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課實現有效教學的策略

2014-12-09 08:03蔡靜
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2014年2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課堂

蔡靜

歷史課程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在高考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實現有效教學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一個高效的課堂通常是由以下三個關鍵因素決定的:學科、學生及教師,其中教師起著最關鍵的作用。這就要求歷史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歷史知識,還要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將課本上抽象的知識內容具體形象化,并善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引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從而達到學好歷史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的目標。學習的關鍵在課堂,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主要場所。因此打造一個高效的歷史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筆者認為高效歷史課堂的打造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主要場所。課堂的氛圍和環境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來說,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就意味著能夠放松心態、凸顯自身的主體性、張揚個性和發揮創新能力,從而能夠更加大膽積極地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

教師如果善于運用幽默來調節氣氛、解決難題,就能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就能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在談笑風生間實現教學目標。幽默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師不僅要平時就注意幽默感的養成,還要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塑造平易近人的形象。課堂上我們是教師,課下是學生的朋友,多關心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爭取和學生走得更近。學生喜歡教師本人就會愛屋及烏地喜歡上歷史這門學科,在課堂上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學習效率就會更高,所學知識也能更加鞏固,進而節省了學生在課下甚至在復習上投入的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還要善于在課堂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歷史小故事,將其作為課堂教學中的調劑。一節課如果一直都在講知識,會讓學生覺得疲憊,尤其到了一節課的后半部分,很多學生會出現走神或者交頭接耳的現象。為了重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集中精神,可以講一些與歷史有關的、有寓意的小故事。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既能得到休息和放松,又能再次集中精神,一舉兩得。

二、運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高中歷史本來就比較枯燥抽象,教師如果照本宣科,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厭倦疲憊。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不能一味地“填鴨式”地講課,要注意用教師的熱情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參與進來。這就要求教師要注重營造教學情境,善于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與教學內容巧妙結合,并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使其思維活躍起來,激發出學生對歷史的濃厚興趣以及強烈的學習意愿。除了要巧妙地運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討論及對學生提問和疑問的解答之外,還可以運用寓意深刻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通過設問、提問等方式,實現師生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可讓他們標注出來,經過他們獨立思考后再在課堂上提問,從而使其養成主動獲取知識的習慣。教師要對重難點進行詳細的解釋和分析,教會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樣才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突破重難點。

三、將課本知識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明確學習歷史的意義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的意義之一就在于能夠通過對歷史現象和經驗的分析來理解當今社會現實,并用歷史經驗指導社會未來的發展。讓社會實現更好、更和諧地發展。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應將歷史知識和當今社會現實結合起來,用歷史規律分析當前的熱點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現實意義,體會到歷史并不是一門只講述遙遠過去的學科,而是一門對現在和未來都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的學科,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與生活有密切關系的事情講起,這樣學生就能找到很多社會現象的歷史淵源,并且借鑒歷史的經驗理解和分析這些社會現象,這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關乎著歷史教學的整體效果,而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想打造一個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師除了要把學科知識研究透徹以外,還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心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引起學生對歷史學科的重視,使他們不是為了應試才學習歷史,而是從內心喜歡學習歷史。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教學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新歷史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