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中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之我見

2015-03-02 03:13李可聞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人格素養專業

作者簡介:李可聞(1991-),女,遼寧鞍山人,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史。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正如沒有人能把自己沒有的東西給予別人一樣,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誰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苯處熢谏鐣袚沃虝说闹匾巧?,其自身專業素養的高低對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果等都產生直接的影響。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改造、提升、深化自身專業素養,為語文學科的教學奠定堅實基礎。筆者認為,提升中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應注重以下四個方面。

一、知識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語文學科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取決于它的多種功能和奠基作用,對語文學科知識的扎實掌握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條件。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夯實教學基礎,充盈教學內容,明確教學任務,補充、完善相關教學知識,同時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特征,對癥下藥。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就一定要完善教學基礎知識,強化教學專業知識,豐富教學相關知識。

(一)完善語文教學基礎知識

掌握語文教學基礎知識是語文教師展開語文教學工作的首要條件,與此同時教師更要提高并完善自身語文素養。語文素養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情感態度,思維品質,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思想觀念以及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等諸多內容。

高質量的語文素養并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中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在于學生自身的學習,更依賴于語文教師的語文專業知識積累和科學的指導方法。教師可通過互聯網自學、參加學校講座、沙龍、外出學習等方式不斷完善夯實語文教學基礎知識,豐富自身的情感素養,提高自身的思維品質,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與審美情趣,開拓自身知識視野,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只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會給予中小學生最正確、最及時、最有效的全方位教學指導。

(二)強化語文教學專業知識

現代中小學教育課程趨于整體化、綜合化的發展趨勢,要求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終身學習的眼界,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內容,深化專業知識結構,轉變專業教學理念。語文教師強化自身教學專業知識的途徑便是不斷尋找正確恰當的教育理論來指導教育實踐,教師一定要具有勇于實踐的精神,將自己的教學設想與教學構思付諸于實踐,并且在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的飛躍,教師要忠于自我,忠于實踐,才會不斷積累自身教學專業知識,提高教學能力。

(三)補充語文教學相關知識

語文課程所涉及的知識,內容豐富,涉獵廣泛,包羅萬象,現代教育中的課程教學更加傾向于各學科之間的穿插與融合,因此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完善教學基礎知識與強化教學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拓寬視野,在閑暇時間盡自己所能去多了解和接觸與語文學科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譬如,哲學、社會學、邏輯學、歷史學、自然科學等學科,并將其融入到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在豐富自身學識的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所以,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日里要多看、多讀、多接觸、多了解、多學習、多借鑒與語文教學相關的讀物,提升自身語文專業素養。

二、能力素養

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師教學基本能力與教學創新能力,二者均是在語文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教師應全面提升自身專業能力,與時俱進。

(一)夯實語文教學基本能力

語文教師的教學基本能力主要體現在“聽、讀、說、寫、書、畫”六個方面。如何判斷一名語文教師是否具備語文教學的基本能力,主要從這六個方面來考察。

“聽、讀、說”三方面表現為語文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中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的發展速度參差不齊,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用口頭語言講解課文內容,表達教學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便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究竟教師該如何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一是借助電視、收音機等媒體設備觀看收聽對提高自身表達能力有幫助的電視節目和廣播;二是借助在公共場合的演講機會,多說、多練、多表達,提高自身的朗讀與講課水平,使其在語言表達時生動活潑,更具有感染力;三是借助校外專門培訓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構,在其培訓、指導與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寫、書、畫”三方面表現為語文教師的板書與寫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板書是不可缺少的教學輔助工具,想要學生看清楚、看懂,教師的板書就一定要清晰、大方、美觀。在業余時間,教師可以報名硬筆書法課,隨專業人士練習書法。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應該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日常要多閱讀書籍,多寫文章,多發表,日積月累,寫作能力定會提高。

(二)培養語文教學創新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創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教師在使用新的教學方法之前首先應具備創造能力,即創造性地理解與使用教材的能力,創造性地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創造性地探索、運用、整合各種教學策略的能力。這種教學創新能力并非一蹴而就,教師需要長期付出努力,并擁有堅持不懈的鉆研精神。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二者之間的碰撞中,思考、探索、研究,提出自己獨特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同時教師也要關注和掌握最新的教育動態,走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最前沿。

三、人格素養

人格素養是中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制高點,教師的人格特征通常會顯現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其對學生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與真摯崇高的情感素養。因此,中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完善自身人格素養,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一)修正自身人格缺陷

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其擁有崇高的人格是開展教學工作與日常交際的重要前提,但是在日益競爭的工作環境中,巨大的工作壓力與繁重的工作任務會給教師帶來身體上的疲勞與精神上的負擔。譬如,教師評比優秀教工職稱、教師論文發表、教師提高班級成績等。久而久之,教師長時間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會對教師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嚴重者則會質疑自身教學能力。

上述情況在教師群體中時有發生,這便需要教師啟動自身調節系統,在工作之外的閑暇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放松自己的心情,多閱讀有關正能量的書籍與新聞。嚴重者在必要時也可咨詢專業心理人士,從而糾正和轉變原有認知結構中的錯誤觀念,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我價值,在不斷的學習中完善自身人格,提高人格素養。

(二)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語文教師在完善自身人格的同時,應進一步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努力成為學生學習與借鑒的榜樣。語文教師在閑暇時間可以參加社會團體舉辦的優秀專業教師學術交流會,與優秀人士進行深層次的交流,以其長處補其自身不足。另外,教師也可在假期時間外出旅游,感受多元文化的熏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感受山川河流的震撼,感受林間小溪的俏皮,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滋補心靈的一劑良藥,對提升教師生活感悟、語文素養、人格素養都幫助良多。只有不斷充實與學習,教師才能靈活地駕馭教材,輕松地誘發出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使每個學生都能正確認識自身人格發展中的能力、智慧,發揮自身最大潛能,使其在融洽有愛的氛圍中體驗成功。

四、品德素養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同時也是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還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在日常教學中,語文教師品德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品德的形成與發展。語文學科與德育的聯系密切相關,作為語文教師應以德為先,自覺強化自身道德觀念、道德行為、道德修養。

(一)增強自身道德觀念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以理念指導實踐為開端,語文學科的教學也不例外,語文教師必須具有正確的道德觀念才能指導、教授和啟發學生。語文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增強自身道德觀念:一是定期參加校內外舉辦的道德課題講座;二是訂閱與思想品德相關的圖書和雜志;三是培養道德意識,在自我不斷的思考與反思中增強自身道德觀念。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做到知識傳授與德育滲透相統一,能力培養與道德熏陶相一致。

(二)監督自身道德行為

教師的道德行為不僅是判斷教師品德是否合乎規范的首要標準,同時也是學生形成和發展道(下轉144頁)

猜你喜歡
人格素養專業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