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數學教學于活動之中

2015-03-02 01:27安亞杰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創設游戲思維

安亞杰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安字鎮中心校 吉林 乾安 131403)

寓數學教學于活動之中

安亞杰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安字鎮中心校 吉林 乾安 131403)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保?]使學生具有學習教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怎樣才能使學生具有學習教學的興趣,會學數學呢?我想作為數學教學的組織者應想方設法把數學變容易一些,寓枯燥的數學知識于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學習。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保?]

一、創設趣味活動,寓數學于游戲中

學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動、好奇、好勝,游戲是他們酷愛得一種活動,能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獲取知識,增長才干。良好得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為了使學生對新課產生興趣,可以設計新穎有趣得教學游戲,吸引他們進入最佳學習狀態。例如教學“8的認識”時,可以設計參觀公園得游戲。上課時,老師說:“同學們,今天老師于你們一起游公園,看可愛得動物,你們高興嗎?”學生很興奮,接著投影出示公園里得各種動物,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問:“誰能從這些動物中找出數量8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說出了數量是“8”的東西。這樣不僅使學生對新知識不感到陌生,并饒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中;同時業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由于小學生的注意的特點是無意注意占優勢,有意注意不易持久。學習進行一段時間,他們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學中穿插游戲活動,這樣可以形成積極思維的心向,例如在教學“8的組成”時,好多同學注意力已出現不集中現象,但這又使本課的重點所在,于是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發給學生8的組成卡片,比如拿卡片7的同學說:“我的朋友在這里?!比嗤瑢W一起讀“7和1組成8”。這樣教師里的氣氛就立刻活躍起來,同學們爭著向老師要卡片參加活動,把學習推向高潮。在課得鞏固練習中,學生對大量單一得練習不甘興趣,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活動,如口算搶答,當醫生看病號、當紅娘連線等,這樣的游戲活動能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得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覺得數學有趣好學。

二、創設實踐活動,寓數學于生活中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新課標在教學要求中增加了“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生活現實”有機會結合起來,創設實踐活動。使數學從抽象的符號中解放出來,回到學生熟悉得生活情境中去,這樣特別符合小學生得認知特點,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得內驅力,激發起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例如: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舊知識出發,創設實踐活動,出示一個文具店得文具和它們得單價,讓學生進行購買文具活動。在活動中,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能讀出商品得標價,于是在輕松愉快得活動中,讓學生結合教材進行觀察討論,“這些數有什么特征?”“這些數又叫什么數?”等問題。這時學習小數已成為學生的自身需要,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以這樣的實踐活動引入新知,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激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大膽探索數學。

三、創設操作活動,寓數學于體驗中

皮亞杰說:“思維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笨梢?,操作是多么重要。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師要重視操作,讓學生動手操作,使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這符合學生的心里、思維特點。操作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以極高得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例如數學“長方形的認識”時,可以設計讓學生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擺一擺得操作活動,這樣的操作活動學生建立了長方形的表象得思維提供了直觀的支持,在離開實物時,頭腦中也能再現它的表象從而使學生較輕松、有效地掌握了長方形得特征。在數學學習中,任何一個數學慨念,哪怕使1、2、3……這些數字,它都是抽象概括的結果,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學生在學習每一個數學慨念和法則時,都必須從具體到抽象,都必須借助實物、教具、學具或實際事例,才能理解慨念得內涵或法則的來源及其合理性,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應多創設操作活動,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象概括創造條件,學習起來不感到難。

三、創設質疑活動,寓數學于問題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維的起點,疑是創造的火種。人的認識活動是從問題開始的,也就是說,人在認識時首先會感受到問題,因為感受到問題,所以要認知,要學習,便會產生一系列的認知活動,可以說問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課堂上要創設質疑活動,留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獨立思考的表現,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得表現。學生提出的問題是他自己最需要的,教師應鼓勵學生質疑,學生才敢于把內心的疑問、不理解的問題大膽地提出來,讓師生共同探討,才有利于學習,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和積極性。例如教學《圓柱的體積》,一個圓柱形水桶,從里面量底面直徑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這個水桶得容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數保留一位小數。)書中以求出水桶得底面積是314平方厘米,水桶得容積只列了一個式子:314X25=()立方厘米立方分米。要求學生計算填完整,當學生得出7850立方厘米時,題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數,學生提出了疑問:這個近似值應取7.8還是7.9立方分米呢?我并沒有給學生答案,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進行討論:“這里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提示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解決這個問題,結果學生認為應取7.8立方分米這個值。我肯定了學生的答案,他們歡呼雀躍,因為書中沒有介紹“去尾法”,他們為自己的探索“創造”了答案感到高興,這樣的質疑活動培養了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讓學生感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相聯。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教師應多創設一些數學活動,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現實,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探索、創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4版

猜你喜歡
創設游戲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數獨游戲
瘋狂的游戲
爆笑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