩具、圖書、物品等全為他個人所有,不需和別人分享,易使幼兒產生“自我中心”的毛??;家長由于過分嬌寵兒童,一切包辦代替,安排妥帖,挫傷了幼兒的積極性和獨立性,使孩子產生依賴性,自理能力差;家長對孩子的行為不加限制,而是聽之任之,處處給以妥協和滿足,使幼兒缺乏自制力,養成幼兒任性、執拗和粗暴的性格。

由于當前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德育是獨生子女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初入園的三歲幼兒就會帶來品德和習慣上的一些問題,在入園的三年中向幼兒進行德育時,又要結合家庭教育的特點,向家長進行宣傳與幫助取得家長的密切合作;幼兒期,兒童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在克服缺點,培養良好的品德和性格方面有較好效果。所以,幼兒德育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四、向幼兒進行德育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從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來看,向幼兒開始進行德育是完全可能的。研究表明,學前期是兒童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個性的重要時期。在這期間,他們容易接受外界各種刺激和教育的影響,并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痕跡,形成動力定型。因此,從小以正確的教育來影響兒童,形成良好的品德,不僅非常重要,也是可能實現的。如果這時期不重視兒童的德育,形成了不良的品德,再想加以消除,則是不易。正如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的,“正確合理和適合標準地教育兒童,比做再教育的工作容易得多。從年紀最小的幼年時期起,合理的教育兒童,和一般人想象的一樣,并不是怎麼困難的事情”?!叭绻趦和脑缒?,不能合理的教育兒童,使兒童養成不良的意識和行為習慣,那將給以后的教育帶來幾倍、幾十倍的困難?!苯逃龑嵺`也證明:兒童品德上消極因素越多,接受正確的思想就越難。這是因為進行再教育要經過受教育者的抵制、醒悟和反復,直到完全改正等一系列過程。

幼兒時期的德育培養,會對兒童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兒童能在一起友愛地游戲、學習與勞動,能關心、幫助別人,懂禮貌,逐漸就形成了友愛和熱愛集體思想的萌芽;兒童從小聽從成人的教導,經常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則為遵守紀律,熱愛勞動打下最初基礎;幼兒在游戲、上課、勞動活動中善于把事做到底,就是將來堅強意志和克服困難的基礎;教育幼兒熱愛周圍的生活,尊重成人的勞動和熱愛勞動者,這就是愛祖國、愛人民的思想萌芽。

猜你喜歡
獨生子女品德行為習慣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好學者賢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政協委員提議獨生子女帶薪休假照顧父母
品德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