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職師范生職業自信的培養

2015-02-28 09:25吳海燕
文教資料 2015年21期
關鍵詞:師范院校師范生職業

吳海燕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人文科學系,福建 福州 350007)

高職師范生的大學生涯是其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鞏固的階段,也是其健全人格、自信習得的重要時期。較之于本科師范院校的學生,高職師范生入學起點低,學習成績較差,與人交往不自信等,直接影響到他們日后的實習、升學甚至職業生涯。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2011)對小學教師的高素質要求,加之2015年起我省教師資格納入“國考”,給師范院校,尤其是高職師范院校的師資培養帶來巨大的挑戰。新形勢下,如何增強高職師范生的職業自信,為其日后的教育生涯鋪就較舒坦的大道?筆者就此展開論述。

一、自信與職業自信概說

自信是生活常用語,通俗地講,自信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接納程度。自古以來,學者對自信內涵的界定不一,但基本含義是相通的。國外心理學領域最貼近“自信”內涵的要數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所謂自我效能感,是行為主體對自己能否完成某項任務的主觀判斷,換言之,自信就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判斷。我國學者燕國材(1999)認為,自信的核心是相信自己,敢于設定目標,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所設定的目標。車麗萍對大學生自信做了更細化的界定,認為自信包括整體自信和具體自信,而具體自信主要由學業自信、社交自信和身體自信三部分構成。筆者認為,從本質上說,高職師范生的職業自信是一種散發積極向上的人格特質,具體表現為多方面展示教師的職業理念和職業能力,并游刃有余地與領導、教師、同學、學生溝通相處。這一職業自信的習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年的錘煉潛移默化形成的,一旦形成,便擁有優秀教師的氣場。

二、高職師范生職業自信缺失表現及原因剖析

教師的職業自信是優秀教師必備的人格特質,高職師范生需努力提升自己的職業自信。然而,目前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下,高職院校普遍被認為是遜色的二流院校,高職師范生的職業自信需被重新點燃與激發。

1.一些高職師范生職業自信缺失的主要表現

(1)學習懈怠感

高職師范院校的課堂沉默、教師一講到底、缺乏互動已成詬病,究其緣由,教師授課質量和授課水平低是其一,學生自身學習懈怠難辭其咎。某些高職師范生以往學業不良形成的學習無助感、挫敗感,使得他們不愿或不敢參與課堂,于是采取主動逃避或回避教師的問題等消極被動的學習心態。

(2)實習無力感

筆者在以往帶學生實習的過程中發現,某些實習生不夠自信。具體表現為:面部表情較為機械,不能很好地運用肢體語言等。備課不充分,加之表現力的不足,容易導致課堂失控;因小學生生性活潑,直言不諱,課堂上突然冒出新問題,實習生一時招架不住的現象時有發生。無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對話,課堂紀律管理失控,進一步阻礙教育教學效果的增強。

(3)自我評價整體偏低

筆者對院校二年級近200人次學生進行相關的自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職業自信程度低。他們對自己即將從事的小學一線教育實習工作感到擔憂,不知道該如何組織課堂紀律、如何開展班會、如何與小學生溝通、如何設計好一堂課、如何上好一堂課,等等。

2.一些高職師范生職業自信缺失的原因

高職師范生對自己的評價普遍較低,主要源于先前在義務教育階段接受教育的挫敗經歷,學習上比較被動,不懂或不善于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遇到問題不善于向同學、師長求助,長期學習落后導致低自我效能感。也有部分學生因為高考失利,勉強進入高職院校,抱怨、不滿情緒嚴重,這類學生若不及時疏導,容易破罐子破摔,沉迷于網絡,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安慰。如此,學業得不到發展,技能未能形成,惡性循環,離合格教師的標準漸行漸遠。另外,高職師范院校本身在課程設置(理論多實踐少)、教學方法單一等方面頑疾根深蒂固,全方位的改革需要一定的時間。

三、提升高職師范生職業自信的措施

高職師范生因知識、技能不扎實,語言感召力、生動性欠缺,課堂評價語嚴重匱乏原因,加之備課不足、缺乏經驗等,課堂教學中容易照本宣講,很難與學生進行互動。為此,高職師范院??梢詤⒄找韵峦緩脚囵B高職師范生的職業自信:

1.積極引導高職師范生正確地認識自己

作家保羅說:“一個人真正偉大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夠認識自己?!弊孕攀且环N良好的個性品質,自信的教師能在各種場合彰顯自己的人格魅力。針對高職師范生職業自信缺失的問題,高職師范院校教師要積極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尤其是要引導他們善于挖掘自身的閃光點,同時為他們展示特長創造機會和條件,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讓這一體驗進一步遷移到其他領域。如此循環,假以時日,對提升其職業自信大有裨益。

2.鼓勵高職師范生積極參與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提升高職師范生職業自信極為有效的陣地。高職師范院??迫谓處煴仨殲閷W生搭建通往合格師范生培養的橋梁,如增加實踐環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促進其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享、交流等能力的提升,進而增強職業自信。如教師教育類課程中的“兩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每節課預留三五分鐘時間開展主題發言活動,引導學生圍繞一定主題,如“我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我最喜歡的一句教育名言”、“我對小學生的初步認識”、“好教師的標準”等,在全班面前發表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在分享、交流感悟、心得等互動中領會教師的職業師德和職業理念的同時,提升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和日后從事教師職業的自信心。而教師教育類的“教學法”課程,更應該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一方面為提供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供學生觀賞并模仿,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悉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用心做好每一次的微格片段教學,費心做好每一次的教學反思,全方位地增強他們的職業自信。

3.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學校在課堂教學任務以外,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教師的必備素養,通過開展課外活動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提升高職師范生職業自信的不二法門。為了考核高職師范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學校、系部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各項比賽中增強職業自信。但同時必須看到,這類活動更多的只是為少數人展示特長的提供舞臺,大多數學生只能“望而生畏”。為此,學校和系部可以充分發揮大學生導師的力量,讓他們預先組織相關的活動,為組內每位學生的發展提供舞臺,以增強他們的職業自信。以下試舉幾例:

活動 活動目標 活動要求 訓練重點人人唱好一首兒歌訓練膽量及舞臺表現力真情演繹拿手兒歌演唱、表演人人朗讀一篇文章學習朗讀基本技巧聲情并茂朗讀 朗讀、表演人人講好一個故事 學習講故事技巧 繪聲繪色講故事 講故事、表演

職業自信和專業素質的提升關系密切,互為促進。教師的職業自信是職業技能發展的助推力,技能的發展又能鞏固和提升職業認同、職業自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導師可以借助高年級“導生”力量的支持,邀請他們指導低年級學生,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指導高職師范生進行積極的歸因

歸因是人們對自己及他人行為成敗原因的解釋。美國心理學家維納將行為背后的原因歸結為三維度(可控性、穩定性、內外性)、六因素(能力、努力、運氣、任務難度、外界環境、身心狀況)。積極的歸因能增強學生的自尊感和自豪感,消極的歸因則會增強高職師范生的自卑感和無助感。

高職師范院校教師要努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多條諸如電話、QQ、微信等高效的溝通渠道,及時掌握學生發展的近況,如參與了哪些活動,在活動中表現如何,在學生受挫時及時給予情緒的疏導,引導他們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努力不夠、方法不當”等因素,使他們在失敗后能盡快找準前行的方向。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曾言:“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备呗殠煼渡缲撝W教育的重任,其職業自信的建立將直接影響小學生自信心的形成。為此,高職師范院校所有教師要齊心合力,全力打造高自信、強技能的師范生,讓這些一度失利的高職師范生在其大學求學生涯的歷練中重拾信心,練就師范生必備的技能技巧,從而從容地走向工作崗位,用自己的職業自信點燃學生的自信,進而練就優秀教師應有的氣場和氣度。

[1]教育部教育司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規劃指導.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M].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2008:21-34.

[2]史慧穎,張慶林,范豐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問題與對策.中國教育學刊[J].2006(4):56-59.

[3]畢重增.自信人格理論的建構.西南大學基礎心理學博士論文[D].2006:10-20.

[4]余文森.一位教育學教授的聽課評課與教學斷想.福建教育出版社[M].2011:127-140.

猜你喜歡
師范院校師范生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師范院校畢業生就業觀念對就業選取的影響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新課標背景下師范院校文學理論教學反思
淺析師范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
應用轉型期師范院校大學生的心理調適
進一步完善免費師范生政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