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古希臘城邦教育與公民精神培育

2015-02-28 14:11彭利端李春琦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城邦古希臘公民

滕 亮 彭利端 李春琦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吉林長春 130012)

論古希臘城邦教育與公民精神培育

滕 亮 彭利端 李春琦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吉林長春 130012)

古希臘城邦以雅典與斯巴達最為典型,其教育制度在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的合力作用下,培養了公民追求共同善的道德生活、參與公共政治、具有超越自我的社會公共精神。古希臘城邦教育對公民精神培育的模式對我國培育現代公民精神的養成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城邦教育 公民精神 家庭 學校 社會

公民精神標志著公民的政治立場、態度與能力表現,是公民資格和身份的重要外在體現。提及公民精神,還要追根溯源到古希臘城邦。古希臘社會的公民精神影響了社會歷史的進程,成為現代西方社會文明的淵源,促進了西方民主社會的建立和發展。黑格爾在闡述古希臘人對現代西方文明的貢獻時精辟地說:“一提到希臘這個名字,在有教養的歐洲人心中??自然會引起一種家園之感,??凡是滿足我們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價值、有光輝的東西,我們知道都是從希臘直接或間接傳來的?!比欢?,我們在贊嘆古希臘的公民精神時,不能忽略古希臘教育在培育公民精神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正是古希臘的教育使得古希臘社會的每一個公民都把自己看成社會的主人。他們融入社會之中,以積極主動的精神管理社會事務,享受社會生活。

一、古希臘城邦教育:公民精神的培育場

1.古希臘教育促進公民以追求共同善的道德生活為宗旨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里講道:“城邦就是一個至善的團體,城邦政治是一種基于公民善德的美德政治,城邦生活是一種追求公共幸福的高尚的道德生活”。在城邦,大家共同創建著并享受著這種美德生活,古希臘教育成為達到這種美德生活的手段。

希臘道德教育的主題為“節制”,這在軍備和戰術方面體現的尤為突出,步兵不再進行單兵格斗,他應該拒絕個人戰績的誘惑,服從統一的紀律。希臘人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中,他們創造了悅耳的曲調,他們用音樂來滋潤心靈,為道德生長提供一片心靈凈土。他們通過體育鍛煉強健體魄同時他們也進行社交活動。這樣的教育正如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描述的那樣:“公民作為履行國家職責的自由人,他們具有節制、勇敢、激情、高尚等美德,追求公共善的道德?!?/p>

2.古希臘教育培養了公民參與公共政治的精神。古希臘公民社會的政治是一種公共政治,城邦的公共事務由一群擔任公職的公民通過討論進行決策。正如伊索克拉底所說:“言談本身是文化修養最可靠的標志,公民正是借助于演說的能力,才擺脫了野蠻生活,建立了城邦,制定了法律。說話的技藝是獲得幸福的源泉?!?/p>

在古希臘,為了提高演說能力,會教授公民修辭學和辯論術。修辭學是有關如何使用語言的技藝。辯論術側重辯論技巧和邏輯思維能力。演說家們在修辭學與辯論術的教育下,參與公共政治的熱情更加高昂,他們試圖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城邦決策,實現城邦利益。古希臘不僅在教育內容上激發公民的內在政治參與熱情,同時,在教育方式上也有所創新。最重要的就是在伯里克利時期,給公民發放觀劇津貼來陶冶了雅典人的情操、培養他們參與公共政治的意識、激發他們熱愛城邦的精神。

3.古希臘的教育促進公民具有超越自我的社會公共精神

馬克思曾說,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在古希臘公民社會,人們普遍贊美的是超越自我的社會公共精神,他們努力將私人生活置于公共生活之下。斯巴達的教育對培養公民對城邦的忠誠最為典型。在斯巴達,人們的生活圍繞教育展開,“教育的目標不是培養敏銳的智力和積累知識,而是培養紀律性、頑強性的毅力和必勝的戰斗信念,不斷地服從權威的教育和嚴厲的處罰使斯巴達人養成了紀律性?!?/p>

這種軍事化的教育與訓練使得斯巴達形成了對城邦的絕對忠誠,以致為了城邦的榮譽犧牲性命都在所不惜。斯巴達人對榮譽的追求到了癡迷的地步,使得戰爭的車輪不斷地向前碾壓,任何人只有在戰場上勇敢面對死亡才能得到尊重。他們走出狹隘的一己個人局限,以這種超越自我的精神創建和鞏固著公民社會。

二、家庭、學校、社會:古希臘城邦教育的合力共振

教育是一種有系統和技術規范的社會活動,是為了培養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培養合格公民來創造科學知識與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旺,促進人的發展,對人與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在分析古希臘城邦對公民精神的培育時,不難發現,其教育模式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家庭、學校、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雅典,7歲前的兒童均在家庭由父母教育,孩子的教育包括做游戲、唱歌、玩球、聽故事、接受禮貌等教育來陶冶心靈。結束了家庭教育后,男孩可以同時進入文法學校和音樂學校,其目的就是“陶冶情操、增加美感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雅典兒童在12、13歲時就要到體操學校接受中等教育,通過賽跑、跳躍、摔跤、擲鐵餅來增強體質,訓練技能,鍛煉精神意志。16歲以后轉入國立體育館接受更嚴格的教育,在年滿18歲以后,進入埃弗比團接受軍事領導的人才培養。

除了學校的教育外,民主制度等充分發展的希臘雅典社會,促進了群眾性活動的廣泛開展,節慶和有文藝表演相伴的體育賽事接連不斷,臺詞優美、富有哲理的戲劇獨具感染力,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更是為公民提供了競爭與合作的平臺,良好的社會氛圍為公民教育打造了實踐與鍛煉的平臺。

在斯巴達,兒童7歲前有父母撫養。根據來庫古法規定,“婦女要用酒精為新生兒洗浴以檢查其體質,還必須接受地方長老的嚴格檢查,體質不合格者就要遺棄,因為只有健康的嬰兒才可能長成良好的戰士”。7歲時,男孩們離開家庭,被系統的組織進入“寄膳宿學?!?,他們光頭赤腳,接受鞭打,忍饑挨餓,進行嚴酷、強制的集體訓練,以訓練其耐力。18歲開始接受正規訓練,20歲時駐扎邊境,進行實戰訓練,服役滿30歲時,才能成為真正的公民,并可擔任官職,在社會的大學堂深造鍛煉。

家庭、學校,社會的綜合培養,促進著雅典人每個人身心的和諧發展,發揮著個人的潛能,他們不斷追求著身心的健美,內心的和諧。社會民主的氛圍,使得雅典公民行使民主權利,促進了公民參政能力的提高。同樣,斯巴達的教育把軍人的美德諸如團結、服從、吃苦、犧牲精神貫徹到家庭、學校、社會的各個方面,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勇武的勇士和獻身國家的公民。

三、家庭、學校、社會:古希臘城邦教育對培育現代民主精神的啟示

隨著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公民積極參與到政治和社會事務中。在這一參與過程中,需要有一個理性的向導來支撐與保障參與的有效性、合法性、確切性。同樣,面對現代公民精神(主要包括主體參與意識、權利責任意識、寬容精神、法治精神等內容)的培育,如何選擇合適的方式與途徑培育公民精神尤為重要。

家庭教育應為公民精神培育的搖籃。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把家庭教育比作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壯成長才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家庭教育是一種基礎教育,持續人的一生,也是一種終身教育。這對于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及個性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塑造”的決定性作用。它是影響孩子成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對個人知識、經驗、思想、習慣、品德、興趣、愛好和特殊才能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人的一生發展、整個教育過程和社會穩定中都具有特殊地位。

學校教育作為公民精神培育的保障。學校教育是培育公民精神正式性、系統性的渠道,在人格培養、道德修為、方式判斷和技能鍛煉等公民精神培育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通過系統性的學習和學?;顒拥腻憻挒楣窬竦纳珊桶l揮提供重要的習得和實踐機會,學校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著個人社會化的水平和性質,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

今天的學校,要喚醒的是學生的批判精神,以形成正確的公共意識;要激發學生的公共表達,以形成良好的公共輿論;要創設多樣的活功平臺,以促進學生的公共交往。因此,學校的培育,就是要最大程度吸引學生廣泛參與,賦予學生表達與決策的權利,讓學生在規則的制定與執行中獲得鍛煉,從而使得規則的制定成為學生的公共協商,規則的執行成為學生的公共行動,以此熏陶和培養學生的民主、平等意識。引導學生去體驗和感悟公民責任,為公民人格的塑造奠定堅實基礎。

社會教育成為公民精神培育的延伸。社會是公民精神形成并得以表達的主要場所,公民精神需要在社會的反思體驗和實踐表達中不斷打磨,逐漸形成一種政治文化氛圍。同時,作為培育公民精神的外部環境與媒介,社會氛圍往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并成為推動社會正義與民主的重要因素。沒有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培育公民精神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公民精神也不會發揮穩定和持久的影響。正如阿爾蒙德和維巴認為,參與型政治文化最接近民主理想,即公民密切參與政治,并且認為這種參與可取且有效。不過最好的方式還是要考慮公民參與政治的積極與消極影響因素,平衡政府的責任與績效,提高民主的穩定性。摒棄“睡狗”理論(低參與度出現的對政府的普遍滿意),通過完善相關制度約束權力;公開政府信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網上評議政府提高決策的民主性與科學性;宣傳動員等激發公民的政治參與熱情。在濃厚的社會氛圍中培育公民精神,通過社會這一媒介促進公民與政府的良性互動。將公民意識教育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與本國文化結合起來,讓社會教育成為公民精神培育中最持久、最全面、最深刻的方式。

遙想古希臘,全方位的教育確實對古希臘人公民精神的培育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為西方學界津津樂道的話題。雖然這種原始民主所培育的公民精神還不盡完美,但她確是西方民主思想與實踐的起源,古希臘對教育的重視所建立起來的公民精神培育體系也有可供借鑒的地方。但是在現代中國這一場域下,我們無法仿制一個微小的城邦,中國公民精神的培育還要在不斷汲取西方社會歷史經驗,并結合中國實際情況使之本土化,才不會發生排異反應,才能更好的培育我國公民精神,進而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使其一路前行。

[1][英].安德魯?海伍德:政治學(第三版)[M].張立鵬譯,中國人民出版社,2013.第106頁。

[2][德].黑格爾:哲學史演講錄(第一卷)[M].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2013.

[3][美]約翰?麥克里蘭:西方政治思想史[M].彭淮棟譯,海南出版社,2003.第82頁。

猜你喜歡
城邦古希臘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學家
論公民美育
亞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現實啟示
璀璨的古希臘藝術
古希臘人辦事,基本靠神
第五回 熱愛“實用而宏大”的古希臘人
古希臘人眼中的世界
雅典城邦的民眾失去政治熱情了嗎?——從2016年高考全國卷Ⅱ文綜第32題談起
古代雅典經濟責任審計探微
論《理想國》中的城邦正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