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療法在功能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研究——以城鎮居民膝關節損傷為例

2015-01-22 06:03陳崇高李健超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27期
關鍵詞:城鎮居民韌帶膝關節

陳崇高 李健超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 廣東廣州 511325)

運動療法在功能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以城鎮居民膝關節損傷為例

陳崇高 李健超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 廣東廣州 511325)

該文主要目的是探究運動療法在城鎮居民膝關節韌帶損傷后功能康復治療中的效果。選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期間某醫療康復中心院收治的40例膝關節韌帶損傷城鎮居民為研究對象,根據康復治療過程中是否予以運動療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常規組各20例。觀察組予以運動療法,常規組為常規治療。根據數據統計運動療法能良好改善城鎮居民膝關節韌帶損傷后肢體功能,值得推廣應用。

運動療法 韌帶損傷 城鎮居民 功能康復治療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愿意參加到健身活動中,但不正確的活動方式或者活動強度,促使膝關節受到創傷。在膝關節遭受到暴力導致的非生理性活動時,韌帶牽拉力超出其承受范圍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韌帶損傷。韌帶損傷患者會出現局部疼痛、組織充血、腫脹、壓痛及活動障礙等。運動治療法的基礎是神經發育學、生物力學,通過予以被動或主動的運動達到改善、替代、代償的目的,最終改善患者損傷局部的血液循環和代謝,緩解異常應力,進一步糾正功能障礙、軀體畸形。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將某醫療康復中心2015年3月~2015年8月期間收治的例膝關節韌損傷城鎮居民40選為研究對象,根據康復治療過程中是否予以運動療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常規組各2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法

常規組為常規療法,觀察組予以運動療法進行康復治療。

(1)患者急性期訓練。包括:①收縮聯系股四頭肌:收縮5次、放松2s,每次分2次完成80個工作;②踝泵訓練,順逆時針交替進行,每天至少8h;③直腿抬高:每天分2次完成50次,每次以無法堅持為度;④牽張鍛煉:根據組織再生和修復的特征,在纖維修復完成后進行,若早期進行訓練,開始時應采用自然、柔和張力,促使組織良好修復,每次持續約10s,連續8次,1次/d。

(2)患者功能活動期訓練。①開鏈運動:患者取坐姿,雙手托起膝關節,緩慢屈膝至最大疼痛度并堅持1min,每天完成5組動作;②半蹲:患側膝關節屈膝>90°后開始練習,半蹲屈膝至最大忍痛并堅持1min,每天完成5組動作;③直腿抬高富中:每天2次共50組,每次練習至難以堅持為度,根據鍛煉情況漸漸增加負荷;④閉鏈運動鍛煉:30次/d,患者患側膝關節做屈膝動作,彎曲至90°時腳尖著地弓步用力蹬地,腳跟虛步,主要對股四頭肌內側頭進行鍛煉。

(3)患者力量訓練期。主要包括①等速運動鍛煉:早期可選擇慢速或中速,以利于增加肌張力,促進肌力恢復。每次訓練以60°/s為起始速度,每練習10次后增加30°/s,直至增加到180°/s后,漸漸降低30°/s直至降低為60°/s,依次循環練習,連續50次收縮為1訓練單位,視患者情況,每周可進行3~4次。后期則可進行高速、多次重復的收縮訓練,運動速度可接近日?;顒?、競技運動時收縮速度,在300°/s以上。等速運動對患者恢復活動能力、重返運動場具有重要作用。當患側膝關節的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達到60%~80%,雙側膝關節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均可超過85%時可進行專項鍛煉;②協調和平衡能力的鍛煉:鍛煉時可選擇平衡球,每次約10 min,每周進行3~4次;每天跳繩1次,每次持續約20 min即可;③有氧運動:可選擇功率自行車、跑步機進行鍛煉,每次持續45 min,每周進行3次;④負重提踵鍛煉:每組10次,10組/d,3次/周;主要對小腿三頭肌力量進行鍛煉;⑤超等長收縮鍛煉:康復后期患者恢復較好,能承受較高爆發力時開始鍛煉,如跳臺階鍛煉,每間隔48h進行一次,每周2~3次,每次訓練前需先進行熱身運動。

1.2.2 療效判定指標

根據Brunnstrom評定法對患者肢體功能進行分級,分為1~6級,分別于治療前和運動療法完成1個月后進行評定,等級越高說明肢體活動能力越好。

1.2.3 統計學處理

該研究中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以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并采用SPSS22.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采用檢驗;計量資料使用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Brunnstrom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Brunnstrom評分比較(n=20)

表2 兩組一般指標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康復時間及復發情況結果對比

2.2 兩組治療比較(表2)

2.3 兩組患者康復時間及復發情況結果

治療組整個恢復時間為(10.2±1.4)周,明顯比對照組的(14.5±2.6)周要短些;而治療組復發率為5.0%,對照組則為15.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3 結語

膝關節韌帶主要包括前交叉韌帶(ACL)、后交叉韌帶(PCL)及內側副韌帶(MCL)和外側副韌帶(LCL),由于其特殊的受力結構,在劇烈運動時會承受巨大壓力,所以膝關節韌帶損傷經常發生。在田徑運動中韌帶損傷一旦發生,后果往往比較嚴重,患者會出現劇烈疼痛、關節及周圍腫脹、皮下有瘀斑、關節有積液及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和生活。所以對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治療就顯得很重要,治療后恢復的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患者運動生涯能否可以繼續或運動狀態能否保持原樣,最好能防止將來不良后遺癥的產生。

國內外學者已認同保守治療后,經早期固定與后期運動鍛煉有利于韌帶損傷后康復塑形。目前,大多數醫生均主張早期有控制地予以規律性早期運動,促使患者損傷韌帶盡早修復。筆者體會保守治療效果的前提是需要一個良好團隊,能全程對城鎮居民進行康復指導,其次是醫患合作、動靜結合、兼顧整體和局部,同時針對不同損傷情況制定對應康復手段,不斷探索和分析治療中的問題,才能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在運動療法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如個別患者沒有把握好自身實際條件,在具體操作時沒有注意好運動量與運動強度的適宜安排,導致運動過度,造成了二次損傷,這是很遺憾的結果。在康復治療初始及后期,尤其要注意運動量與運動強度的選擇,不可盲目增加,而患者往往不容易把握,這就需要專業的治療師進行一定指導,提供適中建議。在康復醫療機構里,一般都會配備這樣的治療師,可以給一些優秀的城鎮居民以更好的康復治療,從而恢復到最佳水平。該研究顯示兩組城鎮居民在Brunnstrom分級上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此外,觀察組城鎮居民訓練場重返率為100%,比常規組高10%,證實了運動療法對城鎮居民膝關節損傷后的治療中的顯著療效。該運動療法有利于改善患者功能受限,良好改善患者健康狀態、機體功能,最大程度降低了膝關節損傷后潛在危害。

總之,運動療法在輔助治療膝關節韌帶損傷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要把握好度,其治療方法安全有效、無明顯副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

[1]楊東輝,顧全霞.早期康復在膝前交叉韌帶損傷關節鏡重建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2(7):532-534.

[2]薛亮,尤幫孟,焦麗娟.運動療法在膝內側副韌帶損傷康復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4):420-421.

[3]劉金權,黃崇俠,朱偉亮.推拿結合運動療法治療急性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20例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5(34):47-48.

[4]Wormald P J.The agger nasi cell:the key to und erst and ing the anatomy of the frontal recess.O 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J].2011,129:497-507.

G804

A

2095-2813(2015)09(c)-001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019

猜你喜歡
城鎮居民韌帶膝關節
城鎮居民住房分布對收入不平等的影響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分析
膝關節術后助行器的選配及使用
三角韌帶損傷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老年人應注重呵護膝關節
注意這幾點可避免前交叉韌帶受損
聽說人工韌帶不好, 真是這樣嗎
中長跑運動員膝關節常見損傷及其致因
戶外徒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與預防
天津城鎮居民增收再上新臺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