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德育模式 拓展德育空間:江門中醫藥學?!傲⒔粯颉钡掠J降膶嵺`與探索

2015-03-02 03:13張飛虹,伍勵濤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立交橋講堂道德

作者簡介:張飛虹(1962-),女,河南洛陽人,廣東省江門中醫藥學校黨委書記,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伍勵濤(1976-),女,廣東江門人,廣東省江門中醫藥學校教務科副科長,計算機高級講師。

課題項目:本文是2013年度廣東省中職學校德育課題“推進校企文化融合構建‘立交橋’德育模式”階段性成果。

德育工作是一切工作之首,是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行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德育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積極探索學校、社會、家庭緊密聯系的“立交橋”德育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顯得十分必要。

一、基本理念

“立交橋”德育模式,是以學校為主要陣地,發揮德育的主導作用;同時利用家庭道德大講堂和社會(時代)道德教育的合力作用,改單一學校教育為多渠道,共同構建整體的道德教育網絡,形成多方通達的“立交橋”模式,校、家、社會共同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促進學生的素質的健康全面發展。

中等職業教育的工作主要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在構建“立交橋”德育模式過程中,自覺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平日的德育講堂緊密聯系,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德育功能。

二、實施內容

(一)創新校內教育模式,夯實學校德育“立交橋”基礎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德育教材。結合時代要求,中職教育要幫助學生樹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逐步形成法律意識、科學意識以及誠實正直、積極進取、自強自立、堅毅勇敢等心理品質,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

學校配備專門的德育教材。由學校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班級道德講堂——中職學校班級道德講堂案例集》,從公民道德建設內容入手,以公民道德規范為主線,兼顧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繼承,通過道德講堂這個特殊的課堂發揮弘揚傳統道德、普及道德規范、引領道德風尚、提升公民素質的作用,引導中職學生崇德向善,提升個人道德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一教材作為德育的藍本,在學校德育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2.道德講堂進班級進課堂。學校依托《班級道德講堂——中職學校班級道德講堂案例集》一書,將道德講堂引入班級與班會課,以班級道德講堂的形式,在班級中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達到了“以事說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的效果。學校開展的班級道德講堂貼近中職學生的生活,符合中職學生的情感和心理發展特點。

班級道德講堂嚴格按照“七個一”環節進行。作為班級道德講堂其中之一環節的“誦讀經典”,選材以國學經典為主,不但符合道德主題,而且切合時代要求、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德規范。

班級道德講堂的開展,得到師生的普遍認同,師生們認為班級道德講堂能將優秀傳統和現代道德良好結合,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從而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目的。

3.發揮主題活動的德育滲透作用。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以“個人成才與實現中國夢”為主題的課外活動,以“點亮中國夢”讀后感評選大賽、“描繪中國夢”攝影感悟展覽、“暢想中國夢”講故事和演講比賽等“中國夢”系列主題活動,引導中職生關注社會發展,感悟身邊的新變化,增強“三愛”(愛勞動、愛學習、愛祖國)情感和思想認同,教育中職學生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起來,把夢想化作成長成才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行動。學校還運用重要時間節點,挖掘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組織清明節、“五四”、“七一”和國慶節,以及“九一八”國恥日和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等重要事件和紀念日教育活動,注重運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歷史故事、革命故事、改革開放故事和身邊故事,引導學生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二)創新校外實踐模式,架設校企文化融合的“立交橋”通道

1.醫院管理文化融入班級管理。職業教育的德育工作必須自覺地與行業、企業對接。校企合作和對接,給學校、給企業提供了德育的契合點,同時也拓寬了學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醫院文化是始終圍繞以病人為中心,以患者至上,醫德至上為主線的文化。衛生學校的學生只有在學習期間感受醫院文化的熏陶,才能在畢業后快速的融入醫院文化的氛圍中,更快地適應護理崗位需求。學校班級管理整合醫院管理文化,各班成立“學生護理部”,實行“護理部主任—護士長—護生”等級管理制和學生宿舍實行“病區管理”模式,舍長為護士長,每一個宿舍以病種命名。通過這些實踐,培養了學生的敬業精神和責任心,讓醫院文化和職業護士素質培養貫穿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醫院環境,為更好地進入實習護士角色做好準備。

2.志愿服務活動融入技能教育。開展護理志愿服務,以“志愿服務在醫院”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校外德育教育實踐,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會專業樂趣、職業成就感和助人之樂。學校成立了“愛心天使”志愿服務隊,其中以護理專業的學生志愿者最多。每名學生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活動前均要接受能力崗位培訓。在專業服務培訓的同時,學校還一直把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倡導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的道德風尚,關心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作為培養青年志愿者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重點,并且把醫學“救死扶傷”的重要理念融入其中,讓學生更好地把本專業與德育聯系在一起,學本領,更學做人。

學生通過參與志愿服務,接觸社會、了解現實,磨煉意志,展現青年人蓬勃向上、積極實踐的精神狀態,提高人際交流、團結協作等方面的能力,學會奉獻、學會負責、學會追求。

多年來,學校護理志愿者堅持每周分別到醫院、殘疾人康復中心、敬老院和社區服務站開展護理志愿服務。學生志愿者年均服務工時達2萬小時,護理志愿服務人均每年超過到20工時。這些時間數字不僅代表了學生奉獻愛心的深度和濃度,也代表了學生進行專業實踐的時間長度;這不僅體現了德育的效果,也體現了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教育的成效。

(三)創新家校合力教育模式,延伸家校融合“立交橋”功能

1.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學校成功地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形成一股合力,搭建暢通橋梁,給予未成年人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學校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代表直接參與學生管理,協助調解校、班、家長之間的各種問題,對學校各項工作提出意見及建議,積極發揮監督功能。這種形式為確保各種教育渠道的暢通和各種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更好地培養和教育學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家庭與學校聯合教育的另一種方式是召開一年多次不同生源地的學校家長交流會。每次的家長會出席率均超過90%,形成良好的家?;訖C制。通過家長會的召開,家長更了解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情況,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更順暢,對學生的成長過程認知大有提高,親子關系更融洽;學校方面,班主任工作開展更順利,科任老師傳授知識的效率更高,學生素質更能得到全面發展。家長會為學校與家庭教育架設了一座暢通的橋梁。

2.行為教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學校以《江門市推進家庭教育五年規劃》為指導,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教育路線為契機,通過與學生家庭共同攜手,開展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倡導“和諧家庭、幸福校園、育人樹才、服務社會”的現代教育理念,主要活動之一是舉辦“家庭教育心理學講座”,聘請心理專家授課,邀請家長參加。通過講堂和講座,打開了學生與家長相互溝通的門戶,教師與家長能更深入理解學生的每一種行為及心理趨勢,學生能更適應和順從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發揮了行為教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使家長和學校聯合教育的效果更顯著。

三、實踐成效

(一)激發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中職生源參差不齊,學生多為應試教育的失敗者,知識基礎較薄弱,學習動力不足。入學后通過形式多樣的德育,學生在德育實踐中實現自我提高,增強自信心,充沛學習動力,激越學習興趣,學習好了,自信心就更充足,良性循環,最終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實際表現為每學期學習成績、操行分、校風校容評比分數的不斷提高,學生違紀處分的不斷減少。學校的“立交橋”德育模式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更體現為學生各類考證率的提高。以護理執業護士資格證通過率為例,每年1000多名的護理專業學生參加統考,通過率均在80%以上,遠遠超過全國平均通過率。(下轉175頁)

猜你喜歡
立交橋講堂道德
立交橋下不宜鍛煉
立足“和合講堂” 開展“和融黨建”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法律講堂之——管住自己的饞嘴巴
新聞小講堂
法律講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宜畢高速陳貝屯互通立交橋
最復雜的立交橋,路癡的噩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