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進化論教學中的價值觀思考

2015-03-02 03:13宗德柱,孫存華
現代教育科學 2015年2期
關鍵詞:進化論遺傳病價值觀

作者簡介:宗德柱(1984-),男,江蘇徐州人,江蘇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江蘇省鄭集中學城區校區;

孫存華,江蘇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十八大提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至此價值觀教育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镀胀ǜ咧猩镎n程標準(實驗)》在吸納現行高中生物學教育優點的基礎上,更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 ①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科學的價值,也要強調科學的價值和社會核心價值觀的統一,從而引導學生從內心真、善、美的追求。然而在日常的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價值觀目標往往是一些隱性目標,很難實現,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嘗試聯系學生切身體驗滲透價值觀教育,適時抓住教學中學生產生的一些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困惑以及疑慮進行教育,從而使學生構建起正確價值觀,強化其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F依據《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七章進化論這節課,進行價值觀層面相關問題的探討。

在進化論這節課中主要講述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與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其中尤以達爾文的理論學說產生的疑惑最多?,F將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簡述如下:①過度繁殖:地球上的許多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潛能,它們往往通過過度繁殖來增加后代存活的幾率;②生存斗爭:生物的過度繁殖加上資源與空間的有限和環境的惡劣,必然引發個體間殘酷的生存斗爭;③遺傳和變異,在生存斗爭中有利變異的個體往往得以獲勝,并通過遺傳將這一性狀保存;④適者生存,在殘酷的生存斗爭中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的個體終將被淘汰,只有適應者才能得以生存。歷史上,從達爾文提出進化論開始,人們就從未停止將進化論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經濟的領域,去解釋各種現象。高中生在各科文化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對于進化論的各種認知沖突也接踵而至。

一、自然選擇淘汰不利變異與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的沖突

學生認為,既然自然選擇必將淘汰不利變異的個體,那么政府對于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的野生動植物也就失去了保護的必要。有人認為這不僅僅是人力的浪費更是財力的巨大浪費。作為教師,在此時嘗試進行以下的指導,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保護野生瀕危動植物的習慣。

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具有著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們共同維系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整個地球生態系統就是一個整體,野生生物一旦減少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要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就要受到影響。誠然有許多動植物自身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而瀕臨滅絕,但更多的卻是由于人類生產活動的破壞而導致的銳減甚至滅絕。人們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罔顧國法非法盜獵,將藏羚羊、非洲象、蘇門答臘犀牛等野生動物一步步逼向滅絕之路!殊不知許多瀕危生物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我國一級保護動物鸚鵡螺,它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就是模仿它排水和吸水的上浮、下沉方式制造出的第一艘潛水艇。

二、自然選擇淘汰不利變異與遺傳病患兒救助的沖突

學生在學完進化論后提出,自然選擇將不利變異的個體淘汰,為何人類卻還要花費天價醫療費去救助遺傳病患兒甚至設立專門的基金。教師在此時不能一味地批評學生冷漠,而應在多個角度幫助學生分析原因,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1.救治遺傳病患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早在2011年,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就組織實施了“春苗工程”,對全區0- 14周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實施免費手術治療,充分體現了黨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同樣作為人類,我們決不能僅僅為了生物的進化,而放棄任何一個生命,這是對生命的敬畏,對人類生存權的尊重。正如赫胥黎所說,人類為了堅持道德標準,就必須破壞一些進化法則以保護弱者;這樣做并不是為了確保進步,而是因為我們是人。 ②教師在教學中應指導學生不能將進化法則不加區別地強加于人類自身,而應將人類社會與其他生物區別開來,充分考慮人類的社會性因素。

2.遺傳病患者經過救助也可以適應環境。赫胥黎在《物種進化與倫理學》中認為:“社會進展這個過程的結局,并不是那些碰巧最適應于已有的全部環境的人得以生存,而是那些倫理上最優秀的人得以繼續生存?!?③遺傳缺陷導致的先天殘疾的兒童也許并不是最適于環境的部分人,但他們也可以很好地繼續生存下去,他們在某些方面具有殘疾,但在另一些方面卻往往有著驚人的成就。社會環境的開放與包容以及各方面的努力不止一次創造了奇跡。教師可以從舟舟的例子引導學生對殘障兒童的關愛。舟舟本名胡一舟,1978年4月1日,出生于武漢,作為一名先天愚型患者,他的智商不及正常孩子的一半,然而他卻能指揮世界最頂級的交響樂團,演奏出激情澎湃的樂曲。舟舟的父親胡厚培作為武漢交響樂團的一名低音提琴手,他將舟舟的成功總結為三方面原因,那就是“天賦、愛心還有良好的環境”。社會不能只有冰冷的淘汰與拋棄,讓社會充滿愛永遠應該是人類社會的主旋律。假如沒有了人們對殘疾兒童的愛,也許就沒有了天才舟舟的出現。

3.遺傳病患者的結婚與生育應區別對待。雖然社會對于遺傳病患兒盡最大可能進行著關愛和救助,但某些嚴重的遺傳病患者生活仍無法實現自理,給社會和患者本人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介于嚴重遺傳病的遺傳特征以及導致的后果,法律對于遺傳病患者的婚姻和生育權利進行了界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第十條規定,“經婚前醫學檢查,對診斷患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嚴重遺傳性疾病的,醫師應當向男女雙方說明情況,提出醫學意見;經男女雙方同意,采取長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結扎手術后不生育的,可以結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禁止結婚的除外”。但教師也應該讓學生看到隨著科學技術手段如基因治療的發展,許多遺傳病正日益得到很好的治療。更多的患有嚴重遺傳病的患者,在不久的將來也可以像正常健康人一樣享受法律所賦予的婚姻自由權,走進婚姻的殿堂。

三、自然界生存斗爭的殘酷性與合作互助社會關系的沖突

學生在進化論學習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將市場經濟中不擇手段的競爭與自然界的弱肉強食聯系起來,很容易產生悲觀思想,認為社會中只有殘酷的斗爭。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將競爭與合作二者關系辯證的統一起來就顯得很有意義。

1.自然界中廣泛存在著互助及利他行為。很多動物的群聚生活方式如麝牛群比單獨的麝牛更能有效地防御狼群的襲擊就屬于種內互助。這樣既有利于它們獲取食物,也有利于它們防御敵害。再比如,動物在捕食者接近時會向同伙發出警告,也體現動物的互助行為。動植物之間也存在著互助,蜜蜂去采花粉,同時也傳播了花粉。

2.人類社會的競爭不能是自然界道德缺失的生存斗爭。孫中山先生在談到達爾文進化論時說道:“至達爾文氏發明物種進化之物競天擇原則后,而學者以為仁義道德皆屬虛無而競爭生存乃為實際,幾欲以物種之原則而施之于人類之進化,乃不知此為人類已過之階級?!?④赫胥黎在進化論與倫理學書中更是說“宇宙自然界不是美德的學?!?, ⑤他也反對將宇宙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加以類比。他認為,社會道德不僅僅是進化產生的一種現象,它還是人類繼續進化的唯一手段。教師通過先哲的觀點指導學生看到道德淪喪的惡性競爭,絕不是社會中應出現的現象。

3.社會生活中競爭與合作是辯證的統一體。偉大的無產階級思想家李大釗同志在《階級競爭與互助》中寫道:“我們在生物學上尋出來許多證據,自蟲鳥牲畜乃至人類,都是依互助而進化的,不是依戰爭而進化的,由此可以看出人類的進化是由個人主義向協同與平等的方面走的一個長路程?!?⑥在人類群體中合作與互助日益成為其存在與發展的主題。在二戰中法西斯殘暴的種族大屠殺和戰后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從正反兩個方面驗證了這一特點。嚴復早在1897年的《天演論》中即指出“自營大行,群道息而人種滅也”。 ③同樣在生物學歷史上,假若沒有沃森和克里克的通力合作,也許DNA雙螺旋結構至今還不為世人知曉,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競爭并非無足輕重。李大釗同志在《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中提出“蓋社會由競爭而進步,良好的競爭,是愉快而有味,無不可以行之”,不過應該“禁絕使社會上起極大之競爭如現今的競爭使人犯罪等?!?⑦教師要指導學生從對立統一的角度認識競爭與合作的辯證關系。沒有競爭的合作,合作將變成一潭死水,沒有合作的惡性競爭,也會將能量消耗在斗爭之中。只有既競爭又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進步。

四、不同地域生物進化的差異性與種族平等的沖突

生物在不同地域自然環境的選擇作用下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化,加之地理隔離的存在,兩個種群間基因庫差異性會日益增大。學生據此認為人類各種族間理應存在基因差異,我們該如何看待呢?特別是2014年8月在美國發生的18歲黑人學生邁克爾·布朗被警察擊斃所引發的大規??棺h騷亂事件,更是讓學生敏感。種族歧視永遠是一個回避不了的世界話題。教師教授學生如何從生物學角度去看待社會問題至關重要。

1.尊重基因多樣性就是尊重各種族人權。從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正式啟動,人類一直在努力揭開基因的神秘面紗。我們在慶祝這個偉大的生命科學的“登月計劃”的同時,不免擔憂?;蚪M計劃不僅僅將識別基因與疾病、衰老的關系也必然會識別出不同種族基因組間的差異,這也間接為種族不平等提供了生物學上的“偽證”。1997年12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大會通過了《世界人類基因組人權宣言》,其中第一條就指出人類基因組是人類家庭所有成員根本統一的基礎,也是承認他們生來具有的尊嚴與多樣性的基礎。文章中談到每個人不管他們的遺傳特征如何,都有權利尊重他們的尊嚴,尊重他們的權利。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到兩點:第一,遺傳隱私必須得到保護。沒有明確的授權,不應該對任何人的基因進行分析。第二,必須拒絕生成能夠識別“種族”基因差異的偽科學項目。 ⑧現代社會隨著基因研究的的發展,基因與智力、基因與行為、基因與精神疾病的關系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某些種族激進分子利用利用基因論試圖接管“新種族主義”,將有色人種的攻擊性行為、同性戀行為列為基因的缺陷和劣等。我們知道每個人的潛能不僅僅取決于遺傳因素,還與每個人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如生活條件、營養和教育息息相關。種族主義者在為暴力恐怖事件尋找遺傳上的種族差異的同時,也就是在為這些事件的社會和經濟根源上找借口。

2.種族團結是文明進步的助推器。人類的文明是多樣的文明,人類的進步是文化交融的結果,各種族之間未嘗沒有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非洲的音樂、舞蹈、繪畫都處處顯現著藝術的獨特魅力。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歷來倡導民族團結交流,這正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必由之路。

五、遺傳與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與設計試管嬰兒的沖突

達爾文認為遺傳和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基礎,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學生提出既然有利變異個體的保存和繁衍是進化的基礎,我們為何不進行人為的選擇?在胚胎期淘汰不利變異的個體,保留有利變異的個體,大力支持試管嬰兒呢?這樣人類不就真的能夠控制自己的命運,改變自然界進化的速度與歷程了嗎?2012年6月29日,中國首例設計嬰兒在中山醫院誕生,是不是說我國就放開了對設計試管嬰兒的限制呢?誠然“治療性試管嬰兒技術”為我國優生優育政策的執行提供了又一技術支持,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遺傳病患兒的出生,減少了社會的壓力。然而我們必須知道學術界的另一種聲音,不僅“治療性試管嬰兒”要獲得嚴格審批,而且設計試管嬰兒的非治療性用途應該禁止!首先胚胎的拋棄違背人道主義原則,其次由于基因的多效性與突變的特性,設計本身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實驗結果存在安全風險。最后即使設計試管嬰兒技術異常成熟,設計人類也可能產生“低等的”與“設計的”兩大人類階層導致不可調和的社會矛盾。

綜上所述,價值觀引導與生物教學活動是密不可分的,是理應貫穿到整個高中教學活動中的。價值觀教育對于一個人分辨是非、認識世界、發現事物對自己的意義,實現奮斗目標至關重要。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處處留心,抓住機會既可以讓教學豐富多彩,又可以樹立學生科學的價值觀。

注釋: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②(英)皮特·J·鮑勒著.田洺,譯.進化思想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309.

③王天根.《天演論》傳播與清末民初的社會動員[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152- 153.

④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華書局, 1986: 196.

⑤T.H.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1:78.

⑥李大釗.李大釗文集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74.

⑦李大釗.李大釗文集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

⑧熱羅姆·班德著.周云帆,譯.價值的未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335.

(上接30頁)

督導體質[J].上海教育科研,1995(8).

③王璐.教育督導制度法制建設的國際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1(3).

④《教育法令》教育部參事室編印.教育部聘任督學及專門人員選用規則[R].1946(5)(22- 23).

⑤大學院公報.第一卷第2期:79- 81.

⑥江銘.中國教育督導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第二次印刷.

⑦劉淑蘭.教育督導制度的兩個基本職能[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6).

⑧教育部督學規程.《中華民國現行法規大全》萬有文庫第一集,商務印書社,1933(12)(976- 977).

⑨《大學院公報》第一卷第七期.(116).

⑩馬順林.試析我國教育督導的歷史、現狀與未來[J].當代教育論壇,2008(3).

?黃葳.教育督導體制現狀、問題與改革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09(12).

猜你喜歡
進化論遺傳病價值觀
生物進化論與文學自然主義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歸鄉喜若狂——進化論誕生背后的故事
高中生物遺傳和變異知識中的“一定”與“不一定”
新技術可診斷罕見遺傳病
達爾文與進化論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Y1—Y6“爵”式造型進化論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