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與改革

2014-11-24 06:28平莉
黑龍江史志 2014年13期
關鍵詞: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平莉

[摘 要]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國對于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重視,我國的很多行業也收到全球化進程的影響。對于教育事業來說,有關對思想政治的教育必不可少,尤其是國家比較重視的高等學校的思政教育。但從我國教育發展的現狀來看,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尚且有待于改進與完善。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現狀,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校教育;思想政治;現狀與改革

近年來,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的全球化發展對我國各個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我國不斷調整自身以適應全球發展趨勢的同時,也暴露我國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首先就是教育體系中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由于在進大學之前,學校對學生們的教育是以學習為主,這便造成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認識不夠完善,進而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諸多挑戰。

1.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1.1教育的目的不夠全面

人的思維一般分為理性和感性,而大多數高校在對大學生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基本上側重的都是理性的教育,而輕視了感性的思維。如果對學生的教育過分的注重理性思維,則很可能會把學生同化,即他們的思維、認識、行為等等都會偏理性,這樣就會忽視了感性的培養,例如人的情感方面、未來的理想、以及一些對事物的價值觀和信仰等等,這就好比把一個人一分為二,我們只選擇了理性的一個。還有一個弊端就是在過去的教學中,學校把教育的重點過分的放在了老師的教育和教材上,而學生只是被動的學習,成了學習的一個附屬品。這些問題都偏離了教育最初的目的: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正直善良同時有能力的人,既能科學理性的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又對人生有理想有追求,對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使理性和感性完美結合,同時表現出來。

1.2對網絡文化的忽視

在這個數字化信息迅速普及的時代,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但是有些教育工作者依然采用過去陳舊的觀念和模式,不肯順應潮流更新自己,這樣會阻礙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發展,并且會導致有些大學生對這樣毫無新意的教育產生反感從而對思想政治教育失去興趣。

1.3思想政治中的“螺絲釘”式教育

我國教育體系長期以來都遵循一種價值觀,那就是“社會本位”的價值觀。正式因為這種價值觀的存在,使得大多數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往往更加重視的是宏觀的國家精神的培養,主要包括體現國家政治的意識、社會責任感以及勇于為祖國獻身的精神。但是對于大學生個人的精神培養卻有些忽視,比如自身的愛好、對理想的追求和張揚的個性等等。如果只是側重對大學生進行一些知識、責任、規范的灌輸和說教,而忽略了他們在教育體系中的主體地位,這就演變成了傳道的行為,受教者只是機械的接受,毫無自己的思維活動可言。因此我們應當轉變對傳統價值觀的認知,不但要教會學生們如何正確認識我們的國家、自然和社會,還應該教會他們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之間的聯系,要學會怎樣正確面對生活,對待困難和挫折等等。我們常把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稱為“螺絲釘”,他作為“社會機器”中的一個零部件,只是為了能維持機器的運轉,而失去了自己的個性,這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普遍的現狀。

1.4教育的內容沒有條理,缺乏層次性

我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內容太多理想化,把那些道德標準定得太高太完美,沒有一絲缺陷,有些不貼近實際生活,因此會造成學生的自卑心理,會認為這些準則和要求是自己望塵莫及的,和教材上所列舉的人相比,現實中的人顯得太渺小太卑微,所以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而放棄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應該及時的采取相應的對策,本文主要列舉了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2.1教育工作者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根本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始終以學生的利益為基本出發點,也就是從實際出發,堅持大學生在教育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在加上老師積極的主導作用,兩者完美的結合,協調發展。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大學生自身的素質,培養他們全面發展,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有品德的未來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因此教育體系的發展必須以學生為根本,適應學生的發展。

2.2教育內容要貼近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首先要符合學生們的基本認知模式。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道德、心理以及法紀之間的聯系,并以它們為基礎進行思政教育,這是一個基礎的內容。接下來就要對更深一層的內容包括人格、人際關系、情感教育等進行認識,這相當于中間層析的教育,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最重要的也是最高層次的教育是政治教育,由于它是關于我國的政治制度和包含馬列主義和中國特色在內的政治理論,因此承擔的任務也最為艱巨。

3.結束語

高校大學生是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未來的棟梁,是推動國家未來發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在學生進入大學之前,大多數學校對學生們的教育過多的注重學習,由此造成很多的大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認識過于片面,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我國思政教育中的不足與弊端。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當積極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進一步完善教育制度,以此推動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齊永芹,韓光輝,鄧凡茂.高校思政教師職業自我概念因素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5):24-26.

[2] 糜澤敏.對高校思政教育知識體系分析邏輯建構性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13(01):134-135.

[3] 趙慶典,李海鵬.努力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和長效機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02):46-47.

猜你喜歡
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高校人文社科類實驗室發展現狀分析
高校設計教育網絡平臺的服務系統設計研究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如何創新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
基于微課視角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改探討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