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管理的倫理準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哲學視角

2015-03-02 03:13孫穎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倫理傳統學校

作者簡介:孫穎(1990-),女,黑龍江人,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

學校管理是以實現被管理者的自我完善為使命,以人的未完成性為基礎而循序展開的一系列管理職能,這種促進個體發展的職能決定它的管理活動蘊含價值觀取向且應實現倫理型管理。而向來以道德為本位、以禮儀之邦著稱的中國,其民族文化具有內蘊豐腴的倫理特質,從而有別于西方文化。我國學校管理需以民族文化為母文化,胎息我國民族文化的營養,才能卓有成效,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一、倫理:學校管理的核心

倫理是指在人與人、人與自然和社會、人的心靈間關系的倫輩差分中而成的次序和諧的道理、行為準則及規范的和合。 ①倫理是對道德原則的哲學思考,依照道德原則來規范行為。倫理有著為社會價值準則實施定向與導向、平衡人們利益關系以及對自身行為進行內在管理的功能,是有意識的、積極主動的人類活動。

以人性假設為價值前提的角度來看,學校管理過程是管理者通過展開的一系列管理職能,使主客體在相互作用中實現以育人為中心的目標,在各個方面規導與教化著未成年的人。學校管理應成為一種強調人性中的應然層面、合乎人本性的人道管理。首先,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腦力與體力勞動的結合,具有復雜性、情感性、潛在性等特點,學校管理活動應實施符合人性的、激發工作熱情的管理模式,盡可能滿足教育工作者對尊重、理解、支持等精神上的需要。其次,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特征及身心發展規律,這要求學校管理在尊重必然法則的同時,尤其注重人性的特征,以人性的存在為基礎,以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為準則,盡可能了解人的需要、情感和行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從管理背后的倫理價值選擇來考察,任何一種管理制度和行為的背后離不開深層的倫理和價值的選擇。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決策是整個管理活動的核心。學校管理中,常常會出現不同價值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在不同的價值選擇中,即可能存在雙方平衡的支點,也可能會包含著尖銳的價值沖突。學校決策的依據、學校管理的理念以及學校管理方式的確定都離不開價值的選擇。因此,如何更“好”地抉擇,體現價值沖突中的“合理”與“善”,要彰顯學校管理中的倫理意識和道德目標,以價值觀、倫理準則和規范作為決策的依據和指導,解決管理過程中不同價值選擇之間的沖突,使其符合評價主體的倫理道德取向、倫理追求,從而使學校管理活動具有可行性與科學性,促進學校管理活動的不斷進步。

學校的倫理管理并不是一門純粹的技術科學,它與心理、價值、觀念、文化有關。彼得·杜拉克認為,“管理是一種社會職能,隱藏在價值、習俗、信念的傳統里……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無價值觀的科學?!?②民族文化會影響管理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和全方位,使其體現獨特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學校倫理管理中的道德價值向度和公共倫理精神與本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價值、信念息息相關。在某種程度上,我國的國民有著與西方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經過五千多年的文化洗禮,中華民族文化根扎于人們的思維、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中,形成了中國人的國民性格。在這樣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研究學校管理,需要我們深入了解我國管理文化底蘊,實現適合中國文化的學校倫理管理。

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哲學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又叫“崇德型”文化。 ③在中國的倫理文化形態中,以重倫理、倡道德為原則的倫理思想和行為追求,貫穿從先秦孔孟一直到宋明理學、陸王心學,融匯在中國傳統的哲學、政治、教育中,始終處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地位。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不同,其本質是生命文化或修道文化,是生命體驗和直覺感悟的結晶,回答的是人類自身以及人與宇宙萬物的相處之道和終極關懷如何解決的問題,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圓融無間整體互動的和諧理念。張岱年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一以貫之,即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統一。 ④程思遠根據這種強調和諧與統一的特征,將中國傳統文化稱為“中國和合文化”,并認為“中華民族已經形成了運用和合概念與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研究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關系;研究人的身心統一規律和養生之道的文化傳統”。張立文則開創“和合學”,并認為和合學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和”為價值取向的反思,“和”與“中和”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⑤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中”是宇宙萬物的根本?!爸小笔顷庩柡秃系慕Y合點,是宇宙萬物的能量信息相互轉化的必經途徑和孕育萬物的能量來源,也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根本法則和相互作用的力量平衡點。人道治理必須知中、守中、體中、執中、用中,從而建中立極,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宇宙元氣能量,才會實現人內在的心身和諧和外在的天人和諧?!昂鸵舱?,天下之達道也”,即“和”是亨通天地萬物、人間萬世的宇宙真理。世間萬物包含著差別、矛盾和沖突,這些概念突出了事物內部之間排斥、對抗等方向,卻不能表達世界或其中事物的本然狀態,即多樣性的統一、有機的聯系和秩序?!昂汀币馕吨鴱臎_突到融合,內涵各種成分升降相蕩的能動性和生命力。

“中道和合”是“中”與“和”體現在認識和把握管理運作過程的方法論。 ⑥“中道和合”即無差別、無偏倚的至理。它強調在不偏不倚中尋求恒常之道。致中和,以使事物不同因素之間的沖突相互融合。它是管理的最高原則和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爸械篮秃稀苯沂尽爸械馈敝褪紫纫迷谛奚碜鋈松??!爸械馈笔侨手请p修,是內圣與外王相統一的大道??鬃诱J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盀檎缘?,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無論是修身做人,還是治國平天下的管理過程都是修道的過程,都是自度度他、化育群倫的過程。要做到“性之德,合內外之道”,內養與外用不二;其次,世間萬物的生存和發展都是在中和平衡狀態下完成的?!叭f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币魂幰魂柌懦善錇榈?,偏執一端就遠離道,唯有執中才是成事正道,是為“中道”。管理要做到全面辯證地認識分析分歧,把握管理過程的適度性、合理性,在思成并舉、嚴寬相濟中獲得和諧。最后,孔子強調“時而中”,“中”不是空間位置,而是一種狀態。它是動態的,即能夠隨著時空條件的變化而遵循“中道”原則。宇宙萬物,千變萬化。在管理中做到“從容中道”即嫻熟地駕馭事物發展變化的“中道”,體現出“得其圜中以應無窮”的灑脫與超然,游刃有余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藝術。

三、啟示:從“中道和合”看學校管理的倫理準則

《論語·子罕》中有“扣其兩端以竭焉”是孔子“中道”的核心思想。其“兩端”關系非兩級對立、非此即彼,而是在變化中保持兩者動態平衡的狀態。在管理中體現出一種由“中和”而產生的合力,使兩級復歸于“中”。在管理活動中,處于“兩端”狀態,以期達到平衡狀態有管理理念、管理過程、管理方式等各方面。本文以尋求學校管理的內在管理哲學為要義,故選取體現學校管理者、管理境界、理念以及方略倫理性的四個方面:“正己正人”、“義與利”、“天與人”以及“乾與坤”進行闡述,并非“中道”思想在管理中的全部體現。

(一)正己正人

中國文化強調“性之德”乃“合內外之道”?!罢赫恕笔墙⒃凇疤烊撕弦弧?、“人與己”不可分的系統整體的思維方式基礎上的。儒家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正己正人、“修己安人”的過程。這種以“內修”推動“外治”,由“內圣”達到“外王”。通過“修己”達到安人目的的管理思想,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管理哲學的邏輯起點?!洞髮W》提出“三綱領”把“內圣外王”具體化?!叭V領”,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懊鞯隆奔窗l揚德性;“親民”即推己及人,以己之德教化大眾;“止于至善”即達到仁的至高境界?!罢骸迸c“正人”就是強調通過管理者道德威望的樹立,在無形中影響被管理者,成為普遍的社會行為規范和社會公理解釋體系,并內化為每個人的行為準則,從而達到安穩和諧的狀態。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學校管理者要依據倫理道德規范,加強自我心性的修養與管理,做到率先垂范、“上為下效,君行臣甚”,用示范與表率作用帶動影響學校成員,把“修身”視作學校管理工作的一種重要管理手段、首要任務和主軸內容。

(二)義利之辯

中國儒釋道三家都對無形的人的精神層面有著無限的熱情。他們都重視心性之學,其立教弘法的宗旨,都是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始終把管理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境界,定位于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合于“道”,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作為人道治理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熬辰纭蓖肮钡膮^別,在于德性升華與欲望滿足這兩種不同的人生價值取向的分野。儒家認為境界與功利、“以政為德”的管理價值觀與管理成效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因果關系。這種對功利的關注,不在個人利害得失之計較考量,而在萬民之憂樂、國家天下之安危的縈懷牽掛,因而管理是在現實中蘊含著理想,在功利中體現著境界。

學校管理是一種有效的、動態的活動過程,是以取得最大化的辦學效益為目標的有效活動與動態過程的總和。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功利與人文的權衡與把握這一倫理原則,存在并體現在學校管理者的管理境界上。管理境界即管理者的思想境界,體現了管理者對管理本質、發展規律的把握,并反映在管理方法中?!按髮W之道,止于至善?!奔疵髅鞯屡c親民實行到至善之境,才算成就大學之道,即圣人之道。正所謂大道至簡,“至善”是學校管理者修己的最高境界,也是學校實行人文管理的極致體現。學校管理者在處理功利與人文的關系時,應當從“至善”的層面著手,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體現人文色彩,挖掘師生的內在潛質,實現師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使學校管理在取得辦學效益中體現著“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

(三)天人合一

中華民族先哲對人的認識,是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運用“精氣”或“元氣”理論,去探索人類生命的起源或構成,是從生命宇宙發生學意義上去說明人與萬物的關系,揭示人類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和價值。因而,中國文化的重人,是帶有根本意義的重人。從“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出發,古人認為“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人們的愿望反映了自然法則運行的趨向,是天意所歸。但是,人類不能也無權排斥、宰制、征服萬物,應主張“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中國文化強調通過贊化育、參天地,實現“天人合一”。 ⑦把“天人合一”觀念運用于管理實踐主要把握:“天地之性人為貴”,確立與保障人的主體性、人的獨立價值與尊嚴,人道治理和天道運行相和諧,與自然相和諧。

學校管理首先是對人的管理。為了實現教育精神和人文價值,管理者必須重視人性中的應然層面,滿足人對個性、尊嚴、潛能的發揮的需求,全方位、深層次地實行合乎人的本性的人性化管理,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耙匀藶楸尽钡霓k學理念,其實質是重視人的發展,將個體的全面與個性發展、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養成統一起來,正確認識人的價值,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充分開發個體的智能?!耙匀藶楸尽钡睦砟钤趯W校建設中得以實現的關鍵就在于:如何體現人生的價值觀,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從而提升人的生命質量。這也是學校管理者必須具有的觀念。

其次,學校是一個開放系統,學校管理活動必然與相關的外部環境發生聯系。如自然、社會、政治、法律等,組成“管理—環境”的互相作用與制約的動態系統。學校環境影響學校管理功能或程序,進而影響學校管理功效的發揮。學校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應自覺認識與把握學校外部環境的變動及其發展趨勢,溝通協調外部社會教育資源、家長等,協同搞好教育。

(四)乾坤相合

“乾”與“坤”,入于“八卦”之中,列為《周易》之首,是我國最早的文字與概念之一。一般代表天地,陰陽。萬物存在最根本的力量就是宇宙間生生不已的陽剛之氣。這就是“天道”,也是太極陰陽的生生不息的運動之道?!吨芤住氛J為世間萬物皆由陰陽構成,陰陽相合,互動互補,相反相成。因此,自然界萬物和諧發展的本質是陰陽和諧。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內外結合、主客兼顧、進退有度、張弛與時、管理與倫理、理性管理與人性管理都在乾坤之列?!峨s卦》開篇道:“乾剛坤柔”。剛柔構成乾坤的基本內容。乾坤相合體現在管理上表現為“剛柔相濟”。

在學校管理中體現為理性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和諧統一?!皠偂斌w現在制度方面。學校管理過程中,要保持學風剛性嚴謹以及制度的明確性與可遵守性。此外,還要注重學校環境和整體設施的氛圍,擴大并延續學術氛圍,在對學校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保持其審慎嚴謹的治學態度?!叭帷斌w現在管理層面上,凸顯育人的管理內涵和人性化管理的韌力。柔性管理不是軟弱的管理方式,而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每一名學生利益訴求的空間,讓學生充分融進管理體系中,實現他律自律的結合,從而保障優質的管理效果。任何單一的方式都不足以為當代的通識教育提供完整的服務。這就要求學校在實施時充會結合校內的實際情況,在權力與非權力之間,理性與非理性之間找到平衡點,制定制度規范和文化約束機制,尋找能同時體現柔性管理,又實現本校特色的運作模式。通過張馳有度的管理方式,形成平衡及理性的教育管理模式。

四、融合:中國傳統管理文化的超越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宇宙萬物系統是和諧穩定的整體,化解各種矛盾,以求互利共存。由于萬物的特性,人與人、人與物的關系不斷變化,管理方法的理論與應用要與時代條件及人事相匹配。中國管理文化正面臨著中西文化沖突和中國現代化的挑戰?!兑住は缔o》曰:“天下同歸而疏途,一致而百慮?!逼渌爬ǖ倪@一萬物發展變化規律,為我們思考中國傳統管理文化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性、繼承性,同時又具有現實性、變異性,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和合”的和合學,實現管理的古今相合,正是對其挑戰的回應和化解之道。

中國管理文化的古今相合首先在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思和超越。即如何求自我轉折與自我充實,通過自我反思和慎重的哲學探索,使傳統文化達到現代化意義,確立對傳統文化的反思意識,就是自覺對傳統文化特質進行反思,還原傳統文化的本來面目。比如在思維方式上,傳統中國哲學思想多半是被動保守的姿態,是生命體驗和直覺感悟的結晶;在哲學內容上,傳統文化語言更多具有藝術成分,高層次方法論分析不足,對其內容的理解多靠體悟與感知等,這些傳統文化現象在中國傳統管理思想中同樣存在。 ⑧因此,無法將其原封不動地引入現代管理實踐。中國管理文化要突破傳統文化的思想框架,超越傳統文化本身存在的內在難題,經由批判進而實現創造的發展。

其次,中國管理文化的面臨著中西文化沖突與現代化的挑戰,對其挑戰的回應在于中西文化有機融合。二者的融合既不是“中體西用”,也不是“西體中用”的文化傾向。湯一介先生認為,對歷史上及現實存在的哲學問題不應該只是“照著”中國傳統哲學講,而應該是“接著”中國傳統哲學,甚至“接著”西方哲學講。 ⑨“接著講”實質就是摒棄“文化復古”、“全盤西化”兩種傾向,實現“中西互為體用”的文化交融創新,立足各自傳統管理文化中的現代價值,結合新世紀新經濟時代的特點,在肯定現代價值的基礎上進行傳統管理文化的融合創新。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體現的是“中西互為體用”的文化的交融創新,即雙方都要從表面的機械的認知和評測,轉向對彼此文化內在的有機整體的系統體認和把握,從簡單的急功近利的模仿,轉向對彼此文化精神實質的心領神會,以實現東西方文明的匯通與交融。西方文化需要一個“轉識成智”,由技入道或由術悟道的境界提升,即對中國智慧的吸收,中國文化也要有一個“法無定法”的觀念認同,即借鑒利用西方管理制度、技術和方法。將西方管理理論所強調的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管理程序的標準化、管理手段的科學化、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數量化等科學管理、工具理性的管物之術,與中國傳統管理文化的管人之道有機地結合起來。保持中國文化的獨立性地位,在管理實踐創新的基礎上實現中西方管理理念的趨同,促進中西方管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注釋:

①藤新才.中華倫理范疇——仁[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②[美]彼得·杜拉克.杜拉克論管理[M].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0.

③何文.中國名人論中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④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⑤張立文.和合學:21世紀文化戰略的構想[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⑥⑦程崇仁.中華傳統管理文化精神[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⑧傅偉勛.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哲學與宗教二集[M].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⑨湯一介.西方哲學沖擊下的中國現代哲學[J].文史哲, 2008(2):28- 35.

(上接159頁)

五、學習推薦

學習資料不在多,而在精。有關PPT制作的學習資料,現推薦如下:

1.制作理論部分。閱讀孫方著《PowerPoint!讓教學更精彩:PPT課件高校制作(修訂本)》前三章。(第一章課件理論,第二章從課件的角度認識Power-Point,第三章課件中的教學設計)

2.制作技巧部分。學習網絡資源PPT2010視頻教程——我要自學網。該網站的講解內容包括PPT基礎操作、PPT圖形、圖片元素、PPT動畫全攻略、PPT實例制作,內容全面,且結構邏輯性強;講解時采用先基本技巧后實例的順序,體現出極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3.推薦學習方法。第一,先學習理論,然后學習制作技巧。第二,學習時有所側重或取舍。PPT制作理論,須全面了解;制作技巧方面,應重點掌握。同時,由于PPT制作操作性強,因此在學習制作技巧時,對于那些平時不用或少用的技術可不學,或只需粗略了解。因為那些技術即便學了,倘若不用也會很快遺忘;而那些常用的技術,學習時就應花大力,重點掌握。第三,邊學邊做。關于制作技巧方面,我們每學習一節都應親自演練一番,這樣印象深刻,學習效果好。

猜你喜歡
倫理傳統學校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學校推介
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婚姻家庭法的倫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