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閱讀教學指導

2014-10-27 03:30楊定英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手抄報讀物課外閱讀

楊定英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閱讀教學的總的要求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應在145萬字)?!庇捎谵r村邊遠山區信息閉塞,加之受經洗條件的制約,山區農村孩子的閱讀現狀令人擔憂。為此,對如何指導小學生閱讀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通過自己探索與實踐,有了初步的收獲,下面談談個人對小學生閱讀教學的點滴體會。

一、教給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

教給學生正確閱讀方法是閱讀教學的基礎。只有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書,學生閱讀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見的小學生閱讀的方法有(1)邊讀邊想法。即一邊讀一邊想,讀思結合。 (2)聯系上下文法。把閱讀的內容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里,聯系上下文琢磨,就能確切地理解。(3)聯系生活實際法。語文課本內容十分豐富。許多課文所描寫的事物、所運用的語言,與小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要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去尋找、發現與課文描寫的事物相通的經驗,把二者聯系起來,幫助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4)聯系自身情感體驗法。讓學生能夠聯系自身的情感體驗來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產生共鳴,才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5)圈畫批注法。把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含義深刻的句子,自己感受深、受感動、受啟發的地方,不理解、讀不懂的地方等記下來,便于深入地閱讀和理解。

當然示學生閱讀方法眾多,因人而異,因書而宜,應倡導學生進行開放式讀書、個性化讀書,不拘泥于傳統方法的閱讀才能真正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二、培養閱讀習慣,讓學生多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是閱讀的關鍵。多年來經驗告訴我們,在培養和保持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讓學生會選擇。一方面要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教師不僅要向學生提供或推薦優秀的讀物,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家長的指導,使其配合教師,教會學生選擇積極的、思想健康的讀物。另一方面,還要教學生在有益的讀物中學會選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二是給學生以適當的“強制”。通過來自教師或家長的適度外部強制,逐步使學生過渡到自我“強制”,即強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課外閱讀態度、方法去閱讀。這樣,就會使習慣成自然。

三是要重視抓好開端,由易到難,逐步養成。首先,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向他們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做到循序漸進。其次,教師一旦提出某種要求,就必須堅定不移,尤其是在個別學生身上表現出不良傾向的時候,更要嚴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師要堅持以正面引導為主,留心發現學生因課外閱讀而取得好效果的典型,給予積極正確的評價,使其樹立榜樣,影響其他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

四是美文推介活動。讓學生從自己的課外讀物中選取一篇認為最好的文章,推薦給全班同學。這樣,推介者為了向其他學生介紹該文,必須深入透徹地閱讀,而其他學生聽了介紹后,如果產生興趣,也會找來細細一讀;即使不去讀的學生,聽了介紹,也對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從而達到以活動促進閱讀的目的。

“讀百遍,其義自現”就是強調的閱讀的重要性,只有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自主地閱讀,廣泛地閱讀,學生的閱讀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三、提高閱讀效率,讓學生真讀

如何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是閱讀教學的重點。為了達到“以讀促思、以思促說、以說促寫”的目的, 提高閱讀效率,收到“閱讀”、“思考”、“表達”

交叉應用的效果,我們可以嘗試心、以下做法:

一是反導學生精讀。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談感受。對于課外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得方法加以運用,養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二是指導學生速讀。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三是反導學生朗讀和默讀。朗讀,也叫誦讀,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口讀”結合起來,聽讀并舉,聲情并茂,有利于理解、體驗和記憶,便于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文字符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默讀可以重復看,反復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于思考。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注、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

四、營造閱讀氛圍,讓學生想讀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給予學生展示、交流課外閱讀收獲的舞臺,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從中感受掌握知識和收獲的喜悅,又能進一步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1.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閱讀交流活動。定時組織開展“成語接龍”、讀后感展覽等活動,并開展課外閱讀星級評定,將課外閱讀的質和量作相應的規定,分別設為一星到十星的等級,只要達到相應的目標,及時定級或升級。

2.組織編輯手抄報。手抄報集學生的讀書、編輯、繪畫、書寫能力于一體,還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讀書所得。每次安排手抄報內容時,教師要根據主題,提出相關的編輯要求,有意識地指導有關課外讀物中的內容。學生按照要求,發揮自主作用,尋找相關的課外讀物,完成手抄報的編輯。定期評比,逐步提高要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多讀書、多積累、善于收集的好習慣。

3.開展師生、家長共讀活動。作為課外閱讀的指導者,教師要堅持將讀到的好文章介紹給學生,將積累下來的期刊借給學生,以自己的行動帶動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經常組織師生讀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書,擇時開展讀書研討,讓教師在交流中掌握學生的讀書愛好,讓學生有機會在家長面前充分展示讀書的才能。

4.開辟宣傳園地。充分利用教室墻報、黑板報,以“閱讀之星”、朗誦比賽等方式,讓閱讀的體驗留下痕跡,珍視、鼓勵閱讀體驗的差異。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加強對小學生閱讀教學的耐心指導,就一定的能夠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同時也為我們小學生閱讀教學找到一片蔚藍的天空。

猜你喜歡
手抄報讀物課外閱讀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我的手抄報
我的手抄報
有聲讀物發展中的版權挑戰及應對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數學閱讀指南
辦手抄報
美國有聲讀物市場:穩步持續增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