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2015-02-28 14:11何政良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品德思想品德中華民族

何政良

(武定縣委黨校 云南武定 651600)

用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何政良

(武定縣委黨校 云南武定 651600)

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主席到山東曲阜孔府考察,并來到孔子研究院。他饒有興趣地翻看研究成果,并說要仔細看看《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這兩本書。在與專家學者座談時,他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鄧小平指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p>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十分重視教育,近幾年許多國家都到中國來考察中國的教育,研究兩千五百年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論,其精華即在如何教人做人??鬃咏逃枷胫荚谑谷说娜烁裢晟?、他提出“君子懷德”、“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為仁由已”等,均講的是有教養的人,最高的道德修養生于自身,應重視自身的品德培養。

可是在當今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如果你問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思想品德教育重不重要?他們肯定不自覺的覺得跟孩子強調發展智力,抓好學習的重要相比,把品德教育放在次要位置。

現在人們隨處可見:許多小學生缺乏愛心,動不動就出口成“臟”,在學校里喜歡打架,不尊重老師,作業經常不完成,上網玩游戲成癮,沒有好的行為規范……尤其是交流語言,很多都是不禮貌的用語;對老師對同學不尊重,主要表現在上課自己不認真聽課,還影響同桌或同學,甚至還故意去騷擾同學,最終演變成打架了;做錯事了不敢承認錯誤,還一直洋洋得意,心里沒有一點的認錯思想;再者有些學生看到老師不主動問好。這些種種都極度表現了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極差,同時也能夠映射出這個社會大多數學生都是如此。許許多多的不良習慣已經在不少學生身上表現出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對孩子的這些不良品質深感憂慮,很多小學老教師甚至認為現在的孩子一代不如一代了,讓筆者深刻認識到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0后出生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男的是“小皇帝”,女的是“小公主”,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長大的,是從一落地就開始嬌生慣養的“溫室花朵”。正是由于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使他們在成長中逐漸變得自我,在校園或課堂中缺少紀律概念,不尊重教師,筆者希望學校能夠加強對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增加思想品德課程,擺正孩子們思想認識,從而能夠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孩子在學校的教育不僅重視智育,也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提升情商。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品德影響著人的一生,陪伴人的一生,一個人將來發展如何,將取決于他做人的原則。因此,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引導學生掌握思想、道德規范,形成學生對事物的是非、好壞、美丑、善惡的辨別和評價能力。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若能激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們發展?!睉浞职l揮學校的教育職能,把學校作為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課堂,通過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有機結合促進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擁有良好的品德素養,讓學生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學校的課堂教育

一定要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貫穿于學校教育之,讓《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論語》和唐詩宋詞成為小學生耳熟能詳的書籍。德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于其他教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發展和個性發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將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政治方向、思想觀點、道德規范、心理標準內化為小學生的需要、信念,外化為小學生的言論、行為的教育過程,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在小學教育階段,老師就是孩子的榜樣。常言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學校里,老師應該嚴以修身、嚴以律己、嚴以治學,做好學生的榜樣,當好學習的楷模。如:老師不說臟話、不罵人,不把自己的煩惱傳給學生,讓學生無端地忍受巨大的痛苦,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傷害;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一碗水端平”,應該做到公正公平,不應該有偏心,一視同仁,不要區分優生差生,做到“有教無類”;相反,應該教育學生勤儉節約,擺正學習的地位,形成一股濃濃的學習風氣。當然,教師本身就應該有“一桶水”,這樣才能分“一瓢水”給學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的榜樣作用對小學生一生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家庭教育

一定要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作傳家寶,把四書五經等經典著作當作家里的重要藏書。家庭教育是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關鍵。古人云:“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延而昌盛者”。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一些學生之所以有不良的行為、言行等壞毛病,就是因為受到家長的影響。主要有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些家長不注意生活用語,張口閉口罵人,使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惡劣的語言環境中,久而久之,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會形成一個錯誤的印象,潛意識就認為這些并不是什么缺點。

2.重智育輕德育。有些家長整天讓孩子做作業、作課外練習、輔導資料,沒有一點玩的空間,認為孩子考出好成績就是一個乖孩子,使一些孩子成了“高分低能兒”,而往往有一些孩子嬌慣成性,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樣沒有自主能力,沒有主見,遇到一點小事就要問爸爸媽媽,成了班內高傲、但孤獨的對象。

3.粗暴的打罵孩子。孩子不聽話、考試沒考好,就是一頓打,久而久之,小孩不是變得麻木不仁就是自暴自棄了。由此可見,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父母的影響是巨大的,家長要以自身的優良品質去教育和熏陶孩子,給孩子創建一個優良的環境。

三、社會環境方面

一定要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落實在社會的各個方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社會是一個大課堂,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會給孩子帶來間接地影響,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因為他們的生活圈子漸漸擴大,人際交往范圍也廣了,可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那么,社會就有這個責任來做一個良好的引導,不管是利用電視、網絡、報紙、還是廣播等媒體,都應該給學生良好的意識和引導。社會還得做好孩子家長的引導工作,可以說社會不僅僅影響家長,更加間接影響孩子。因此,社會應該加強對小學生的關注,給他們多一點關愛,多一些幫助,多一些鼓勵。

今天,重視和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為深遠的戰略意義。小學生正處于長知識、長身體的發展時期,可塑性很大,這決定了他們既易接受正確的引導,也易受到不良的影響。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應該重視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他們年齡特征中的積極因素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幫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這是培養社會主義新人必不可少的條件。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主席到北師大看望教師時說,筆者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究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奮斗,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是始終深深植根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日俱新、與時俱進的。

總之,在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孝悌忠信禮儀廉恥的基因應該永遠傳承。

猜你喜歡
品德思想品德中華民族
選擇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抓細微之處 促品德養成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努力樹立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實踐探索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