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幫助小班幼兒盡早適應幼兒園生活

2014-10-27 03:30孫瑩瑩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幫助適應小班幼兒

孫瑩瑩

摘 要: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普及和居住條件的改善,幼兒和社會的交往越來越少,小班孩子入園,他們將面臨新的環境和生活,這不僅是對孩子的挑戰,更是對老師的考驗。幫助孩子渡過這一適應期,將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小班幼兒 幫助 適應

幼兒初次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后,往往哭鬧著不愿上幼兒園,常常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的狀況,比如哭、恐懼、緊張、緘默、戀物、飲食困難、拒食、食欲下降、驚醒、說夢話等。如何幫助小班幼兒度過這段適應期,快速而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不僅是家長們的愿望,也是幼兒園老師費勁心思要做好的工作。

一、初入園幼兒情緒不穩定的原因

孩子從家里來到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員,面對新的生活作息時間,難免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據觀察,影響孩子入園適應的因素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

(1)環境因素:從熟悉的家進入陌生的幼兒園,小朋友們起初都會很好奇,可當新鮮感過期后,他們馬上會對這個限制他們自由的場所產生抵觸情緒。

(2)人際因素:現在的小孩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自我意識強了,進入幼兒園后與同伴發生沖突在所難免。

二、提高小班幼兒適應能力的方法

(1)入園前的家訪

入園前的家訪,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充分了解幼兒的情況,便于因材施教,而且我們還可以了解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氛圍,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便于今后開展家長工作[1]。

(2)入園前的心理準備

在孩子入園以前,家長要經常向孩子提起幼兒園,并告訴他們,那里有很多的小朋友和玩具,還有親切的老師給小朋友講故事。如果有可能的話,家長也可以帶孩子提前參觀幼兒園。

(3)入園后的適應活動

①重視幼兒的來園與離園。來園與離園雖然只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兩個短暫環節,卻是初入園幼兒哭鬧的重點時段,會對幼兒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在入園時,老師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能夠叫出每個小朋友的名字,這會讓孩子感到重視[2]。在離園時,老師要抽出時間和家長溝通,對孩子的良好表現予以肯定,而對于不好的行為呢,老師要委婉地告訴家長,共同引導。

②提供幼兒喜歡的玩具,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好玩是幼兒的天性,豐富多的活動最能吸引孩子,留住孩子。作為教師應盡可能的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吸引幼兒[3]。通過做游戲孩子可以在游戲的放松、快樂與成功中,與同伴的積極有效的交往中,重新定位自我與恢復自信,加深對幼兒園環境、生活、學習、同伴等的積極心理體驗,初步熟悉幼兒園的主要學習方式。這樣,我們就可以寓教于樂。

③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好習慣使人終身受益,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是幼兒將來發展的需要,也是幼兒走出家庭適應幼兒園生活的物質基礎。剛入園的幼兒,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和不習慣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受不了常規、紀律的約束,而不愿上幼兒園。因此,教師必須教會幼兒必要的自理能力,讓幼兒習慣幼兒園的制度、生活和學習紀律。而常規教育必須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將常規教育溶于各種活動中。如:許多孩子在入園前沒有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對此,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教兒歌等方式激發他們自己吃飯的愿望,我們可以采用"喂動物吃飯"的游戲來幫助幼兒掌握吃飯的方法。對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要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要求,并學會用語言表達。讓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幼兒健康和諧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2]。我們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水平,因勢利導,因人施教地幫助他們向學前期順利過渡,為他們在整個學前期的學習與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論

總之,幼兒入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只要教師細心觀察,耐心解讀,付出真心,就能和孩子、家長一起度過難關,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共同順利成長。

參考文獻:

[1] 劉艷.采用“系統脫敏”技術,幫助新生穩定情緒.早期教育.2002.6

[2] 陳艷絲.巧辨哭聲,合理引導.早期教育.2002.6

[3] 朱冰.讓孩子快樂入園.2005年

猜你喜歡
幫助適應小班幼兒
給予初中后進生更多的愛
科技期刊轉型期編輯的適應與發展
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
小班幼兒數學區域活動要體現“生活化”
城市規劃如何適應城市發展的思考
現代教育技術與圖書館的關系
適應現代社會的美術基礎教學
以酒道引領中國酒文化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